高中体育选项课教与学评价提升探索研究

2015-12-01 03:03何鲁伟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选项专项新课程

何鲁伟,章 敏

(1.浙江杭州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3;2.杭州学军中学,浙江 杭州 310012)

高中体育选项课教与学评价提升探索研究

何鲁伟1,章 敏2

(1.浙江杭州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3;2.杭州学军中学,浙江 杭州 310012)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杭州市高中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体育选项教学的特色推行,我们看到现在体育课堂教学正发生着明显变化。然而在体育选项模块教学实施一阶段后,我们发现在体育选项模块教学层面上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如教学目标过于偏激,内容设置难易不一,选项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体质健康锻炼能力的培养等。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现状调查法等,剖析现状看本质,认为体育选项教学的推行,必须确立诊断教学评价体系,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体育选项教学提供依据。只有这样,才能让选项体育教学在有序而稳定的发展中百花齐放,再次为体育教学画上靓丽而浓重的一笔。

1 建构教与学评价之教学标准参考评价,改善选择教材盲目性

1.1 甄别教材,关注学生发展是选好专项教材的前提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教学及内容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各种版本的教材各具特色,百家争鸣,在众多的版本中选用理想的教材,对于选项课的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无上的权利,同时也是辣手的难题。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有效教学呢?

体育选项教学教材和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学生兴趣趋向,遵循学生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以学生先前掌握的基本技能为基点。教师片面地理解学生兴趣与选项教学的概念势必阻碍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例如,实施健美操选项课基础套路单元教学前,应充分考虑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身体素质水平,安排简单的基本步伐和姿态组合进行练习,并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初步体会健美操运动,形成正确的体态,协调、规范、优美地完成简单的动作组合,提高学生对健美操项目的认识和学习兴趣,为基础套路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

1.2 建构教学标准参照评价是选好教材的根本

建构教学标准参照评价是正面收集、综合以及分析学生各项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的过程,教学是配合教师选好教材的有效依据。标准参照评价是以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业为准,是用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的一种评价方法。教学标准参照评价是用来衡量学生实际水平的,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以及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而不是比较学生之间的相对位置。用来评定的所谓标准就是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编制测试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必须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它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来检测学生已有能力,当然教师在编制测定方法上一定要遵循《新课程标准》。

我们可以在新课程实施前,运用基本能力评价标准,来测评学生的基本能力,指定不同阶段的教学计划,同时确立教材。原有的体育评测标准虽然是过去的、传统的,但并不代表它过时,它为什么能延续这么多年,时间已证明了一切。在体育选项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但不抛弃,而且可以把它拿来作为未来评测的基础。通过专项教师选择性地选取相应的测试内容,获得客观数据,为以后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材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基础。这样亦可以减少由教师自身主观因素带来的教材选择上的盲目性。

2 建构教与学评价之教学过程性评价,完善教学实施策略

建构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实施即时监控和不断完善调控机制,它包括教学中对学生的形成性过程评价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形成性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在教学中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关注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它对体育选项教学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形成性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评价,其作用主要在于监控、调整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它强调的是改进教学,而不是给学生评定等级。这种评价的基本特征是把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看作由一系列连续的教学单元所组成的整体,在每个重要的教学单元结束后,对学习者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和梳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新课程体育选项模块教学是一个不断摸索、求真和完善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我们不可预见的教学问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发现问题的前瞻能力,为后继的教学提供更宽广的道路,而不是手忙脚乱地去应付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2.1 整合身体素质标准资源,建立阶段性评价标准,提供客观反馈数据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选项教学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下,更注重专项技能的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专长,使学生掌握终身锻炼身体的技能,增进健康。而技能的教学必须依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例如,掌握排球发球技术需要有一定的上肢力量,完成健美操成套练习需要有一定的耐久力,掌握篮球的移动技术需要有较强的腿部力量等。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相互递进规律来对不同技能的掌握水平进行评价检测(即用身体素质水平客观反映技能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运用阶段性测评,反映学生现实状态,来进一步修整和落实,如是否需要完善现有教学计划,还是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参用新课程改革前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杭州市体育测试标准手册》作为阶段性评价的身体素质标准。例如,篮球急停跳投技术需要有一定的下肢和腹部力量,通过对学生下肢(立定跳远)和腹部力量(仰卧起坐)的测评,反映学生身体状况,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如是否需要立即实施急停跳投技术,还是需加强专项素质的训练后再来实施。尽管这种反馈有它的局限性,但一线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师自我评价机制,来完善阶段性评价标准。

2.2 建立教师自我评价,通过评价反思、完善自我,发挥选项教学主动性

教师教学中的自我评价是对阶段性评价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全面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要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中进行反思,改进教学计划和策略,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2.1 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要么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要么是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要么是课堂上突发的灵感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都应在课后及时反思,并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一些有规律性的结论,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和推陈出新。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便能有效提高教师专项教学能力,探索选项课堂教学改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2.2 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教师偶尔也会出现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某个技能教学有失偏颇或者对某个问题处理力不从心等情况。例如,篮球行进间低手投篮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技术特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完美的示范,并组织学生按照“分解—徒手—完整”的教学步骤进行学练。经过练习,学生虽能明确技术的特点,但对于技术动作的真正落实和掌握还存在很多问题。课后教师进行反思与总结,分析运动技术的迁移规律,发现先前教学的跳高助跑技术与行进间低手投篮助跑技术有一定的关联,于是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可循规律,并在教学中进行对比和运用,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这应该是教学流程的最后环节。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2.2.3 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疑问,有时在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仔细琢磨,能够使今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疑点,通过记录这些疑点,能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2.2.4 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如果我们每一次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及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和研究,日积月累,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同时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女生投篮教学中,无论怎样细致地讲解投篮的要领及直观示范模仿,都很难掌握投篮动作,这使我们的教师非常苦恼。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上臂力量薄弱加上投篮技术复杂,导致学生很难领会掌握。教师通过改变策略,利用传球技术转换教学,教学生如何向上传球,则学生能够很快地领悟动作。利用相似技术进行迁移教学,有利于初学者快速地掌握技能。

3 建构教与学评价之教学多元化终结性评价,提升教学品质

体育选项模块教学在杭州市各个中学的全面铺开,推动了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现代的选项教学应该在多元化内容组合下,不放弃身体锻炼的本质,发展专项能力的特色教学。

3.1 确立终结性评价标准,防范差异性最低化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变得积极和主动,但是由于原先学习专项的局限性(大多是学习田径专项),教师在对其他专项领域(例如现在的健美操专项、乒乓球专项等)的认识和了解是匮乏的,所以一线的教师队伍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这些都将导致教师在制订教学最终培养目标上大打折扣,也将造成同一专项确立的教学目标不一,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差异性较大,特别是专项能力下滑,体现不出选项教学的特色。所以在现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很有必要确立一个操作简便、能有效阻止专项能力下滑的终极评价标准。教师应该在这个具有托举意义的评价标准下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体现各个学校选项教学上的特色和特点。

组织专项骨干教师通过专项评价资料的收集、比对和讨论确立终极评价试行标准是一种非常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专项骨干教师在本专业领域上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材、教材教法以及对评价测试方法上的理解。所以通过教研员的牵头整合,确立一种操作简便,又能有效调控学生专项技能掌握层次的量化指向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3.2 终结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体现选项教学的特色

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以前的终结评价是单一的,而选项教学要体现它的教学特色,在最终的评价方法上同样也要体现。即让学生在多种体验下完成学业评定,同时在多种同类测评中弥补单一测评的不足和局限性。

体育选项教学的推行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理想到现实、从观念到行动的过程,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然会碰到许多难点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门“遗憾的艺术”——体育课堂教学上确立诊断体系,即教学评价体系,帮助我们减少遗憾。

建构体育选项教学评价体系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方法,是对教学未来的推动,它不是简单地建构评价标准,评完了事而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监测,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体育选项教学提供依据。教学评价来源于实践又完善于实践,这都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去贯彻和落实。在评价中自我评价,在完善自我中完善评价,最终让我们的体育选项教学有目标、有特色、有追求;让我们的选项体育教学在有序而稳定的发展中百花齐放,再次为体育教学画上靓丽而浓重的一笔。

[ 1 ] 杨九俊.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 2 ]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 3 ] 吴惟粤.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指导[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4 ] 宋旭,等.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系列教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G807.3

A

1674-151X(2015)04-104-03

2015-02-15

何鲁伟(1974 ~),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选项专项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教学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