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

2015-12-01 18:13赖迎春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信仰管理工作班级

赖迎春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工作从细微处入手,踏实渐进;在积累后班级管理会逐渐进入健康稳步发展状态,见到较理想的效果。因此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循序渐进 、与“班情”俱进是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把“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作为班训。“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原指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以此为班训,希望同学们把高中的生活经历慢慢变成一种财富,为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从中受到启迪 :班级管理工作也是一个慢慢的积累过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工作从细微处入手,踏实渐进;在积累后班级管理会逐渐进入健康稳步发展状态,见到较理想效果。因此,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循序渐进 、与“班情”俱进是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这是一个有的放矢、点点滴滴、多方面、多角度的积累过程。

一、 正确目标,推动学生行动

正确的目标来自于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心态的支撑和正确行动的指南。树立正确的目标,就要培养信仰意识。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就像人的身体需要盐一样,人类的心灵从记忆难及的洪荒时代就感受到一种信仰的需要,信仰的力量源自需要的属性”。信仰具有巨大的内在推动力,一个拥有坚定信仰的人,往往可以感受得到信仰带给他的无尽的奋斗勇气和不竭的动力,驱使人调动自身的一切知识和能力集中到更高尚更艰巨的目标上。信仰是高远的、坚定的,如今的高中生应坚定地信仰社会主义、信仰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这些需要化作具体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才能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行动的有效措施,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摸索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目标,以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从一次成功走向另一次成功。如现在所带的2013级学生,在入学伊始就为其定下了“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的目标,具体落实中,结合普通高中平行班学生自身素养的基本状态,又制定细化目标:如每天早晨自习前五分钟必写名人名言,以起到既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加强汉字书写这一基本功训练的作用;又如每天早晨自习坚持做到听写英语单词,对于高中生和我这个历史学科班主任而言,这一目标似乎很幼稚,但实践证明针对我们的“班情”而制定的目标是可行的,是有成效的:大多数同学逐渐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不学习又不会学习的同学,由每天背10个单词到20个单词再到30个单词,英语学习的逐渐入门让同学们在学习上有了信心,逐渐养成在各科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同学们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学习成绩提高的同学增多了,同学们有了正确可行的目标,班级的日常管理也逐渐秩序井然了。

二、养成教育,培养集体观念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细节决定成败。 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学生分辩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的行为,因此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是根基。

作为一个班集体,养成教育首先是培养集体观念,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在学生入学之初,通过军训、教学,与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个性特色,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了解与共鸣,以利于形成“我是集体中的一员,人人为集体”的观念。如利用自己所教学科教育功能强大的优势,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渗透,在古希腊民主政治成因的分析中,商品经济、海外贸易是民主政治形成的根本原因,由此教学中及时引领分析海外贸易的生存环境带来“同舟共济”的理念,进而引出 “同舟共济”让古希腊人形成了集体主义观念…… 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再如在高一之始,针对学生值日不能按时完成的情况,给学生进行了细致的分工,一个班级分五个小组,每组按劳动内容分成更小的组:扫地、擦地、分担区、擦黑板等…… 分工合作,现在在值日组长的带领下班级同学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值日任务,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班级的文明程度提升了,“我与九班共荣辱”的理念在同学们的心中逐渐形成。

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思想上培养了意识,细节上更要引领行动。养成教育又要从细节入手,规范日常行为习惯:1.诚实守信,知错就改。一直以“不怕犯错误,知错能改更加难能可贵 ”的标准引领学生的行动,以此让学生在履行承诺中成为一个诚实守信之人。2.礼貌待人,尊敬师长。开学第一天,班规的第一项规定就是进教室敲门,与老师行礼后再进入教室。在与学生和家长共同沟通过程中,及时制止学生对家长的无礼与任性,并事后与其谈心,规范其行为举止。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三、“严”字当头,“兼爱”成就教育

高中学生处于不稳定的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他们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得比较成熟、自信、顽强等,但另一方面又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这就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使他们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二十多年来,我把对学生真挚的爱熔铸于教育的点点滴滴,从未改变。2014年,我校的第十五届艺术节活动不仅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学校多途径的育人之路,也让我对教育的真谛有了进一步的诠释:爱学生是教师的永恒,只有爱学生才能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爱学生才能更深地理解与体会自身的使命,而这种爱需要“严”字领航。

北安三中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活动,宗旨是通过学生艺术才华的展现来体现我校“以理想引领学习,以学习增长智慧,以智慧促进成长,以成长实现发展”的办学理念。当时同学们在假期精心排练的节目在开学学校验收时因思想性不强而未被通过,作为班主任的我必须严格把关,以体现正能量,强化思想主题,而如今的高中生个性张扬、思想活跃,时尚、前卫、阳光,班级艺术人才多,个人英雄主义抬头,诸多因素使我与学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这时我校教育的机制与艺术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在对节目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与需求,利用中午和晚间放学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编剧、一起排练、一起就餐……喜怒哀乐融为一体。用沟通与理解,形成师生的“兼爱”,爱让学生感动,换来学生对老师引领的尊重与认可。严中有爱,寓爱于严中;爱更是相互的,老师的爱应是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的爱是发自肺腑的敬爱之情与感恩之心,这才是滋润雨露后的茁壮成长。光辉的事业来自于平凡:平凡的老师、平凡的学生、平凡的每一件事,真正领悟到“教育是一种事业”的含义,教育不仅是以严字领航、师生共同享受爱的幸福的过程,更是一种为推动社会文明所进行的塑造孩子灵魂的伟大事业。

班主任工作中的“博观而约取”,让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从细微处入手,循序渐进,增强了针对性与实效性;而“厚积而薄发”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引领思想促养成,严爱相兼撒春雨,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坚守着对事业的挚爱与执着,肩负着不朽的责任与使命,相信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定能品闻到天下桃李的芳香。

编辑/岳 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仰管理工作班级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不称心的新班级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