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015-12-02 04:41陶坚
社会观察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机遇共同体一带

文/陶坚

从“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和倡议出台的过程看,虽然不是经过投入产出模型精确计算出来的规划方案,却是蕴含着巨大经济机遇和长远收益预期的重要战略,不仅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对于世界经济体系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根据官方表述,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从“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和倡议出台的过程看,虽然不是经过投入产出模型精确计算出来的规划方案,却是蕴含着巨大经济机遇和长远收益预期的重要战略,不仅对中国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对于世界经济体系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系基于内生的经济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首先是基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是加快经济改革的内在需要。在过去30多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曾经出现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促进、倒逼国内改革的情况,效果显著。当前经济改革正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现阶段仍然是一条必经之路、可行之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30多年来中国从积极“引进来”转为大步“走出去”的重要标志。从过去的经验可以推断,“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中国的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不亚于甚至超过加入WTO的影响。

二是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若不能彻底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越走越艰难。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失去竞争优势,部分原材料产业产能过剩,增长乏力的中国经济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等现象存在已久,矛盾突出。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如能顺利开展,将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联系,顺应我国比较优势转移的趋势,通过投资引资、产业迁移和技术交换引进等方式,全方位利用国内外现有资源,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并直接拉动西部地区增长,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是“走出去”的内在需要。随着中国的资本积累增多,跨国公司实力上升,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中国已经进入了大规模“走出去”的时代。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只有55亿美元,2014年达到14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25倍。“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将为中国与周边和沿线国家提供更便捷的通道和更广阔的合作领域,推动技术、资金、产品的对外输出和原料燃料、消费品、技术的引进,不仅能够使中国和相关各国同享发展带来的成果,而且有利于加强中国对外联系,增强经济辐射能力,从而使“走出去”能够行稳致远。

“一带一路”战略应国际社会的需求而生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与国内的内在需求相比,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外部需求同样强劲。如果顺利启动并坚持推进下去,“一带一路”战略必将产生跨地区的和世界性的影响。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强化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图/东方IC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中国对全球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为处于关键时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增添动力,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挥更大的经济引领作用,支持和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并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利益诉求。在2015年4月召开的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大会上,众多亚非国家就表达了如此明确的希望。“一带一路”战略,可视作中国对于上述期望所做出的系统和有力的回应。

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国,应当也有能力在本地区中发挥更大的经济领导作用和影响力,包括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提升欧亚大陆经济的一体化水平,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地区和国际经济秩序。“一带一路”战略应视为中国发挥这一作用的重要载体,即在坚持“互利共赢”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多领域的合作机制,承担起增进合作各方利益的重大责任。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还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作出的承诺,是中国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和机制的重要努力。

提升中国的地区和全球影响力,需要切实的行动。在“一带一路”地区,通过发挥投资潜力和国际贸易效应,协同区域发展,加强农业合作,调动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创新融资方式,促进产业转移,将给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红利。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那样,“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有人将“一带一路”可能带来的机遇概括为8大类,包括宏观经济增长的机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项目的机遇,国际产能合作的机遇,贸易投资提升的机遇,自贸区和便利化的机遇,新投融资平台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海洋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机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保合作的机遇等等。虽然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初期,对某些国家、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并不一定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不能因此低估甚至否定整个战略的意义和价值。惟有相关国家以极大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去深化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效果才会充分表现甚至放大。要保持对“一带一路”的热度,有赖于相关国家和企业尽早启动与中国相关地方和企业的互动对接。这种互动启动得越早,开拓的领域越宽,积累的项目越多、越具体,“一带一路”战略就越有生命力和活力。

“一带一路”战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经济意义在于,强化南南合作,密切南北合作,推动多边和区域合作,开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门。

“一带一路”战略将在“共商”的基础上启动,在“共建”的条件下推进,在“共享”的原则下收获。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将是重中之重。亚洲和非洲是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从这个角度讲,“一带一路”战略是由发展中国家自己主导来解决区域内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的一次重要尝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南南合作的前景曾不被看好,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中大国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增大,“金砖国家”的合作加强,南南合作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应该看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实践中,必然包含着对南南合作新模式的探索,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南南合作新机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增多,凝聚力增强,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的一致性上升。由此,终将大大提升南方国家的世界经济地位,改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实力对比,甚至可能改变传统依附结构下的世界经济体系,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新秩序打下坚实基础。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合作的多边性、互补性和包容性将得到充分体现。多边性表现为,在合作机制内,参与国家众多,地区大国分布呈“多圆心”状态,大国与大国、大国与小国、小国与小国之间的多边联系紧密,合作关系交叉重叠,单边主义缺乏存在的空间;在合作机制外,以“亚投行”为典型,形成开放性的多边合作关系,即便区域之外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以平等的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其中。互补性表现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长期形成的比较优势的差别,会带来极大的互补收益,达成资源、资本、技术上的流动和交换,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南北合作可以通过技术转移等方式,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南南合作基于其投资和转移产业的特征,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张。在“一带一路”地区,新的经济合作将推动资源和技术的优化配置和扩散,提高资本收益率,更多投资主体的进入还将增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给予相对落后地区获得投资的机会,有利于在未来实现经济起飞和摆脱贫困状况。包容性则表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排挤或竞争,反而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搭建起发挥更大作用的平台。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命运共同体”将从理念逐步变为现实。“一带一路”要搭建的,不仅仅是发展的平台,而且还有抵御经济风险的机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屡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被转嫁危机,承受损失。“一带一路”的建设,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减轻对发达国家的过分依赖,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强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性,以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风险。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强化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近年来关于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思想,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得到了集中和全面的体现。从这一角度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将是中国外交理念尤其是“命运共同体”理念变为现实的伟大实践。

“共”字是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难题的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既有内在需求,又有外部期望,还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just do it”?问题不那么简单。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长远意义和具体内容,一些国家的政界、商界、学界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些人士仍在疑虑和观望中国将采取什么机制、什么方式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因为这事关一大批国家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包容发展。

不管面临的问题多么复杂,一个“共”字,为我们奠定了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所有难题的基础。在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突出了一个核心理念——和平、合作、发展、共赢,5个合作重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3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3个原则——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坚信,“一带一路”战略将在“共商”的基础上启动,在“共建”的条件下推进,在“共享”的原则下收获。

猜你喜欢
机遇共同体一带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RCEP与房地产机遇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