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12-02 03:35李红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耕作虫害高产

李红

(河南省新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郑州45237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达,粮食种植也跟着一起高速发展。以玉米为例,近些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生产力得到全面的解放和发展,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玉米的产量也随之坐上了直升机。这里,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高产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设想。

1 现阶段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的专业知识普遍较低

就河南省目前的状况来说,广大的农民群众在生产劳作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用的、可靠的耕作经验,但他们普遍缺少专业技能,对于种植方面的科学知识了解太少。造成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农村信息的不畅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他们在田间劳作时,容易按部就班,走老路子,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例如在选购农药时,总是缺乏自主性,不了解各种农药的药理和药效,只能按照农药站工作人员的建议用药,这样工作人员在不了解实地情况的现实下,很难对症下药,最终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1.2 农业技术落后

玉米种植技术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陈腐守旧,总按老一套来,玉米产量长期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得不到提高。农民缺乏创新意识,不敢尝试新的品种、新的种植方法、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农业设备等。此外,农业基础建设落后,难以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玉米种植的专业理论体系不健全,不能为广大的农民指引一条正确的致富路。农业管理紊乱也是农业技术落后的一个体现。农业调配机构往往缺少科学的、准确的指引和帮导。这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1.3 耕作效率不高

按照传统的粗放式种植,很难在产量上有所突破,达到高产的目的。应当追求精耕细作,在有限的土地上产量最大化、质量最优化。这就要求农民不得大水漫灌,粗放栽培,但现阶段,许多农民依旧走着粗放种植的老路子,没有根据高产玉米的品种精耕细作,大大影响玉米地的产量。

1.4 产量严重不平衡,品种指导性不强

这里说的产量不平衡,是两个方面。一是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不平衡,而是不同品种的产量不平衡。之间的差距往往在100kg/667m2以上,不得不说千差万别。造成这种问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各地区未能根据自身具体的耕作实情,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等种植条件,选择科学、严谨的品种进行种植,在选择品种上比较盲目,缺乏建设性指导。各地的主要种植品种与该地适宜种作的品种存在偏差。

1.5 耕作方法不科学,虫害严重

耕作方法的不科学,主要指的是耕作过程中,不能对应各个品种玉米的实际属性区别对待,例如对适宜密种的品种采取粗种,对耐旱能力差的品种缺乏足够的水源灌溉。再如,不能针对性地科学用肥,对于肥料的剂量没有明确的把握,错用、乱用、少用、混用情况严重。此外,虫害问题是所有粮食作物生产中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玉米田也是如此。对玉米危害最大的疾病是叶锈病,它会导致玉米在尚处在灌溉期叶片就早早干枯死亡。由于农民缺乏专业的抗虫害知识,错误用药屡见不鲜,虫害的威胁对于玉米种植来说无疑是严重的。

2 玉米高产栽培的对策

2.1 选择生存能力强、产量高的品种

现阶段,玉米品种的选择主要参照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玉米的抗旱能力、玉米的产量潜力等方面,综合这些方面的因素,推荐东单60玉米新品种。当然,不同的地区,玉米的适种性不同,各级农业单位要统一协调好,准确找到适宜各个地区种植的品种,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2.2 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

各级农业部门要定期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号召农民积极参加,切实提高农民的认知能力和种植水平,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保障农村地区信息通达,与外界交流更加便捷。新建农业知识图书馆、农业问题咨询站、农业种植培养点等惠农设施,确保农民在新环境新市场下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来应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挑战。

2.3 加大投入,提高技术

认识到技术层面上的不足,相关部门就要加强投入,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接受新思想。向高产玉米区学习取经,积极交流和讨论种植理论的新拓展、新应用。全面强化玉米种植的技术手段,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应用到农业上,致富增收。横向上,各地区之间也要加大加深交流研讨和技术交流;纵向上,上级农业机构要及时将新技术、新理论下达给下级,层层传递,在第一时间内让农民掌握种植玉米的新技术。此外,鼓励农民发挥想象,逆向催生新技术。

2.4 精耕细作,提高生产效率

认识到传统的粗放性耕作带来的低效和少产,在有限的土地上保证产量的最大化。向欧美玉米种植业学习,仔细选种、仔细播种、仔细耕作、仔细照料,而不能再采取过去的撒播式大范围的种植,将耕地细分化,精作化,采取模块化种植,以使单位面积的玉米能够达到产量的最大值。

2.5 虫害的防治和疾病的控制

从农民自身来看,要想有效控制病虫害:一方面,需要充足的专业种植知识,另一方面,掌握疾病和虫害发生的一般规律,了解各个病虫害的治理办法和预防措施。事前及时洞悉,事中从容应变,事后总结反思。对惠农工作者来说,提高责任心,积极帮助和指导遭遇病虫害的农民,在用药和防治上最好能够实地走访,了解虫害的具体情况和发展态势。另外,在指导用药时悉心地为农民解释说明用法用量,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各种药的基本信息装印成册。

3 总结

玉米作为该省的重要经济作物,它的产量直接关系到该省数千万农民的生产生活,作为农业强省和中原粮仓,该省的玉米种植对于整个中原甚至整个中国的意义都是重大的,所以,各级各层,要出资出力,努力奋斗,积极反省,互相协调和帮助,争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该省的玉米产量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1]高爱华.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3,(10)

[2]张海英.兴平市夏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3,(18)

[3]覃伟娟,韦目阔.宜州市春玉米高产栽培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广西农学报,2012,(06)

猜你喜欢
耕作虫害高产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