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玉米苗期黄花枯死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2015-12-02 03:35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药害除草剂苗期

郭 旺

(河南省叶县农业局,叶县467200)

近两年,在叶县区域内不断出现玉米苗期黄花枯死等异常症状,2014年发生的更为普遍,群众对此反映相当强烈。县农业局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相关农户,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形式,对叶县玉米苗期出现的异常症状的特点、原因及综合预防防治措施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

1 田间症状及危害

系统观察表明:玉米苗期生长异常的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①僵苗、死苗。从2~3叶期开始,幼苗生长变慢,植株矮小,叶片黄色、花青色、叶片焦枯;地下部虽有新根发生,但根毛较少,吸收功能差。这种现象出现得越早植株受害程度越重,3~4叶期前出现症状的植株,严重的在小喇叭口期幼苗枯死率可达70%以上,定苗后出现症状的植株枯死率一般低于20%,小喇叭口期出现症状的植株不会枯死,但弱苗率可达60%以上,严重的不能正常抽雄结穗。②植株严重矮化,植株异常。植株节间缩短,病株为正常玉米株高的1/3~2/3。重病株不抽雄,雌穗不结实;根系少而短,生长比健康植株差。

2 发生特点及流行规律

据调查,玉米苗期生长出现异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出苗至10叶之前,僵苗不发,3~4叶期发病死苗最重,一般根部最早出现症状,叶部症状随根部发病后出现根系吸收、输导水分和养分的功能下降或逐渐丧失。植株矮化、茎秆基部变粗症状以8~10叶期发病最重。另外,从发病轻重的趋势看,与多种因素有关。①与时间有关。玉米苗期生长出现异常的程度和范围在年份间有明显差异。总的趋势是随时间的推移呈波浪式加重发生。②与地理地貌有关。调查显示,不同地理、地貌环境条件发生的程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地貌高亢或低洼、地势不平的田块发病重;盐碱或板结地块发病重;直播后不能及时中耕松土、管理差、肥力不足的地块易发生。③与生育期有关。一般早播重于晩播,夏玉米重于春玉米。

3 发生原因分析

3.1 病虫侵染危害

据山东孙广勤等人报道,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等多重真菌复合侵染可导致玉米苗期僵苗黄花或叶片枯死。这些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可以在土壤、病残组织中越冬。近年来小麦、玉米轮作,玉米直播面积不断扩大,大量病残组织留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中越冬菌的基数,再加上暖冬现象的出现,也促使了田间菌源的恶性积累,为苗期病害的逐年加重提供了条件。存在的主要病虫害有以下3种。

3.1.1 麦根椿象

危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以口针刺吸寄主根部营养,受害玉米植株从下部叶片开始发黄,苗弱,植株矮小,发育不良,被害根系生长不良,稀疏,根毛较少或无,常呈褐色腐烂,植株果穗瘦小或不结实,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植株早衰。

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①种子包衣或施用颗粒剂:用5%氟虫氰包衣,或在播种时施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667m2用量为1kg。②药剂喷雾:在雨后或灌水后与中午害虫出土活动时喷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③毒土:50%辛硫磷乳油200ml,对水后拌干细土,撒施在根际后浇水。④灌根:用48%毒死蜱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⑤轮作:重发生田块改种棉花、芝麻等非寄主作物。

3.1.2 苗期根腐病

危害症状:在玉米3~6叶期发病。一般株型矮小,下部叶片黄化或枯死,或植株茎叶呈灰绿色或黄色失水干枯,或叶鞘上可见云纹状斑块并引起叶枯;根或茎基部组织上有水渍状或黄褐色到紫色病斑,或腐烂,或缢缩。轻者可在滋生水根后症状减轻,但是长势明显减弱,后期影响产量,或发展成茎腐病。

防治方法及补救措施:该病易防难治,应以预防为主。由于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所以要选择抗病品种,同时用敌萎丹、适乐时或25%的粉锈宁拌种;对缺钾地块可通过增施钾肥降低发病几率,发病初期也可用40%根腐宁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加40%乙磷铝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00g。

3.1.3 玉米根结线虫病

危害症状:幼苗从下部叶片尖端开始,沿叶缘向基部萎蔫变黄,植株矮小,甚至干枯死亡。根的数量减少或过度增加,根细弱;有时根部可见褐色病斑或肿瘤,严重时整个或部分根系腐烂,被害植株后期穗小或结实不良。

预防方法及补救措施:可用含有爱福丁、克百威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或用10%噻唑磷颗粒剂拌种。也可采取土壤处理、合理轮作等方法,及时清除病残体。

3.2 播后气候异常

据有关资料介绍,夏玉米苗期病害的发生与特殊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夏玉米播后天之内,由于正处于发根期,其根系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此时若遇一周连续高温、干旱,就会有玉米根系活力降低、生长势减弱而出现僵苗、死苗现象。

3.3 除草剂使用不当

近年来,随着杂草抗药性的增强,除草剂用量越来越大,土壤残留污染也逐年加重,致使在一些使用过异丙隆、噻磺隆、苯磺隆等脲类和溴去津等三氨苯类除草剂的田块,也出现了玉米受害现象。受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时间上的巧合。即前茬除草用药时间偏晚,后茬播种期提前而形成药害。据调查,许多农户习惯在春节过后,甚至在3月中旬使用除草剂的,而当年小麦收获早,玉米播期提前,春季土壤中的除草剂未能完全降解,加之多年土壤中累积的少量除草剂,致使玉米造成了严重的药害,形成僵苗黄化、叶片枯死等异常现象。二是除草剂用量偏大,据调查,许多农户麦田使用除草剂的量均超过了规定的安全用量,有的甚至超过正常用量的2~3倍;农户在玉米田使用的除草剂用量明显偏大,造成麦田除草剂和玉米田除草剂累加的双重药害。三是气候和土壤墒情有利于形成药害。当春季降雨偏少时,麦田中残留的除草剂得不到稀释而富聚在土壤表层内,引起表层除草剂浓度偏高,加之直播的耕作方式,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除草剂的危害。另一方面,当玉米播期土壤湿度大、气温低,有利于药害的发生,造成根系发育不良,随后持续干旱,又使受害玉米生理失调,造成了玉米苗期黄化枯死的现象。

猜你喜欢
药害除草剂苗期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LED补光技术对番茄苗期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