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开发 大有可为——利川市西南片区连片扶贫开发探微

2015-12-02 02:45
党政干部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连片片区

○ 邓 洪

利川市西南片区连片开发是利川市委市政府在准确把握市情,全面总结过去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对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武陵山区域连片开发、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和恩施州委州政府“产城融合、双轮驱动”等发展战略认真组织实施的具体体现,是突出扶贫重点、坚持精准化扶贫的重大举措。2014年6月13日,恩施州委州政府召开支持利川市西南片区扶贫开发工作大会,将该示范区纳入州级精准扶贫战略。近日,湖北省政府扶贫办下发《关于确定省级扶贫开发创新试点的通知》,使该片区精准扶贫又提升为省级战略。本文拟就该西南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的基础、难点、对策、路径作简要分析探讨。

一、连片区域情况

利川市西南片区包括忠路、沙溪、文斗3个乡镇共138个行政村,国土面积近12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6.81%,人口19.3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0.56%。该片区是目前全市唯一没有通二级公路的乡镇,有21个村没有通公路。该片区农民人均年收入4857元,低于全州平均水平。有36个重点贫困村,有近6万贫困人口。该片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和贫困地区为一体,离市城区较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制约脱贫致富因素多。

二、连片开发的基础

连片既是时空上的相连,也是经济社会方面的关联。片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物种、矿产等自然条件资源,也具有相同、相近的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一)相同的自然因素

1.相近的经纬度

片区3个乡镇都在东经108°-109°之间,处在神秘北纬30°线上。如下表:

乡镇 所在经度 所在纬度忠路镇 东经 108°39′-108°47′ 北纬 29°6′-30°2′沙溪乡 东经 108°42′-108°52′ 北纬 29°52′-30°01′文斗乡 东经 108°31′-108°42′ 北纬 29°43′-30°01′

2.相似的地形地貌

片区3个乡镇地处武陵山与大巴山余脉交汇部,山岭纵横、峡谷密布、沟谷幽深、地形复杂、重直落差大,均有高山、二高山、低山分布。忠路境内最高点月亮池山海拔1873米,最低处凤凰村郁江河面海拔610米,忠路被称为“二十四条梁子、四十八匹坡、十一条深谷两条河、一百五十八个山包包、九个田坝在山脚”。沙溪乡最高处是黄泥塘钟家湾,海拔1841.4米,最低处是司城村12组的椒子堡,海拔为470米 。文斗乡境内最高处中原大堡1711.5米,最低处长顺吊耳胎海拔315米,是全市海拔的最低点。文斗曾有“甑子高山在下雪,官渡司河过六月,莫到时令秋已过,艾地坝上仍炎热”的民谣。

3.相似的气候条件

片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因地势垂直落差大,影响气候变化也大,使该区域成为显著的山地气候,低山四季分明,冬凉夏热,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1409小时;二高山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温不定,年平均日照1298.9小时;高山气候冷凉,冬长夏短,日照较多,年均日照1519.5小时。该区域具有低湿连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4.相近的土壤水文

该区域以黄壤为主、土层较厚,耕作性能较好,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郁江横贯该区域的各个乡镇,在利川境内除源头福宝山外,忠路镇在郁江的上游,沙溪在郁江的中游,文斗在郁江的下游,西南片区的连片开发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郁江流域的开发。

5.相同的物种矿产

该区域植被丰富,有楠木、红豆杉、梧桐、水杉、枫香等原生物种,森林覆盖率达67%;有大米、玉米、黄豆、油菜、花生、红薯、洋芋等粮油作物;有桃、李、梨、柚、桐、漆等果树和经济林木等;有黄连、党参、天麻、贝母、丹皮、白果等珍贵的药材;野生动物种类多,水生鱼类多、数量大。片区内矿产资源以煤、铁为主,文斗乡境内已探明煤藏量占全市的1/3以上,锌矿资源具有开采价值。

(二)相同的社会因素

1.相同的行政区划历史

片区历史悠久,古为巴国属地,秦属黔中郡,宋设龙渠县,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入利川县,下辖忠路、文斗、长顺等地。片区从古代的巴国属地开始都划归忠路管辖,一直到1950年6月文斗才被划出,脱离忠路管辖;沙溪乡1975年撤区并社,才从忠路划出,长期同属一个行政区划,为连片开发提供了社会基础。

2.同属老少边穷地区

该片区是著名的老区苏区,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利川的第一个党支部就在该片区忠路镇双庙村建立。1934年4月14日召开的具有重大革命历史意义的湘鄂西中央局会议(即十字路会议),就是在文斗乡十字路召开的。区域内有张爷庙、寒坡岭、龙塘铺税卡、十字路、双庙子、贺龙脚印等众多红色革命遗址和印记。片区内聚居的民族主要有汉、土家、苗、瑶、蒙古、畲等10多个民族,以土家族为主,属于少数民族集聚区。该片区距市城边远,文斗乡、沙溪乡、忠路镇政府所在地与市城距离分别为89公里、67公里、55公里。同时该片区有36个重点贫困村,有近6万贫困人口,有13746人领取低保,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多,相对贫困面较大。

3.相同相近的民风民俗

片区土司历史文化浓郁。片区各地虽然具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多种文化形式,但各种文化渗透融合。当地生产生活中流传的薅草锣鼓歌、办丧事唱的孝歌以及春节期间玩灯所唱的灯歌、民居建筑风格、墓葬文化以及其它生活习俗独具区域特色。

三、连片开发的有利条件

(一)群众热情高

西南片区同属老少边穷、基础条件差、开发成本高的地区,所以较利川其他地区来说,不管历史和现实对她的开发都不够。区域内的人们都欣羡利川中部地区的发达,都热切期盼交通方便、办事方便、就医方便、上学方便、生活的现代化气息浓厚等。连片开发扶贫战略的实施必将深得片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开发潜力大

该片区地广物博、资源富集,除兴办煤矿和种植烟叶茶叶等领域外,少数项目只是有人涉足,多为粗放型的开发,还有相当多的领域无人问津。旅游业还是空白,传统的生漆高档家具生产、中药材种植加工、畜牧产品加工业等,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三)带动辐射范围广

该片区扶贫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辐射更广领域,使土地、森林等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有更大增值空间。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使传统产业得到传承升级;培育新兴产业,解决村民就近务工创业难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片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些举措对群众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必将产生一定影响。

(四)扶持优惠政策多

从国家层面上看,该片区处在西部大开发和武陵山片区开发范围,从湖北省层面上看,该片区属鄂西生态旅游圈和扶贫开发创新试点范围,恩施州委又作出了支持该片区开发的决定,利川市委市政府也把该片区作为利川市精准扶贫的重点。同时该片区还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集聚区等等,有多重优惠政策叠加,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扶持。

四、连片开发的难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该片区是全市目前唯一没有通二级公路的乡镇,有21个村没有通公路,有115个村的乡村道路晴通雨阻,大多因区域地形复杂,山地为主,道路也是坡陡、弯急、路窄。从文斗乡的黄土乘车到利川城区,所需的时间跟利川乘车到武汉的时间相当,片区没有解决人畜安全饮水的还有24475户,约9.1万人,占片区总人口的45.5%,饮水困难的大牲畜近2万头。用电质量不高,仅满足家庭照明和家用电器的使用,大功率动力用电得不到保障,没有一个乡镇通天然气。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片区有病险水库16座。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大多靠天吃饭。人居环境较为恶劣,相当一部分村民住房简陋。

(二)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片区内有一所普通高中,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24人,教职工67人,校园面积27533平方米,校舍面积17222平方米,面向全市招生,生源主要来自片区三个乡镇。7所初中,教学班108个,在校学生5480人,其中寄宿制学生5080人,在职教职工392人,校园面积123927平方米,校舍面积62261平方米。小学71校(点),其中小学28所,教学点43个,教学班406个在,在校学生11090人,其中寄宿制学生4112人。主要存在校园面积狭小、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辖区内共有3所中心卫生院,149张床位,用房面积10800平方米。中心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医疗条件和诊疗水平不能满足村民最基本的就医需求,地方病、多发病仍然存在。电话、电视、宽带等覆盖区域有限,文化、体育设施缺乏,不能满足村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产业集群没有形成

片区内虽然烟叶种植在烟草行业与各乡镇的统一计划、指导和要求下,形成产销一条龙,实现了按合同生产、收购,但煤炭行业各自为阵,仅文斗乡就有7家,大多是年产3万吨以下的小煤窑,不符合国家的产业布局要求。茶叶是片区的农业支柱产业,但茶厂众多,无序竞争,没有形成合力,产品深度开发不够。生漆、油桐的栽培及产品的开发利用,药材的种植加工,畜牧业、家禽养殖等都是分散经营,旅游业还没有起步,服务业发展滞后。

(四)本土开发人才缺乏

片区内学生所受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不少学生读到初中就辍学外出务工,受到中等、高等教育的比例不高,即使受过中等、高等教育的本地学生,由于片区基础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而在异地求职务工,真正回到本土创业和发展的是微乎其微。

五、连片开发的努力方向

(一)科学规划是前提

按照西部大开发、武陵山连片开发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两圈一带”战略、恩施州委州政府的“双轮驱动”战略要求,紧紧把握建设“武陵明珠、锦绣利川”的总基调,突出片区的“特色”和“绿色”两大优势,明确战略定位,制定发展目标,细化建设方案,着眼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民生改善、资金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着力于持久扶贫、持续发展、长期致富。统筹兼顾整个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片区的开放开发,以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又以扶贫开发促进片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是制约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要实现片区的整体脱贫,不返贫,走上致富道路,重中之重是解决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输电送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片区道路建设,抓好通乡路、连接线、出口路和村级公路建设,打通片区内进出口交通动脉;围绕烟叶、茶叶、畜牧、生态旅游等产业修建产业公路。加强片区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安全饮水、集镇防洪、水电开发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加强片区电力建设,加快郁江流域水电开发步伐,加大片区电网改造力度,提高用电安全和质量,解决用电难问题。加强片区清洁能源建设,解决片区天然气输送难题,大力实施“五改三建”工程,加快沼气池建设。实施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把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全部实行搬迁,促进移民建镇。

(三)产业发展是关键

要实现片区的整体脱贫致富,必须培植和壮大片区内的支柱产业。在农业产业方面:一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充分发挥富硒、有机两张名片效应,利用好有关出口质量认证,重点建设国内有机茶园及欧盟有机茶园,打造好“欧盟有机茶叶示范基地”。二要稳定烟叶产业,烟叶是片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在精准扶贫中,要按照国家烟叶产业布局,稳定种植面积、烟叶产量、中上等烟叶比例,从而稳定烟叶产值。三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要根据片区现有林地、土地资源和林业生产实际,开展好第二轮退耕还林建设,统筹规划经济林产业、生态用材林产业。四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在片区建立恩施黑猪养殖基地、恩施黄牛养殖基地、生态肉鸡养殖基地、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等。五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好已经启动的天湖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和开发好郁江画廊、黄桶岩、张高寨、红色旅游、小河水杉生态植物园、双寨、神仙堡、云口库区等旅游项目。六要大力扶持传统工业,忠路传统烟花爆竹产业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工艺精湛、价格便宜,目前有五家企业,可以吸纳本土居民就业,利税可观。七要整合煤炭产业,片区有13家煤矿,按照国家产业布局要求,整合相关资源,壮大企业竞争力,成为片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八要加强莼菜、柑橘、橙柚、桐油、生漆等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补充。

(四)社会事业发展是动力

连片扶贫开发就是要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在连片扶贫开发中,应该保留现有高中、初中规模,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小学。着力解决教学及辅助用房、教师住房、寄宿学生宿舍问题,满足教学点基本的校舍需求,满足教学和师生生活需要,促进校际平衡,实现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师资不稳定问题,通过解决教师住房、教师待遇、关心教师成长等方式稳定师资队伍。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强化阵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片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五)人才培养、资金技术引进是保障

连片扶贫开发的主体是人,要充分依靠本土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主体优势,调动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连片扶贫开发的主力军。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可以通过选送年轻村干部、创业青年、专业合作社成员、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等到高职高专学习相关专业,也可以经常性举办养殖、种植、加工技术等培训班,使他们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发挥聪明才智,成为片区永久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同时要加大资金技术的引进力度,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优势项目吸引各种资本的投入,使国家投入、村民投入与社会资本的投入高度融合,形成合力。还要大量引进技术设备,减少低层次、低水平的开发,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发挥最大经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连片片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