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槐丹四物汤加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90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5-12-02 04:36赵尚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四物汤银屑病皮损

贾 颖,赵尚华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寻常型银屑病(psorisis vulgaris,PV)是临床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增高,病因不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并有遗传倾向[2-3],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现代医学对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也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观察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稳定,副作用小已得到医界的公认,但临床报道纷繁杂乱。因此,探讨中医药对本病的辨证规律,建立中医治疗的规范,是亟待完成的工作。本研究就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从“血”论治的角度,后期酌加滋阴润燥活血通络的药物凝练成“土槐丹四物汤加味”经验方,进一步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更加有效,能延缓复发的药物。采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与临床医师目前公认的方药进行疗效比较,为建立银屑病的中医治疗规范提供依据,从而验证中医药干预寻常型银屑病的客观实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门诊患者,共收集病例90例,将符合研究标准[4-5]的病例且能按照要求接受观察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通过填写土槐丹四物汤加味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评分表,记录入组患者基本情况及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参照Fredrinksson和Pettersson提出的PASI评分系统[6-7]。对三组资料进行治疗前PASI评分对比,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皮损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会成为后续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可进行后续比较。

表1 治疗前3组PASI评分比较 (分,±s)

表1 治疗前3组PASI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数 PASI评分 F P治疗组 30 13.17±4.461.730 >0.05对照 1组 30 11.68±3.30对照 2组 30 13.27±3.20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本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65岁之间;③就诊前1月未系统使用中药、糖皮质激素药物、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者,近半月内未使用维甲酸类药物或外用过类固醇制剂或维生素D3衍生制剂;④皮损面积小于30%体表面积(即PASI评分介于5~10分之间)的患者,低于5分但影响社交坚决要求系统治疗者及大于10分由于经济或身体因素不能接受光物理治疗者亦可纳入。⑤不伴有心、脑、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精神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用赵尚华教授经验方“土槐丹四物汤加味”,其主要组成为生地黄30g,当归10g,白芍10g,丹皮 30g,生槐花 18g,生薏仁 30g,土茯苓30g,银花 30g,蝉衣 10g,熟地 9g,白花蛇舌草30g,地龙2条,甘草6g。水煎300mL,日1剂,早晚各1次。

对照1组给予复方青黛胶囊(陕西省榆林地区中药厂),每日2次,每次2粒;对照2组给予“克银Ⅰ号”(名老中医药专家朱仁康经验方,药物组成:土茯苓30g,忍冬藤 30g,山豆根 10g,板蓝根15g,草河车 15g,白鲜皮 15g,威灵仙 6g,甘草 6g)水煎300mL,日1剂,早晚各1次。

病人每2w复诊一次,于疗前、治疗第2、4、6、8周进行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PASI评分=(E头+I头+D头)×A头×0.1+(E上肢+I上肢+D上肢)×A上肢×0.2+(E躯干+I躯干+D躯干)×A 躯干×0.3+(E下肢+I下肢+D 下肢)×A 下肢×0.4。红斑(erythema,E):红色或暗红色炎症性斑,压之退色。浸润(infiltration,I):皮损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趋势,边界模糊不清,压之有实质感。表皮脱屑、鳞屑(desquamation,D):指脱落的表皮细胞成片剥落。

全部病例资料输入数据库,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ANOVE计算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白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制定疗效评价标准。以皮损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临床痊愈:皮损基本消退,临床症状消失,n≥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n≥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n≥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n<50%。

2.2 疗效观察

2.2.1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各阶段PASI评分比较 3组用药2w后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 4w、6w、8w 后 PASI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2.2.2 3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对照1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对照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1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各阶段PASI评分比较 (分,±s)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各阶段PASI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数 2w 4w 6w 8w治疗组 30 10.88±3.99 8.25±3.46 4.80±2.37 3.59±2.14对照 1组 30 10.15±2.65 8.03±2.27 6.75±2.55 5.92±2.63对照 2组 30 9.55±2.23 6.39±1.79 3.20±1.42 1.81±1.15F 1.42 4.572 20.089 29.795P>0.05 <0.05 <0.05 <0.05

表3 3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银屑病俗名“ 牛皮癣”,中医称为“ 白疕”,是以遗传为背景的多种因素作用以淋巴细胞免疫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临床可分4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典型皮损表现是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或斑块,表面覆盖有白色鳞屑,剥之鳞屑脱落后,基底露出点滴状出血,部分患者自觉瘙痒,好发于头皮及四肢伸侧,严重者皮损融合成大片泛发全身。现代医家对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多从血分论治,认为不管是外邪还是内因,总因血分受扰,外发肌肤。但该病极容易复发,病程长久,热邪煎熬营血,津血亏虚,血虚生风生燥,不能荣养肌肤,出现血虚风燥的症状,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因此该病出现血热、血燥、血虚、血瘀等错综复杂的病机,而“土槐丹四物汤加味”是赵尚华教授通过近50年的临床实践并总结积累前人的经验结合疾病的发展变化凝练出的方剂,本方由生(熟)地、当归、白芍、丹皮、生槐花、土茯苓、生薏苡仁、银花、蝉衣、白花蛇舌草、地龙、甘草等组成,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之效,在皮疹色红时使用;槐花、生地黄、赤芍可入血分,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地龙、蝉衣有搜风剔络止痒之功;生薏苡仁、土茯苓可使热邪从下而走。综上所述,本方诸药配伍,既能清热凉血又无伤阴之弊,也无肤络瘀阻之虞,共奏凉血解毒、滋阴润燥、通络止痒之功。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

[2]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512.

[3]邵长庚,邵茵.流行病学在银屑病中的应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2):123-1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S].第3辑.1997:1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S].

[6]Van De Kerkhof PC.The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alternative approach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everity:persisting areas of confusion[J].Br J Dermatol,1997,137(4):661.

[7]Exum M L,Rapp S R.Measuring severity of psoriasis:methodological issues[J].J Dermatol Treat,1996,7(2):119.

猜你喜欢
四物汤银屑病皮损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妊娠与银屑病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治疗卵巢囊肿56例
芪蓉润肠口服液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