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2015-12-04 17:18岑海龙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理念体育

岑海龙(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终身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岑海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不是近期才产生的,终身体育是指体育锻炼伴随人们终身,并且无处不在,而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该文主要是提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些问题,并且分析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人民体魄的加强、对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都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遥远的古代还是遥远的未来,我们都应该重视起终身体育教育,深刻体会终身体育精神,这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影响深远。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问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是莘莘学子期盼的象牙塔,而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人才的灵魂,由此高校体育教育至关重要。自高校体育发展以来,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对高校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找出现在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人民体魄的加强、对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都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

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不是近期才产生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就已经提出来了这个概念,他是法国著名的学者,后来日本也有人提出“生涯体育”的理念,这和终生体育如出一辙。终身体育是人们早就尊崇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也在生活中逐渐被人们所认同。终身体育理念主要是指:一是学习体育不仅仅是在学校,不仅仅是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是应该在生活在工作中无处不在的,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到步入死亡之前,都要有体育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时代在课堂上学习体育,平时生活和走向社会后也要随时加强体育锻炼,自觉的去学习体育,不管是下意识的还是没有下意识的锻炼都是体育教育,这是应该伴随一个人的终生的;二是体育教育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人的不同阶段不同地点,为人们尽可能的创造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终生体育强调的是终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获得了健康的体魄,而且能够增强人们的自信心、还培养人们自觉自制的能力。同时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使人愉悦的多巴胺,因此增强体育锻炼使得人们心情愉悦、思维开阔,增强其生活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不论是遥远的古代还是遥远的未来,我们都应该重视起终身体育教育,深刻体会终身体育精神,这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影响深远。

2 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性

终身体育的理念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榜样,终身体育使得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终身体育也可以作为一种娱乐、一种休闲方式,满足人们的业余生活需要,强健的体魄是民族生存的灵魂,这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1终身体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表面上看来锻炼的是身体,是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功能等,但是其实不然,在锻炼的同时也使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有利于身心的发展,思维的扩展以及智力的开发。

2.2终身体育能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体育锻炼的形式丰富多彩,在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中人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舒缓有的紧张有的松弛相间,使得人们的身体在各种情况下得到极大的适应,也会激发人们锻炼的欲望,有些惊险刺激的锻炼更是让人们懂得了珍惜生命、珍爱生活。体育锻炼已经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促进健康人格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

2.3终身体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008年是中国人民难忘的一年,北京奥运会的展开,让人们至今记忆犹新,体育已经成为一种事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具,正是国家意识到了体育中蕴藏的巨大的经济价值,才有了2008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对国民经济的迅猛递进是重大的,对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倡导终身体育理念既是符合当代国家的国情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现状的。

3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3.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体育教育发展到今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伴随着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学,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教师至今沿用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一味的强加给学生,学生到底有没有心领神会,有没有融会贯通,教师们根本不关心,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只关心自己的考核成绩有没有合格,在成绩不理想时不会去做反思,只是单方面的批评学生,可能导致学生厌恶学习体育。本来学生对体育是充满好奇的,充满信心的,但是在教师这样不负责任的带领下,学生们逐渐失去了信心,没有了主动学习的想法,更甚者有逃课。很多教师不管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很好的反馈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接受情况,在很多学生还没有接受的情况下,就开始传授下一个教学任务,学生就这样被教师拖着走,学的越来越辛苦,越来越累,教师也教的累,学生厌恶了体育学习,更就别说会形成终身体育学习的观念了,这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相悖的。教师忽略了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这一重要信息,是不能教好体育的。

3.2教学内容“多而旧”教学方法手段更新速度慢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在的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材不一致,各个学校的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式都不一样,有很多学校还是沿用很多年前已经过时的教学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体育提不起兴趣。而且目前的体育教材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知识面太散漫,没有重点,教师看不懂教材,抓不住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混乱不堪,学生也是迷迷糊糊,教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没有自己的思想。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学校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和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重复,到了高年级的时候,仍旧是沿用低年级的那种教学方法,沿用低年级的教学内容,重复的去教,这也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没有了兴趣,失去了信心,他们宁愿自己自由活动也不愿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了。甚至有些学校没有体育教材,甚至是取消了体育课程,这

些都是普遍存在的,是阻碍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师的原因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导致出现不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喜欢体育学习,所以也就很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概念了。

3.3教学评价体系单一、不科学

教学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学同样至关重要,没有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就不能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别提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了。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学校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唯一方法是运动成绩,这种教学评价手段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来说是福音,可是就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却是晴天霹雳。在教育中总是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教师总是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受到喜爱,但是这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打击和歧视,会扭曲这些学生的思想。这样的现象在体育学习中也存在着,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教师总是愿意多和他们沟通、交流、说说笑笑,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通常是冷眼相待,这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这样的想法可能会导致教师在给分时给出感情分,而学生也会对教师的做法产生意见,很多的时候都是不会说出来,但是会表现在平时学习中。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这些成绩差的学生尤其应该重点教育,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对的,这不利于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终身体育的理念。在体育教学中,依旧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4 终身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4.1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锻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层出不穷的,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有了越来越多样的体育锻炼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就简单多了。在体育课中,以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为目标,形式上采用健美操、街舞、攀岩、滑雪等多种形式并用的方式来教学,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除了这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也应该多种多样,使学生能萌发学习体育的好感,乐于去学、愿意去学、自觉的去学习。还有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设定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切实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爱上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4.2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首先要明确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这一现实,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变原来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师要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的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提问去学习。接着由于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个体,因此要对于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学生的水平和身体素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制定适合于这些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对于体育成绩好的学生和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使用同样的教学手段,要区分开来,但是要同样重视。然后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生动形象的掌握看起来枯燥的体育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最后要学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做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寓教于乐,引起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

4.3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终身体育的概念不只是指体育要贯穿生命的始末,也是指体育教育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学校应该支持体育教育,组织一些体育知识竞赛或者是体育知识讲座等等,呼吁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和教师一起来创建师生俱乐部,定期的展开一些体育竞赛或是体育锻炼,师生之间以朋友的关系相处,在娱乐的同时增强体魄。还可以组织全校规模的大型运动会或者是趣味运动会,设置一定的奖项,让学生在追逐与竞技中锻炼身体,学到知识,培养兴趣,感受体育锻炼带来的魅力。同时也发扬了体育精神,团结了同学,促进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一举多得。

4.4加强课外体育锻炼,营造终身体育锻炼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课外体育锻炼,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关键路径。仅仅靠课堂体育锻炼是远远不够的,课堂由于时间有限,并不能充分的锻炼好,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学而言,课外体育锻炼至关重要。课外体育锻炼形式上就比课堂体育锻炼要更多一些,而且更自由,对学生也没有那么多的要求,这样的形式使得学生更愿意去参加。因此,只要学校适当的鼓励并且开展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学生是乐意去参加的。学校可以建立校运动队,负责组织课外体育活动,集思广益,举办各种各样学生喜爱的活动和比赛,充分发挥体育的魅力,让学生定时的去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学生的思维和组织能力也在这些活动中扩展开来。

4.5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高校体育只是终身体育的一小部分,但是是非常重要的一块。高校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越的锻炼环境和学习环境,高校体育教给学生基础体育知识、体育卫生和体育保健,但是这些远远不够,还必须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因为学生不可能永远处在学校之中,总有走向社会的一天,所以,教会他们体育锻炼的能力更重要,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真正做到终身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高琦.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8):63-64.

[2]李新.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120.

[3]邱毅,邓文辉.四种体育理念的分析研究及应用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2):46-48.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001-02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理念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我们的“体育梦”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