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体育专项教学中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的探讨

2015-12-04 17:18彭秀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专项体育教育

彭秀(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对提高体育专项教学中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的探讨

彭秀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摘 要:自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从整体来看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就业等现实原因,高校专项教学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却越来越薄弱。该文以高校体育专项教学为基础,探讨体育教学中如何在发展专项技术技能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和安全意识,实现训练、教学、健康意识的相互协调配合。

关键词:健康第一体育健康教育体育专项教学健康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体育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家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以及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推动下,人们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的需要也越来越突出[1]。

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两会上,教育部在充分考虑了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的需求基础上,做出了把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体操列为七大体育重点项目,鼓励全民发展具有突出性、代表性、参与度高、便于开展的群众体育项目。那么这些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也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这类体育专项的学生在需求上也会相应增长,体育专项教师和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会因此大大提高。所以,高校在专项人才的培养上就远远不能以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考核为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上更应该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群众的体育需求,从体育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出发,注重培养体育专项学生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其教学、运动恢复和热身活动、以及基本的运动损伤和防护的安全健康知识,让体育教育的专项学生真正的做到懂体育、热爱体育、科学健身,发挥教育所长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1 健康意识的相关概念

1.1健康体育概念

健康体育即指:通过体育达到身心的协调健康。其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强调健康意识、自我检测评价和实施健康运动,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习惯和锻炼技能以外,体育教育的目标还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科学健身。[2]因此,高校健康体育学课程的指导思想就是以育人为最高目标,奠定健康体育素质为基本宗旨,增进学生健康体质,发展个性,培养健康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造就体质强健、身心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3]在“全民健身运动、健康第一”等指导思想的推动下,使得健康体育的概念在整个体育界甚至全民中树立着永远的丰碑。

1.2身体健康意识

身体健康是健康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运动带给人最直接的影响效果。即在关注健康体育带给人们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下,更加关注体育项目对自身的身体机能形态的改变和运动训练中的肢体感觉和体会,包括运用人体生理和解剖知识,对动作路线进行科学判断,并将意识关注在动作对身体的直观影响上,以便指导科学健身,避免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的发生。

2 体育专项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就业形势与压力也越来越大,“供大于需”的教育就业现状沉重的摆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面前。为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体育专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负荷水平也越来越高,专项技术技能学习的要求也比以往更加的严格,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现象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教学的现状在学生和教师间不言而喻的达成了默契,这种现实也无疑使学生越来越疲惫,教师的教学压力和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分歧,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热情也大大降低,也增加了学生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加上学生在专项教学中的学习目标慢慢由学习到就业方向凸显,更加显现了高校专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体育专项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体育的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也称为教学任务。[4]而体育专项教学目标是在体育教学基础上的明确定位,它是将教学具体的下达到某个专项体育项目中。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并不明确;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依然保持着“以技术技能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习惯的代代相传。[5]也就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前提下,依照体育项目的技术特征,简单的动作演练向学生传授专项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等,而这一教学过程仅仅起到了知识传授者的功能,提高着学生模仿学习动作的能力,对于技术技能的专项特点、动作路线、易犯错误及从生理角度分析的可能带来的运动损伤和预防等知识的讲解也并不明确。专项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中或多或少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为依据,过多的强调教而忽视学生学习成果的运用和再传授的过程,更加没有培养专项体育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只是肤浅的死练。再加上由于体育考试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大营中,虽然开设有体育专项班,但专项学生人数并没有比普修学生少,因此在教学上除了更加乏味的教学外,专项体育教师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有针对性的传授项目的技巧和对自身健身以及教学的再传递有用的知识拓展。

2.2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繁重

科学研究表明,一天中早晨5:00~8:00的空气污染指数偏高,空气中各种灰尘和杂质不易扩散到高空大气层,因此不适宜做体育运动;加上从生理角度而言,由于清晨人体身体机能还处于慢慢的苏醒阶段,体温也在慢慢回升,而且关节的灵活性也并没有处于最好的状态,其锻炼的欲望也不强烈,注意力和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差。[6]加上很多研究表明,睡眠是人体消除运动性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最主要途径,尤其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睡眠质量差导致体力和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大大增加了运动性损伤的机率。[7]

通过观察了解到,现在仍然有部分高校将体育课程安排的太过于早,特别是在经过早操,吃饭后进行体育专线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关节的灵活性和机能惰性影响体育专项训练,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过于疲劳枯燥的技术训练,也会大大的增加错误动作的出现频率,甚至会导致运动损伤或者出现潜在的运动后遗症。而这种现象尤其以专业体育院校为首,由于专业体育院校自身的特点,教学任务繁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体育项目,有的学生甚至一

天要进行好几项体育项目的训练,而在强调教学内容的广泛下并没有遵从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忽视了学生的身体机能的恢复和对疲劳消除方面的教学,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兴趣降低,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

2.3教师观念陈旧,健康知识缺乏

高校专项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教师体育思想观念的落后也有着很大的关系。[8]当前,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重视不够。[9]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深受传统竞技思想的影响,将对体育的认识局限在竞技体育的范围内,轻视理论教学。这两个原因共同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局限于专项体育运动项目而没有结合体育健康课程的要求去实施,也很少在理论课程上,从生理角度去讲解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错误动作对身体机能以及教学的再传递所产生的影响,没有实现相关理论课程的运用与实践,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实施。

2.4教学环境封闭,基础设施不完备

通过了解观察发现,大部分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育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不是很好。普遍存在场地场馆数量有限,教学中场地拥挤甚至不够用,并且场馆的通风效果差,场馆设施设备常年失修,味道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的适度健康,甚至出现学生一上课就调不起来情绪,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种疲劳感,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和知识技能的学习。

3 提高体育专项教学中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的几点思考

3.1确立与时俱进的专项体育教学目标

专项体育教学目标要紧紧抓住专项教育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充分的结合社会对专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在提高专项技术技能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专业专项教学与组织能力,丰富学生教学中有关运动损伤与康复、疲劳消除等健康安全教育知识,真正的实现“每天锻炼1 h,健康生活一辈子”,做到懂体育,会体育,科学锻炼的宏伟目标。

3.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坚持快乐体育理念

体育的最本质目的就是“通过肢体动作的锻炼达到身心的协调一致发展”。[10]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和机体活动习惯,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培养正确的体育意识、兴趣等。在教学内容上,要从体育教育的本质出发,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而充实,突出交叉学科特色,联系实际案例讲解,抓重点,讲效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快乐体育的教学元素,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参与。

3.3丰富教师师资水平,理论联系实践教学

体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11]尤其是专项体育教师更应该具备全面的知识理论体系,不仅具备良好的技术技能能力,而且在健康体育的指导下,丰富自己的体育健康知识,并且能够应对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绝大部分突发情况。同时,将学生课程中所学的体育健康与安全知识充分的运用到体育专项课教学中,将理论教学结合到课堂实践中去,便于学生更容易学习和记忆,以实现教育的再传播。

3.4优化教学环境和场地实施

学校要充分考虑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场地,优化教学环境和基本教学设备,及时的更新器械设备。教师要积极的安排学生做好课后场地卫生的清理工作,安排学生及时开关窗,保证教学开始前有个良好的场地环境和清新的空气。

参考文献

[1]张霖,黄雪琳.健康体育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体育科学研究,2005,12(4):96-99.

[2]周鹏.高校健康体育教育改革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3(4): 106-107.

[3]刘永祥.“健康第一”与高校健康体育学课程的构建[J].西昌学院学报,2005,3(1):112-115.

[4]李锦标.对提高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C]//2014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4),2014.

[5]魏顺兴.对提高体育专项教学课效果的探讨[J].哈尔冰体育学院学报,2002(1):70-71.

[6]王占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的实验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2(3):6-12.

[7]宋祖君,吴亿中.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趋势实证研究——以怀化学院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4,11(11):74-77.

[8]张波,翟鸿君,胡玉丽.浅谈当代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师友,2011(1):75-76.

[9]廖敏.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盲点及弱点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79.

[10]张霖,黄雪琳.健康体育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体育科学研究,2005,12(4):96-99.

[11]杨成.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学校体育实施课程改革的问题与思考[C]//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2003.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102-02

猜你喜欢
专项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们的“体育梦”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