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模式下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常态化培养探析

2015-12-04 17:18钟江蒋晓霞李银银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体教结合体教后备

钟江 蒋晓霞 李银银

(1.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2.深圳大学 广东深圳 518060)

“体教结合”是一种新的探索体育人才联合培养、训练的模式,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探索,体教结合在一些高校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而院校化培养相比单一的重竞技轻文化的“体制化”培养模式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由于经验的缺乏、经济水平的发展及民众对体育的固有成见等一系列原因。“体教结合”在我国高校发展速度缓慢,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距离。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更新,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数量多、质量差的局面。

2015年3月6日,《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部署会议指出:高校向社会招收有潜力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自主提拔高水平运动员、自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当前体教结合的方式之一。国家及教育部对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视是鼓励高校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的动力所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高校“体教结合”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以及进行学术搜索等,查阅大量关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根据该文研究需要,对所调查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部门进行访问,了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采访所属高校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并对访问的结果进行分析,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1.2.3 逻辑分析法

2 高校“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发展现状

“体教结合”提法,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飞速发展所引发的解决大量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而来的。长期以来,受奥运会和全运会的影响,国家和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主要将资源投入竞技体育中的国家队和省(市、区)优秀运动队。只有少量经费用于业余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业余运动训练资源过于匮乏、在训人数(运动员和训练员)逐年递减,体育项目的发展不平衡。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部分体育项目后备人才出现断层。作为业余运动训练的三大组织形式之一的高校“体教结合”培养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3 高校“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3.1 资金匮乏影响“体教结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经费匮乏是高校“体教结合”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在一定的条件下影响了高校“体教结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大多数来源于高校的经费预算以及专项经费的投入,有限的经费投入只能提供运动队的生存需求,还不能全方面的满足运动队参赛及后续发展的需要。教练员、运动员的补贴标准低,食宿条件差,个别高校运动队没有经费参与各类别的高水平竞赛[1]。

3.2 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人才资源的开发出现“质量泡沫”

为了响应现阶段教育相关部门素质化教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政策口号,高校逐年降低了自己的招生门槛,培养门槛的降低带来了体育生源的泛滥,如华南师范大学《2013年高等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中显示:全日制本科生25175人,占总数的70.93%[2]。扩招人数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培养质量的不断下降。

3.3 高校运动项目设置缺乏整体性及创新性,课程设置单调,专业性强

从整体上看,高校的运动项目设置普遍偏向于参与人数较多的传统运动项目,缺乏创新性,整体的布局意识不强。运动项目设置多为田径、游泳、排球、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参与人数较多的优势项目,其他如艺术体操、跳水、举重、散打等项目在高校设置较少。一些体育项目没有实施全面而系统的训练大纲,因此训练质量不高。当前高校的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处于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上,在课程设置方面显得单调、专业性强,灵活性小,知识扩展范围小,缺乏知识的连贯性和时代性,为现阶段“体教结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常态化的展开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4 部分高校过分强调奖牌和名次,“特招”体育人才过于重“体”轻“教”

各高校为了在比赛中拿到好成绩,主要以特招体育生为主,越是有实力的高校,特招生越多,各高校参加的比赛也根据各自的实力不同而不同,越有实力的学校参加的比赛越多。“特招”人才的加入,增强了部分高校的竞技能力水平。然而,对于这些“特招”学生的培养方式却是重“体”轻“教”。与“体教结合”的宗旨大相径庭。对于这种重“竞技训练”轻“头脑武装”的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反思。

3.5 “体教结合”需要协调,高校需要建立学生综合发展的策略

体育院系招收的一部分体育人才为中学生,绝大多数面临读书就业问题。竞技体育训练时间长,耽误文化学习时间;同时成材率低以及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实,使许多家长不愿意让有天赋的孩子从事业余竞技体育培训,而传统的文化学习然后另谋出路成为了一种风险小,回报高的更加明智的选择。运动员退役以后仍旧要面对很多现如今科技发达的市场性选择,仍然需要在社会上立足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3]。文化素质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许多家长担心子女因为不常规的业余训练而贻误孩子的学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高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在保证招生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其步入社会后能够从容面对压力。

3.6 高校体育专业设置项目单一,教练员的知识结构臻待加强

我国业余的竞技体育训练目标过于单一、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缺陷不可避免会忽视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使淘汰率高和成才率低的现象成为常态。随着计划经济下的安置模式被市场经济自主择业所取代,导致学生出路的不畅,就业十分困难,成为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4 高校“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常态化发展的解决措施及手段

4.1 明确职权划分制度,合理制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输出保障机制

“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中国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职责与权利重新调配的问题,因而政策措施的合理制定以及运行机制建设性的思考是两大教育系统能否融合的前提与保障。“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为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择、运送进入良性循环渠道提供条件。从而推动自下而上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

4.2 有效整合融资渠道,为体育后备力量的输送打下坚实的基础

资金的来源一直是保障项目开展与推广的长效运行机制。单纯靠政府资金的注入显然不够,高校管理层须紧密结合政府政策、市场趋势以及社会的力量办体育,增加融资渠道,确保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有充足的资金予以支持。

4.3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多元化,重点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根据受众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点,培养机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注意把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有效结合起来,是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归宿。开设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全方面的接触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将体育后备人才“由专才向通才”转变,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依据我国现有的竞技体育发展的水平、速度、范围,整合有限的人、财、物等有效体育资源,开发高品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尽可能避免资源开发中“质量泡沫”的出现。

4.4 高校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

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咨询服务,使有天赋的年轻运动员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运动生涯,同时避免因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而忽视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高校之间加强联盟,为即将迈入社会择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或工作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缓解高强度训练下所面临择业的紧张情绪。

4.5 加强教练员的知识结构与执教水平,提高后备人才教练的专业水平

教练员的水平决定了“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高校体育训练与传统的三级训练网中的少体校训练、专业队训练不同,要求对高校的训练环境、训练的要有一个熟练的认知,同时也要求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通过加强培训及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手段来提高教练员的综合水平,实行良性的淘汰机制。进一步的提高教练员理论、管理、执教、科研意识和临场指导的能力。

4.6 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使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体教服务

众所周知,科研水平在目前的竞技比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科研水平,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特别是部分有运动生化、运动力学专业等与体育运动相关的高校,充分利用其科研水平及科研能力,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使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体教”服务[4]。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1.1 优秀生源输入不足、科学选材执行力较差

高校的招生模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1)通过特招的渠道进行招生;(2)是运动来源于基层的中学;(3)是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4)体工队退役运动员,高校招生渠道多,但是优秀生源较少。在选材上基本以运动成绩进行参考,然而在训练过程中大部分运动员成绩是趋于下降趋势的,因而没有遵循科学选材的原则。

5.1.2 “体教”分离,高校学生难以同时兼顾学习跟训练

高校“体教”两大教育系统的结合没有从根本上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的模式,导致高校大学生缺乏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及培养目标。学习没有落到实处,学与训难以同时兼顾。

5.1.3 高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数量多但质量呈下降趋势,综合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难上加难

推崇素质教育的当下,高校体育后备人才在不断增加,但培养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各高校在大肆扩招体育人才完成教育部扩招定额的同时,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及目标。重“量”不重“质”局面的出现,导致了体育资源的浪费。

5.2 建议

5.2.1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走政府、市场及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一般而言,体育强国为减轻政府财政等方面的负担,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会特别注重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般由政府统管,人才培养的路径具有局限性,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借鉴西方体育强国的策略将政府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独立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以学校为媒介,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协同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力量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俱乐部的作用,增强影响力,完善业余训练系统网[5]。

5.2.2 高校建立严格的评估机制,教练员的业务水平直接与职称挂钩

评估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为教练员加强自身知识结构及带教水平提供动力,使教练员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实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为社会提供专业的体育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真正的重质保量。

5.2.3 学习西方的培养模式,将科研与选拔、训练相结合

一般而言,仅仅依靠经验是很难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体育强国均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手段、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高校可以依靠本身拥有的科学研究机构,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的科技含量。实现“体教”的逐步磨合。

5.2.4 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加强新专业或者品牌专业的建设

为建立一个深化改革、创新自主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对未满三届毕业生的新专业加强化质量跟踪,对追踪过程中确立的不合格且经过一年整改未见成效的专业,停止招生。每3年增设3~4个新专业,专业数控制在13~14个[6]。重质保量的完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专业性及灵活性的培养。

总而言之,“体教结合”是体育界和教育界有机结合的象征,其政策方针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统筹、科学发展、适用于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并安置培养过程中被淘汰人员分流去处的培养体系。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肩负着高校招收、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责任,其发展是符合当今国际潮流的,是保障体育事业有序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它发展缓慢,但无论怎样,它的发展对国家、高校无疑都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

[1]池健.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149-151.

[2]教育部《2013年高等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的数据图[Z].

[3]钟秉枢,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高雪梅,郝小刚,须晓东.江苏高校体教结合办学模式的发展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1):96-99.

[5]周建梅.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温州模式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6]上海体育学院教学规范[EB/OL].http://jwc.sus.edu.cn/info/1990/1012.htm.

猜你喜欢
体教结合体教后备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体教结合“一条龙式服务”模式探索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