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评优课莫要这五度

2015-12-05 08:55李伟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213016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器材青年教师比赛

李伟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213016)

体育评优课莫要这五度

李伟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213016)

体育评优课是体育教学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教师教学实力和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体育教师学习交流、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值得推广。但不乏一些参赛青年教师,片面认识对待评优课。上好体育评优课,要注意避免以下五点误区。

一、过度依赖团队

案例:在一堂体育评优课一等奖教师的现场展示课中,上课教师除了展示出较好的个人素养外,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上并没有体现出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应有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专业水平,课堂效果并不理想。课后交流中,这位教师直言不讳,原来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比赛内容不同,由于备课时间紧,没来得及请专家指导,是一节原生态课。

分析:作为学校层层选拔出来的青年教师,获得区域评优课一等奖实属不易。在这一过程中,参赛教师虚心接受相关专家的指导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有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专家团队的指导,成为专家思想的代言人和执行人。这些获奖教师一旦脱离了团队的指导,在自己的常态课中自然流露的还是自己原有的教学状态,实质上没有进步和提高。

对策:首先,自我分析,尝试设计。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有自己的教学思想的雏形。因此,评优课教师首先要分析自我特质,通过自己对教学的理解,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设计思路自己最清晰,上起来也较有把握。其次,吸纳建议,拓宽视野。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尤其青年教师在教学积累和理念把握上需要专家的指引,使他们教学积累得更丰富,才会拓宽他们的教学视野。在指导过程中,专家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指挥者。参赛教师应虚心接受合理化建议,但不能盲目听从,生搬硬套。再次,激发智慧,长远谋划。比赛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评优课的打磨,专家的指导来激发自身的教学智慧、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并将教学能力逐步渗透到每堂常规教学中,这才是一位优秀体育教师的体现。

二、过度预设试上

案例:在一节市级评优课的准备过程中,执教教师花了一周的时间,在自己的各个班级反复试上,不断调整,力求做到课堂上每句话,每个手势都精准到位。该教师班级男生原本兴匆匆地来上体育课,可听说上课内容又是试上演练,都非常郁闷。为了上好这节评优课,体育课教学进度也无奈拖延。而在评优课的比赛中,该教师生硬的将自己的预设套在不熟悉的教学环境中,忽略了学生课堂的生成,一些预设之外的“意外”让该教师措手不及,教学步奏随之打乱。

分析:评优课需要充分准备,但凡事过犹不及。首先,试上过多,负担过重,每堂试上课都要经历准备、试上、讨论、再上的过程。这给教师和所教班级学生都带来很多负担;其次,试上太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导致学生反感;最后,课堂是灵动的,生成的,过多的预设流程会让教师陷入程序化中,一旦课堂不在其预设之内,便无计可施。

策略:首先,备课以学生为主体。评优课不只是在乎表面上的过程流畅,更注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课堂流程,在教学中不断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让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而不是走形式,走过场。其次,片断试上,点到为止。试上前,教师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课堂流程图,再根据关键点,片断试上,目的是检查设计效果。作为评优课参赛教师,应将功夫花在平时,有了平时的积淀,就不需要反复在课前试上来让自己熟练流程。最后,尝试录像试讲,有利于改进教案。在教师充分备好课后,可用摄像机把一堂课或教学片断实录下来,随后通过团队共同观看回放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达到减少试上次数,提高效率的作用。

三、过度表现自我

案例:在有些评优课的比赛中,会看到教师精彩的动作演示,精湛的技能表现,激情的讲解示范。而课堂中的学生却跟不上教师的节奏,遇到困惑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和指导。教师沉浸在自我展示中,学生沦为教师的“道具”。一堂课下来,教师光芒四射,学生却收获不多。

分析:评优课的目的是评选“教的好”的教师,而不是“演的好”的教师。过度的自我表现,让教师忽略了课堂的主人—学生。这样的评优课,教师上课的目的不是为了教授学生多少知识技能,而是为了博评委一赞。违背了评优课的初衷。

策略:

首先,深刻领会课标精神。新课程告诉我们,体育课堂是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我们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就要在理念上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在思想上树立“学生第一”的思想,在行动上不断实践感悟。

其次,功夫花在学生身上。很多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技能储备很有把握,希望在比赛中一展身手,但“评优课”不是“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要多研究学生,多研究教法,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如: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思考如何进行重难点的教学,采用什么样的组织队形合理,什么教学手段有效等等。最后,优化评比细则。真正的评优课,必须使具体操作和评比细则更优化,减少“程序化”“表演性”课堂,更能够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如:在评比前要体现层层选拔的机制,让基层教师有参与的机会;在评比中要体现为常规教学服务的原则,让听课教师学完就能用;在评比后设置评课环节,让大家带着收获回去。

四、过度使用器材

案例:一位教师荣幸地参与省级评优课比赛,所在区域领导十分重视,为了体现课堂的华丽,不远千里运来一系列高价体育器材。还专门配备几位教师在课前帮助组装,放置。课上,学生们都被五颜六色新奇的器材吸引,忽视了教师的讲授;而教师为了让学生配合器材的设置,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未能很好达成。

分析:试问,在常规体育课上,能每天使用、搬运、放置这样“高大上”的体育器材吗?评优课做为基层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优质课,应该对常规课起到引领、指导作用。而脱离常规课教学实际,为评优课打造的“专属器材”却让很多教师“望而却步”。体育器材作为体育课的必要辅助,要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合理运用,便于教学。

策略:首先,器材的使用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目前的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校,体育设备还不健全,如何自制器材,减少成本,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应该是体育教师追求的。比如环保再利用:废旧篮球,轮胎,羽毛球的再利用;自制简易器材:矿泉水瓶做保龄球、纸箱做跨栏架等。其次,器材种类和数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定。器材使用要根据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场地情况科学合理使用,不能贪多、贪全。尽可能一物多用,如,在“接力跑”教学中,在准备部分接力棒可以用来做棒操,素质练习部分还可以用棒摆图形跳格子。最后,器材的运用要因人而异。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能等合理配备器材,如初学跳高,可用皮筋代替;初学投掷实心球,可用纸球代替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器材的使用还要注重安全性。体育教师要经常检查器材,关注使用情况,教会学生使用,保障学生的安全。

五、过度关注名次

案例:一位年轻教师有幸代表学校参与区域评优课,他自认为能力有限,拿不到好名次,委婉向学校领导提出放弃比赛。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参与评优课,并不只是为了‘评优’,更在于学习他人长处,诊断自身教学问题,以利于自我成长。”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通过积极准备,全程学习,专家点评,这位年轻教师虽然没有拿到理想的名次,却激发了他的教学灵感和智慧。这些收获激励着他在体育教学道路上不断进取。

分析:由于评优课获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评定有一定作用,很多教师为了“评优”来参赛,急功近利,平时课堂一个样,比赛一个样。并没有将评优课好的做法放到常规课中,这样的参赛者,就违背了评优课比赛的理念和初衷。就像那位校长说的那样,评优课并不只为“评优”,而是一个不同教学风格展示的交流平台,在交流中大家共同提高,促进学科发展。

策略:首先,青年教师要端正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着眼于自身专业长远发展,而不该着眼于能获几等奖。在比赛过程中,青年教师应着眼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科内涵的积淀、教学风格的形成。其次,青年教师要善于吸纳,取长补短。每一节评优课,参与老师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超乎平常的准备。作为听课教师,要认真聆听专家点评,参与研讨;作为参赛者,更要通过专家点评及时、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和课堂上的成败得失。抱着学习的态度,研究的意识,才能不断吸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后,青年教师要练好基本功,上好常态课。教学不能仅有代表作,更要靠我们平时每天的常态课。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常态课是基础,评优课是常态课的提炼。体育教师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立足于常态课, 放眼于评优课。

[1]万荣庆.厚积才能薄发——观全国评优课获奖青年教师常态课的几点感想[J].中国教师,2009,01.

[2]田芳,齐喜春.评优课试讲方法探究 [J].河北教育,2000,6.

[3]徐香.把脉“评优课”[J].教书育人,2008,8.

猜你喜欢
器材青年教师比赛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