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价格信得过景区”榜单

2015-12-05 13:37穆子
中华魂 2015年9期
关键词:红榜浅议国家旅游局

文/穆子

浅议“价格信得过景区”榜单

文/穆子

旅游日到来前夕,国家旅游局在官方网站上发了个“全国价格信得过景区承诺名单”,1801家景区上榜。这个榜单漏洞多多,立即引起“骗人把戏在玩谁?”“为何令人信不过”的广泛质疑。发起者一看势头不对,连忙解释说,“这份名单无评比和排行意义”。(新华网5月29日)

这个玩笑开大了。既不是“评比”出来的,又不具“排行”意义,何以在官网上冠以“价格信得过”头衔?

今年3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创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的通知》,收到函的单位可自愿报名参加。这次上榜的1801家,都是报名单位。把报名单位在网上一公布,便让人产生了“信得过”的错觉。就连新华社也被绕进去了,5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上说,“国家旅游局5月25日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1801家榜上有名”。可见“信得过”蒙骗了多少人的眼睛。发起者却摆出一副无奈无辜的样子说“本来是好事,没解释清楚”,“价格信得过不是对这个景区过去的评价认定,旅游局没有对报名的景区进行筛选,只要报名就会上榜。”这里至少有三处漏洞,一是“自己没弄清楚”,为何草率上官网? 明明是报名单位,何以弄成了评定态势?二是何谓“价格信得过”?这个概念明明是个“过去时”,是个很确定的溢美概念,怎么说成“不是对这个景区过去的评价认定” ? “未来时”的活动,怎么好跟“过去时”的定论混为一谈,是自摆乌龙,还是故意误导?三是报名就上榜,为何不进行筛选?国家旅游局官网是什么概念?是国内旅游业评介的最权威声音,不经过一番筛选、调查、考核, 就随便发声,不问阿猫阿狗,都来混个脸熟,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导向? 如果再有“给钱就上榜、钱多便靠前”的交易,那就更离谱了。

一份所谓“信得过”名单,带来“信不过”的质疑,这怪不得别人,还得从旅游业自身找原因。首先是旅游生态的“逆向行驶”。景区、景点越来越多,而“价格信得过”的、让人快乐一游的却越来越少,园中园、票中票,大门套小门,大票套小票,门票贵、住房餐饮贵、服务质量差,已成一些景区的通病。据中国社科院《中国5A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报告,全国186家5A景区,门票均价112元,部分超过300元,占我国居民月收入比远远高于国外的景区。其次是上榜名单的自相矛盾。在1801家“信得过”景区中,至少有7家上过旅游部门的“黑名单”,有的是上个月才上黑榜,这个月又上红榜,“洗白”速度堪比光速,是黑榜搞错了,还是红榜走眼了?如此自相矛盾,让人信谁?在1801家中有不少还是免费景区,既然“免费”,何来“价格”?如此草就上网的榜单,能够取信于谁?

一份自摆乌龙的“信得过”名单,爆出那么多“信不过”的问题,显然是公权力的公信力出了纰漏。构建公权力的公信力,需要执权者的责任如山、作风严谨和精细运作,容不得半点的草率和马虎。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为这份自摆乌龙的榜单负责? 要求和希望有诚信的游客,首先要有诚信的景区;创建“信得过”的景区,首先要有“信得过”的主管。信不过的主管能搞得出信得过价格?

信得过信不过,老百姓心中最有数。

猜你喜欢
红榜浅议国家旅游局
捐款
浅议某型电连接器尾附与防波套的端接
当代诗词“入史”问题浅议
诗学“三命题”浅议
2015过亿影片小红榜这些电影榜上有名
“五一”假期中短途旅游需求旺盛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月榜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