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排球选项课运用“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

2015-12-05 09:37乔庆伟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上海20008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排球选项

□ 乔庆伟(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 上海 200081)

高中排球选项课运用“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

□ 乔庆伟(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上海200081)

赏识教育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尊重、理解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在高中排球选项课中开展赏识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排球专项技能和排球兴趣的提高均有显著成效。

高中男生排球选修课赏识教育

1、问题的提出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赏识,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观,以尊重、对话、宽容为宗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赏识学生,不仅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更能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使其学习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为了发挥“赏识教育”绩效,笔者在高中排球选项教学中进行了“赏识教育”的实验,既是旨在了解其对排球选项课教学氛围、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又欲从高中排球选项课中探索出一条“赏识教育”的新径。

2、研究概况

2.1、研究时间

20013年9月——2014年7月

2.2、研究对象

实验组: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2015届1—3班排球选项课男生42人。对照组:2015届4—6班排球选项课男生41人。

2.3、研究方法

2.3.1、文献法:查阅了近年来相关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赞赏教育方面的理论文献资料。

2.3.2、问卷法:对研究进行了有关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回收率92%。

2.3.3、实验法:实验组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进行排球选项课教学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2.3.4、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实施“赏识教育”的原则

3.1、“寓爱于教”原则

所谓“寓爱于教”就是要求教师从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度出发,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爱架起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以往体育课中不乏这样的场景:教师艰难地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学中也存有强制、训斥和鄙视的现象,师生关系疏远、紧张,本来应是充满愉快和成功体验的体育活动却是单调乏味。自从“赏识教育”走进课堂,一切有了明显的改观:教师用宽容和赏识去肯定和赞扬学生、激励学生;学生用自信和愉快去呼应教师的教学指导。师生交流多了,师生情感深了。在这种充满生命力、人情味的教学中,不但师生情感得以升华,而且学生学习的热情、信心与勇气倍增。

3.2、“捕捉优点”原则

“捕捉优点”即是教师不仅要用敏锐的目光去关注和赏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且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动实践中的优良行为和学生在运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用“显微镜”去捕捉学生的优点,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加以激励与引导,使之成为其学习的内驱力。

4、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4.1、巧用赞赏法

4.1.1、语言赞赏法。体育课中用赞美的语言,激励的语言,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消除学生完成动作的畏难情绪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手段。课上笔者适时地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语言的赞美与激励。如“你的垫球动作真漂亮(优美),让人赏心悦目”、“你完成得真好,老师为你骄傲”、“真棒,你的动作越来越接近标准了”、“坚持到底,我们为你喝彩”等等。充满鼓动性的言语大大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能。

4.1.2、体态赞赏法。体态赞赏法是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对学生的肯定。课中笔者常用的是拇指赞赏法。每当任何一位学生完成一个较有难度的动作,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练习时,我都会在学生面前竖起大拇指,受到表扬的学生此时真的很神气。其次,我们还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激动的鼓掌、亲切的抚摩等来表示对学生的认可和欣赏。赞赏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学生们练习更起劲,动作更优美,同时赞赏不仅仅是教师给予学生的,通过体育教学,也让学生学会赏识别人。

4.2、巧设“赏识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他指出:“自尊需要一旦受挫,就将使人产生自卑、软弱、无能等等感觉,使人失去信心,无所作为。只有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最旺盛的创造力,实现自我,获得成功。”排球课中,笔者积极营造“赏识体验”的学习环境,充分运用赞赏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及时体验到“赏识教育”的优越性,促使学生在赏识中强化自我认同感,树立信心,形成“我能行”的心理意识。

5、实验结果分析

5.1、有关体能比较与分析

身体素质(50m跑和立定跳远)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规定的办法进行测定和成绩评定。在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从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样本平均差异显著性的T检验表明,实验后两班有显著差异,见表1,表明该实验对学生的体能发展起到了有效作用。

表1 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5.2、有关技能比较与分析

排球选项课中实施“赏识教育”对学生相关技能的提高有着有效的影响。“赏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实验证明,根据排球选项教材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水平和个性差异进行“赏识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而且对学生学习专项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形成和提高起着推进作用,结果见表2、表3。

表2是实验后两组学生“垫球准确性”的测量与统计结果。测量设计规定:1分钟内,两人一组,相距3米,连续来回垫球(球不得落地),每对垫一次得4分,限定最高次数为25次(其为满分成绩)。

表3是实验后两组学生“传球准确性”的测量与统计结果。测量设计规定:1分钟内,两人一组,相距3米,连续来回传球(球不得落地),每对传一次得4分,限定最高次数为25次(其为满分成绩)。

表2 实验后两组学生排球(垫球)成绩比较

表3 实验后两组学生排球(传球)成绩比较

5.3、排球兴趣培养比较与分析

在排球选项课中实施“赏识教育”对学生体育兴趣尤其对排球兴趣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赏识教育”中,笔者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学生在这种能充分展示其才华和个性的教学中,实现了个人价值。

为了了解“赏识教育”对学生心理作用的影响,在实验后笔者做了排球兴趣培养状况调查表,见表4。将调查结果以5分制形式统计并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P=0.043<0.05具有显著差异,从而证明了“赏识教育”在引发学生体育动机,培养排球兴趣方面具有其明显的作用。

表4 实验后两组学生排球兴趣培养状况

表5 实验后两组学生排球兴趣培养状况比较

6、结论和建议

6.1、结论

6.1.1、实验结果表明,一年来有计划地在排球选项课中实施“赏识教育”,学生在身体机能、专项技术和体育审美上,均有显著收效,证实了“赏识教育”原则、策略等研究实施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6.1.2、“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成绩和健身能力的提高。

6.1.3、进行“赏识教育”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只有教师具有了热爱学生、关怀学生的拳拳之心,着力构建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赏识教育”的效果才能凸现。

6.2、建议

实施结果显示:“赏识教育”对挖掘学生体育潜能、提高排球选项课效果的作用是显著的,但我们还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赏识”与“批评”是教育的两翼,我们不能一味盲目地肯定,对学生的“赏识”要因人而异,适时适度。同时,“赏识教育”尚在探索时期,在体育教学中仍需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显示出教育的巨大效能。

[1]袁建萍.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5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排球选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