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12-05 03:43宗传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7期
关键词:默会知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宗传玉

摘要: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是基于工作本位的学习。现代学徒制是在改革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本文从默会知识理论的角度,探讨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研究其实施的主要框架内容。

关键词:默会知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02-02

默会知识理论是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的。默会知识又称缄默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波兰尼认为,“一种无法详细言传的技艺不能通过规定流传下去,因为这样的规定并不存在,它只能通过师傅教徒弟这样的示范方式流传下去”。技能作为知识的一种,有一定的不可言传性,单靠规则或理论讲述、技术条规是无法掌握的,靠的就是师父带徒弟的方法来传授。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本质是基于工作本位的学习,是学生可以直接获取亲身实践的学习方式,这正是默会知识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最佳应用。学徒制模式在中世纪欧洲手工业中普遍存在,通过学徒制的传承模式,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手工艺人。工业革命以后,随着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多数国家的学徒制被学校教育所取代,逐渐退居幕后。之后,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引起举世关注,再度引发人们对学徒制的热情和期待。英国和澳大利亚均在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发展出带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和新学徒制,堪称职教改革史上成功的典范。

一、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提出来的,最早在英国政府颁布的《现代学徒制计划》中出现,目的是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通过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为支撑,创新教育模式,创建考评体系,对学生(学徒)进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育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二、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实施形式,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2010年,江西新余出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希望将新余建成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示范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先行区,到目前,新余试点取得很好的经验。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中提到要发展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等各种灵活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此外,教育部也出台一系列措施,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模式改革、试点。种种迹象表明,现代学徒制模式已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引起重视。

我国动画制作早期就已经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动漫人才,创作大量的精品。动漫强国美国和日本的动画人才培养也开始融入学徒制模式,通过师傅手把手指导、面对面点拨徒弟的形式,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动画制作团队,出品享誉全球的动画作品。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尽管满足企业对人才“量”的需求,但却很大程度上失去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整体质量偏低和同质化的现象,出现企业招不到可用之才但动漫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动漫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利于创新能力、个性化思维的培养,利于将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发挥双主体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缓解供需不匹配的现状。

三、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内容

1.基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要重视技能培养,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融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思维。因此,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动漫设计和制作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动漫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漫制作、动漫创意、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可持续发展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动漫设计与制作、科技应用动漫创意及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从事动漫行业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结合作及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等。实现培养动漫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很关键,因为课程体系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课程门类的排列顺序决定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因此,动漫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内容应融入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要体现职业能力的提升,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相互结合和交叉,其中实践课程占据重要地位。经过学校和行业专家的共同讨论,通过对各岗位基本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如知识和专业技能),按照职业能力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如表1。

3.基于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建设。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校内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两位指导教师之间既有协作也有分工,校内指导教师注重理论指导,校外指导教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学习内容,提高综合素质。导师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关系到学徒制的实施是否成功。高职动漫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既强调动手能力,也强调职业素养。而校外导师的言传身教有利于默会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跟校外导师学到技能知识,也能学到职业道德及处理问题、沟通表达的能力。双导师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依托校企合作企业,由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协议,进行导师的选拔和聘任。明确校外导师的培养责任,进行考核和管理,避免流于形式。校外导师指导学生时,可安排校内导师跟随学生一起学习,一方面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校内外导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双导师制不仅可以为师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拓宽空间,也能帮助培训师资,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

4.“三位一体”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核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既重视过程评价,也重视结果评价,以第三方评价(社会评价)为主,专业考试将比赛获奖、考级考证、参与真实生产项目融入课程考核中,取得的奖项、考出的有关职业资格证及参与公司动画作品制作可计算一定的分值。通过创设学生作品展示和各项评优活动平台,组织各类技能竞赛,开展技艺能手、优秀动画设计师等的评比,激励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不断追求。

四、结束语

目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职教育采取现代学徒制模式已经取得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只要努力解决学校、企业等面临的具体问题,现代学徒制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高职动漫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符合专业特点,有利于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深化高职动漫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动漫行业发展。

猜你喜欢
默会知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的实践分析
职业默会知识学习与课堂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