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肉用型母牛规模饲养技术

2015-12-06 12:47尹郁荪江西省吉安市老科协农业分会赖贻奎董闽鲜江西省吉安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肉用产房母牛

文│尹郁荪(江西省吉安市老科协农业分会)赖贻奎 董闽鲜(江西省吉安市畜牧兽医局)

农区肉用型母牛规模饲养技术

文│尹郁荪(江西省吉安市老科协农业分会)赖贻奎 董闽鲜(江西省吉安市畜牧兽医局)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区,牛的繁殖主要依靠役用母牛。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役用牛饲养量大幅度下降,新生小牛也日益减少。与此同时,专业化、规模化肉牛生产快速发展,肉牛市场上架子牛供不应求、价格猛涨,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母牛的规模化养殖问题已摆在广大肉牛生产者面前。然而,规模化母牛饲养与传统的母牛散养毕竟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应农区实际的技术。本文针对江西省具体情况,结合笔者下乡为养牛户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肉用型母牛栏舍的建筑和设计

1.母牛舍以单列式为宜。栏舍坐北朝南,采用半开放式。东、西、北三面墙体高至屋檐。北面墙开通风窗,窗户总面积与栏舍面积按1∶(10~15)设计。如采用开放式必须增设卷帘式挡风设备。东、西墙对应工作走廊各开一个进出门,分别为喂料进口和粪污出口。牛舍内分成若干小间,面积按平均每头5~6平方米、每间8~10头安排。小间与运动场可以自由通行。牛舍地面以三合土(即用黄土、沙、石灰按5∶3∶2的比例混合均匀平铺夯实)最好,砖铺其次,隔热水泥再次,水泥最差。

2.母牛舍应设户外运动场。面积按舍内面积的3~5倍设计。运动场也与舍内小间对应用围栏隔成小间。围栏采用水泥桩,净高1.2~1.5米,桩间安3~4道横杆。运动场地面不铺水泥,但应有一定的坡度,有利排水。运动场上及四周种白杨等落叶乔木树,供夏季牛遮阴。

3.母牛场应根据饲养量建配套的产房。产房的载畜量可按总生产母牛数的六分之一计算。保证每头母牛产犊后能在其中呆1.5~2个月。产房地面以三合土为好。生产母牛采用拴养方式,牛床按长1.8米、宽1.5米、床尾加1.2米的粪道设计。产房也要设计户外运动场,要求同母牛舍。

4.母牛场应有保定架,用铁管焊接而成。保定架有4~6根柱子,长1.5米、宽0.6~0.7米,埋入地下0.4~0.5米,左、右、前三边的立柱用两道横杆连成门字形,剩下的一面安活动横杆,保定架地面浇上水泥。

二、肉用型母牛的选择

1.品种的选择。目前江西省肉用型种母牛多用西门塔尔与本地黄母牛的杂交一代或二代。其父本可在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皮埃蒙特、南德文中任选一种。这两年我国有些民营企业也引进和培育了不少肉牛新品种,有些反映也不错。配种方法以人工授精为好,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从肉用公牛中选1~2头非常好的进行本交。

2.选配原则。在同一个品种内进行个体选择时最好了解一下待选牛的上一代情况,如没法做到这点则主要依靠个体的体型外貌来选择。一要看毛色,西杂母牛为黄白花,一般来说白花越多越好。其次看体型,杂交牛体型比本地牛高大,背平直宽,头大额宽,颈短粗,四肢粗直。再看母性特征,从侧面看呈契形、前窄后宽,从后面看骨盆宽,从上面看髋关节之间宽。乳房发育良好,四个乳头匀称。同品种母牛比公牛显得清秀。

三、肉用型母牛日粮的调配

1.每天每头营养需要量。见表1。表中后备母牛为体重300千克、日增重1千克;妊娠母牛为体重350千克、怀胎6个月;哺乳母牛为体重350千克、喂一头犊牛。如母牛的体重、增重、怀孕时间、喂养犊牛头数等任何一项有变化,则表中相应数据也要重新计算。因此,规模牛场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学会计算日粮配方。

2.肉用型母牛的日粮组合。知道了母牛的营养需要,接下来就是用所能收购到的各种饲料原料来满足其需要,母牛日粮配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必须要有青料。青料应占日粮干物质的60%~70%,但在怀孕后期这个比例可降到40%~50%。

表1 肉用型母牛营养需要量

二是也要有精料。适当饲喂精料,后备母牛每天要喂1.5~2千克,怀孕后期应加大精料喂量,哺乳期要喂3~4千克。一般从产后第3~5天开始加料,20天左右达到这个标准,断奶前一个月开始减精料。

三是最好要有辅料。辅料指酒糟、豆渣一类的食品加工副产品,它们不但价格低,营养也较好,而且适口性也好,应尽可能收集到,这是任何一个规模牛场都应考虑的问题。一般每天每头可喂5~7千克。这类饲料含水分多,易变质,要趁新鲜喂。

四是还要有粗料。粗料指各种农作物秸秆,为牛提供必需的粗纤维。

3.选择饲料原料的方法。牛的日粮应尽可能由多种原料组成,但究竟选哪几种要根据营养、价格、来源等方面综合考虑,来源要有保证、适口性要好、容积不能太大。其中营养和价格是第一位综合考虑指标。

四、肉用型母牛的饲养管理

要保证母牛的正常繁殖功能,不能采用育肥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母牛充分的户外运动。

生产母牛体格要求结实、健壮,不能太肥。母牛过肥不但发情、受胎率低,而且产犊时体力不足易发生难产。因此,只要条件许可,母牛最好到运动场活动,后备母牛和怀孕前期母牛最好采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模式。

2.生产母牛必须采用人性化管理。饲养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牛进行一些检查、处理,为了不让牛对人产生恐惧心理,饲养员应多与牛接触,如刷毛、挠痒、按摩等,让牛对人产生亲近感。

3.适时配种,提高繁殖率。饲养母牛要建立母牛档案,记录母牛生产情况,初配最好在1.5岁后。在配种后一个发情周期时应跟踪观察是否再次发情,一般配种后连续两个发情周期没有发情表现即可认为该母牛已受孕。减少母牛非繁殖饲养天数是提高母牛场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

4.怀孕期管理。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应激,防止发生流产。

5.母牛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母牛分娩前后各一个月是整个生产周期的关键,必须高度注意,否则前功尽弃。一是根据膘情调整饲料喂量,肥减痩加;二是注意观察母牛的表现,有异常及时处理;三是停止放牧,改为舍饲,一般预产期前7天转至产房饲养。

6.围产期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后各一星期称为围产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保母牛顺产和犊牛存活。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产前3~5天开始减料,减的幅度在20%~30%,分娩的当天基本上不喂料,只用少量麦麸和水调成稀糊状并加点盐饲喂。

二是产前3天开始每天1次用温水擦洗乳房并轻轻按摩数分钟,这个办法可刺激乳房泌奶。

三是做好接生工作。要做好饲养工作必须知道有关母牛分娩的一些基本常识。

四是初生牛犊的护理。小牛一般在4~5月龄断奶,也可根据小牛对草料的采食量来决定断奶时间,当小牛每天能吃到2.5~3千克干物质就可以考虑断奶。断奶有利于提高母牛利用率,小牛早期断奶应提前诱食,使肠胃能得到锻炼,促进消化系统发育。

五是产后母牛的护理。母牛产后要注意保暖,让它安静地在舍内休息,一星期后天气好可放它到运动场活动,母牛产后20~30天就可以离开产房回母牛舍了。母牛产后尽可能喂给易消化的饲料,哺乳期母牛的日粮应比平常多一倍,要慢慢地增加,一般到20天达到最大量。产后母牛加料不但是保证小牛吃奶的需要,更是帮助母牛恢复体况的需要。

五、肉用型母牛的疫病防治

育肥牛易患的病种母牛也可能会发生,但繁殖系统的疾病却是母牛独有的,而且是养母牛的一道难关。

1.母牛不孕症。母牛不孕症的原因有多种,要分析病因对症下药。如果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和繁殖技术不对而造成,前者应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来纠正,后者又有两种原因。一是发情鉴定不准确导致输精时间不对,应要求饲养员掌握母牛发情的表现、并注意观察及时配种;二是输精员技术有误或精子质量太差,这方面应要求输精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输精。母牛连续两个发情周期未表现发情症状应用药物干预。

2.难产。造成母牛难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母牛怀孕期间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母牛体况太好或太差,以至于分娩时母牛体力不够无法产出。二是胎儿过大,无法通过产道。三是胎位不正阻碍胎儿产出。前两种情况关键是按母牛饲养标准提供日粮,保证母牛充分运动。后一种情况主要运用手术助产,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难度,最好请专业人员处理。

3.胎衣不下。母牛产犊后12小时内会自己排出胎衣,如24小时内仍未排出应视为胎衣不下,应人工处理。常用的办法是肌内注射催产素100单位。使用催产药后胎衣仍然未下,要使用清宫药进行子宫内冲洗,冲洗液排出后往子宫内注入抗菌素液50~100毫升。

4.产后无奶。母牛产后无奶或少奶在头胎母牛中比较多见。除因妊娠期饲养管理不良外,母牛本身的泌乳性能差也是重要原因,也会因其他疾病引发如产后感染导致无奶或少奶。发生这种情况民间会用一些土办法如磨豆浆煮熟或用酒酿和温水冲泡喂母牛,也可用中药催奶。

猜你喜欢
肉用产房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国内外驴品种的肉用指数评价与聚类分析研究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