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2015-12-08 08:03李红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滴虫性滴虫硝唑

李红芹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李红芹

目的 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2年 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奥硝唑组与甲硝唑组,各30例,分别使用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奥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甲硝唑组的70.0%,且镜检结果表明奥硝唑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中滴虫数明显低于甲硝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分泌液中的IL-2、IL-8、IL-13水平均明显降低,奥硝唑组患者治疗后的IL-8及IL-13水平的变化值均明显高于甲硝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滴虫性阴道炎;奥硝唑;细胞因子

滴虫性阴道炎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疾病,主要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目前临床上将硝基咪唑类药物作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首选。但研究指出,随着滴虫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提高,疗效逐渐降低。奥硝唑作为一类新型的硝基咪唑类药物,因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作用及抗滴虫繁殖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发现细胞因子与生殖道感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滴虫性阴道炎的分泌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本研究就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奥硝唑组与甲硝唑组,各30例。奥硝唑组患者年龄23~54岁,平均(36.7±2.5)岁,病程1~5年,平均(2.9±0.5)年;甲硝唑组患者年龄25~52岁,平均(39.3±2.8)岁,病程2~6年,平均(3.2±0.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奥硝唑组患者口服奥硝唑(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0874)500 mg,2次/d;甲硝唑组患者口服甲硝唑(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1189)500 mg,2次/d。两组患者疗程为7 d。

1.3 观察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液内的IL-2、IL-8及IL-13变化水平进行检测;取两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用瑞特或姬姆萨染色,在显微镜镜下观察虫体数。

1.4 疗效判定 显效:脓性或泡沫状白带消失,无外阴或阴道充血,镜检未发现滴虫;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镜检可见滴虫丧失活力或明显减少;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好转迹象,镜检仍可见活力滴虫。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及虫体数比较 奥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3.3%,明显高于甲硝唑组的 70.0%;镜检结果显示,奥硝唑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中滴虫为2.7×106个,明显低于甲硝唑组的 3.3×106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IL-2、IL-8及IL-13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分泌液中的IL-2、IL-8、IL-13水平均明显降低,奥硝唑组患者治疗后的IL-8及IL-13水平变化值均明显高于甲硝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2水平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甲硝唑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液中IL-2、IL-8及IL-13水平变化比较(pg/ml,±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液中IL-2、IL-8及IL-13水平变化比较(pg/ml,±s)

组别 例数 IL-2 IL-8 IL-13甲硝唑组 30治疗前 9.2±0.2 7.5±0.3 37.2±1.2治疗后 7.4±0.4 2.8±0.3 26.4±0.9奥硝唑组 30治疗前 9.4±0.4 7.7±0.3 36.8±2.4治疗后 7.3±0.3 1.9±0.2 22.3±0.8

3 讨论

滴虫性阴道炎易出现细菌感染,诱发盆腔炎甚至不孕不育,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威胁,可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1]。奥硝唑为第3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药物,因其作用时间较长,临床疗效明显,已得到广泛应用[2]。曾有研究指出,单独使用奥硝唑或联合其他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均具有明显疗效,应用价值较高[3]。

阴道局部黏膜常在微生物及病毒侵染时被激活,通过启动机体炎性反应中的级联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使淋巴细胞与多种非淋巴细胞产生炎性介质,此时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IL-2、IL-8及IL-13的水平均上升,可引起尿频、尿痛及外阴瘙痒等症状[4]。

IL-2是由活化的 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明显加强单核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其在机体内的水平变化可充分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5]。而IL-8作为一类具有代表性的趋化因子,可通过级联反应,有效促进中性粒细胞产生更多的 IL-8及其他细胞因子,同时可有效激活中性粒细胞,使其完成脱颗粒作用,从而促进中性粒细胞逐渐向感染部分迁移并聚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局部炎性反应[6]。而IL-13是一类由活化的Th2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使促炎性因子的分泌水平下调,起到对淋巴 B细胞增殖及分化的诱导作用,从而有效促进 B细胞分泌免疫蛋白,完成介导体液免疫的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奥硝唑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硝唑组,奥硝唑组患者在治疗后阴道毛滴虫检出率较奥硝唑组明显降低;奥硝唑组患者治疗后IL-8及IL-13水平变化值明显高于甲硝唑组。表明奥硝唑相比于甲硝唑,在一定条件下可增加临床疗效,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1] 胡君兰.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4):134-135.

[2] 陶梦漪.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8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0):62-63.

[3] 卢玲.奥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3):106-107.

[4] 孙莉.奥硝唑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分析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4):32-33.

[5] 孙玉凤,廖秦平,刘朝晖,等.滴虫性阴道炎引导局部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变化[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5):106-107.

[6] 郑晓燕.奥硝唑联合甲硝唑栓治疗复发性滴虫性阴道炎4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1):100-101.

[7] 潘晓.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7):152-153.

R711.31

A

1673-5846(2015)08-0077-02

广饶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东营 257300

猜你喜欢
滴虫性滴虫硝唑
双唑泰泡腾片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9611例孕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结果分析
滴虫性阴道炎的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滴虫性阴道炎的选择用药
兽药中非法添加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查方法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肺部蠊缨滴虫感染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头孢地尼与奥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