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2015-12-08 20:29蒋同军马广强张雪然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23期
关键词:电力通信研究方法可靠性

蒋同军+马广强+张雪然

摘 要: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固、高效的基础,还是电力企业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因此,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就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对电力通信系统运行中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方法,为今后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通信;可靠性;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159

0 引言

在现代电力系统的整体构架里,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已经密不可分, 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通信系统可靠运行的支撑。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可靠程度将成为影响现代电力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实现安全运行、平稳调度和综合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概述

1.1 电力通信系统

电力通信系统是随着数字信息化社会现状的产生出现的,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智能化、信息化,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的有力的后盾,因此,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力通信系统是应用在电力系统当中的数字信息传输,通过通信系统的构建,实现通信中各个传输链路的信息传输与信息交换,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实现人机之间的最高速率交换。

1.2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

电力通信系统是应用在电力系统当中的,满足电力系统的生产、供电等方面的通信系统体系。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对于通信网络维系电力正常运行的保障,是在实际运行当中对于电力系统的通信需求的提供方式。电力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基础,所以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影响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电力通信的过程比较复杂和开放,其中影响可靠性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从网络的角度来看可以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所谓的外部因素就是指通信设备和相关的网络环境,外部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其中的可控制因素就是指通信设备的外围环境,像是温度、防震、湿度、防尘等因素;不可控制因素就是指通信设备周边的突发外部情况,像是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和人为原因等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受到了通信技术的冲击。随着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加强了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大量使用,从而使得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虽然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网络的运行速度和管理维修的效率,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产生了积极的效用,但是相应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也会提升网络的复杂程度。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拓展,一定会给网络的维修和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问题,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3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单一系统可靠性具有明确的定义,并且有准确的数学模型,但是电力通信网包含了传输网、交换网、数据网和管理网等各种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子网之间的关系复杂,网络设备多种多样,同时由于用户分布的不确定性,网络拓扑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因此在研究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问题时,需要从整体和宏观去把握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电力通信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系统的通信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对电力通信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时应当遵循自顶向下、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采用逐层分析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3.1 细化研究对象,明确研究问题

电力通信网包含了多种网络,每一种网络都可能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操作要求、不同的维护等级以及承载不同的通信数据,这些因素必然使得各个子网具有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因此在对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进行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还需要对各个子网进行进一步的可靠性分析。我们可以将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研究问题归结为:人为或环境因素造成破坏的发生原因和规律、如何保证电力通信网的运行质量、如何提高网络在异常情况下的自愈能力。

3.2 建立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

通过上述对可靠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到各种相应的评价指标,这是完成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关键环节,根据被评价目标可靠性影响因素的不同,需要将评价指标进行重要度的划分,也就是为各个评价指标确定权重,首先完成各个单一评价指标的评估,得到电力通信系统的相对可靠性,然后按照权重值将各个评价指标综合起来,得到综合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3.3 收集相关数据,得出评价结果

以上步骤都是理论分析的过程,在确立了上述分析方法之后,在实际的可靠性评估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实测数据来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这些数据包括:网络运行数据和故障报告、运营商发布的统计数据,以及通信设备厂家提供的产品手册等,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避免出现由于网络随机问题导致的研究数据不准确、小样本、基本信息缺失等问题。将这些实际的系统数据代入到评价指标计算中,从而完成对目标的定量描述,得到全面准确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4 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管理

提高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水平就要做好实地考察,将电力系统通信问题提到通信管理部门,故障的规律研究以及故障的排查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可靠性水平在运行中不断提高,有必要要求通信系统对可靠性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可靠性反馈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可靠性管理体系,并定期对网络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

5 结束语

电力通信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能够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还能够保证企业的市场化要求。我们应当从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针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业务特点,对其进行分层、分类的深入研究,从而实现电力通信系统高效可靠的运行。对于我国的电力通信工作来说,还有着很艰巨的任务,对于如何完善电力网络的通信方向,还要进行不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DL /T 861 - 2004.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S].2004.

[2]张学渊.通信网可靠性及其在中国的研究[J].系统工程,1998, 16(02):70-71.

[3]高会生.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力通信研究方法可靠性
新时期下5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探析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电力通信设备的电源管理和运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