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教学缺陷和改革初探

2015-12-09 21:34王渊,李丹,张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通讯作者:张明,教授。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教学缺陷和改革初探

王渊A,李丹B,张明A

(西安交通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A.医学影像科;B.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 西安710061)

摘要:成人继续教育是医学影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广大的基层医师提供再次接受影像学新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的机会。结合自身在成人教育学院的带教经历,分析目前继续教育存在的缺陷,探索成人继续教育的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影像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精选教学内容,引入比较影像学教学方式,促进影像、临床、基础医学的融会贯通,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教学手段,并适当引入PBL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成人继续教育;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15-04-29

作者简介:王渊(1980-),男(汉族),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颅神经病变的影像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DOI:10.13555/j.cnki.c.m.e.2015.05.049

Defects and Preliminary Reform of Medical Image Teach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Adults

WANG Yuan1, LI Dan2, ZHANG Ming1

(1.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2.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adul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image teaching, which can offer a good opportunity for grass-roots doctors to absorb new radiological knowledge and serve the clinical care better. Combin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school,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explored the reform measur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 which includes paying more attentions to the foundation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medical imaging, introducing comparative imaging analysis,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radiology, clinic, and fundamental medicine. Meanwhile, the teachers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multi-media element and online education, as well as employ new teaching approaches such as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n order that a good teach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active class atmosphere and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adults; teaching reform

作为现代生物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学影像学在各大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影像医学的迅猛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从传统的形态学诊断,发展为形态、功能、代谢等多模态影像技术联合诊断,从二维、静态的观察,发展为三维、动态的分析,从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发展为定量诊断,从单一诊断发展为诊断治疗一体化。随着诊断领域的拓宽和诊断模式及理念的转变,医学影像学由传统的“辅助检查项目”转变为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诊疗手段,成为各专业临床医师需要兼备的基本功[1]。成人继续教育的对象大多为基层非影像专业医师,这对医学影像学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带教教师而言,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既保证这些基层医师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培养缜密的影像诊断思维能力,又要对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和理念有所了解,是目前成人医学影像学教学面临的难题。

1 医学影像学教学在成人继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1.1基础课程设置不足

在教学内容上,医学影像专业通常需要学习《断层解剖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等与影像学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像学基础知识储备,包括与断层解剖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主要用途、注意事项、优缺点及合理选择等,这对后续各器官、各系统的X线、CT、MRI等影像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做了重要的铺垫。但临床医学专业的成人继续教育并未开设上述课程,仅在《医学影像学》的总论和各章节的起始部分做一简单介绍,并在教学大纲中设定为了解内容,所以教师和学生对这些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导致对影像诊断方面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1.2课时安排较少且不合理

成人继续教育学生的医学影像学理论课为34课时,实习课为20课时,其中理论课和实践课均为大课,1次4学时。与此相比,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和8年制的影像学理论课和实践课为40-50课时,每次上课时间缩短到2学时,这种1次相对较短的授课时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吸收。对于成教院的学生来说,在总课时较短,每次上课时间偏长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集中掌握X线、CT、MRI等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种检查技术的要点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比较困难的。

1.3对实习课程重视不够

通常情况下,临床医学5年制学生的影像理论课与实习课之比为1∶1,实习课会在小教室或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每名教师辅导20人左右的读片与答疑解惑。但在成人继续教育学生的医学影像学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时与实习课时之比约为3∶2,实习课在大教室内对所有学生同时进行,每名教师辅导90-100人的影像学实践教学,带教教师大多重复理论课上的内容,难以做到与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实习效果不理想。

1.4学习积极性不高

临床医学专业成人继续教育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内、外、妇、儿等专业的工作,影像诊断只是其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对影像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部分教师在带教中总是照本宣科,与临床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导致学生对影像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下降。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实习课在培养学生的影像诊断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上是理论课所不能替代的,阅片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扎实的影像理论知识,更需要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诊断。成人继续教育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可能是由于带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花费太多时间强调书本上的某些条目,而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来提高诊断水平,解决临床问题。

2 医学影像学教学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改革初探

2.1加强影像学与相关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

医学影像学虽然以阅片和做出影像诊断为主要工作内容,但与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和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扎实的解剖学功底是学好人体正常影像表现的基础,病理学是识别异常影像征象的关键,熟练掌握正常的影像学表现是识别异常征象的必备条件。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成人继续教育学生的解剖学课程仅开设《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病理学》课时也很有限。由于缺乏《断层解剖学》的学习和病理解剖知识的储备,学生在学习CT和MRI断面图像时非常吃力,即使发现明显病变也无法与专业基础知识联系起来,难以做出合理的诊断。因此,带教教师在介绍某一器官或系统的基本病变和常见疾病之前,应当简单介绍该部位重要层面的断面解剖知识,并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只有对正常的影像学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发现和分析病变,不至于将正常的解剖结构误认为是病变结构[2],同时在上课时学生也会带着问题听讲,有利于互动教学的开展。由于病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图像展示时常会出现“同病异征”和“异病同征”,这时需要教师充分联系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将病理学表现与影像学征象进行对照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疾病的各种影像学表现,从而做出合理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2.2密切结合临床,引入比较影像学

近10年来,影像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内容丰富,知识庞杂,少见病例的图像数量都以几何倍数增长。与此对比,成人继续教育的影像学课时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对现行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精简和淘汰部分陈旧、过时的影像学知识和检查技术,重点讲述常用的、主流的影像检查方法和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例如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以往以支气管造影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类型。但支气管造影检查患者的痛苦较大,而且存在碘过敏等并发症的风险,国内外已基本淘汰。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的第7版《医学影像学》教科书也已删去支气管造影的内容,增加了常用的薄层高分辨CT对于该病诊断的要点和优势。因此,代课教师也应对课件进行部分调整,以适应当前临床工作的需要。同时,应在教学中引入比较影像学。由于成人继续教育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成为临床医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常会遇到怀疑患者患有某种疾病,如何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既能提高检出率,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例如对于胆囊结石的诊断,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会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CT是一种高端检查手段,对于结石的检出会有较大的优势,其实传统的B超才是胆囊结石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3]。这就需要让学生对各种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多种影像学联合教学体系,通过实际病例建立全方位的影像思维模式,使学生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范围,以便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具体病患时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更加经济有效地解决临床问题[4]。

2.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的生动性

图像资料是影像医学的教学基础,传统的板书和胶片观片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影像学的教学需求,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载体相结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已成为影像医学的主流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促进了授课的连贯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讲授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直观、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调动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例如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讲述,通过文字和口述难以表达哪种穿刺路径的选择才算合理,切割取材的具体步骤是怎样进行的。通过动画和录制的视频资料,能够生动地展示避开胸壁大血管和叶间裂的进针方式,以及切割组织完成取材的全过程。这将促进学生对肺穿刺术的认识和思考,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2.4改革影像教学方法,引入互联网教学模式

随着影像医学教学的发展,带教教师已从板书教学变革到投影仪、再到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PACS系统应运而生,它可将各种医学影像数据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下来,当需要时通过一定的授权可迅速调回使用。PACS在提高影像科工作效率和诊断质量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学的新型教学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6]。但由于西部大多数医院还没有与教学区实现PACS的无缝对接,加之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人数较多,无法在医院影像科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实习,此时网络教学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于网上教学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内外许多影像学会、知名高校、研究所以及大型医疗器械公司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影像学教学网站。这些网站上的影像学资料丰富且各具特色,其病例资料大多病史详细,影像学检查全面,除了常规的图片资料,常常配有动画和视频,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7]。对学习完的内容,其后常备有一些小测试,以检验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外,网络教学还可弥补继续教育课时不足的缺陷,并能通过各种网上通讯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5适当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

传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大多为“讲座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学课件给学生灌输需要掌握的内容。由于临床医学专业成人继续教育学生已完成了最基本的影像医学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像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完全采用LBL教学模式无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和大家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适当引入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合理引导,综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B超、X线、CT、MRI等影像图像,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更有利于激发成教院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影像学表现从而做出合理诊断的能力[8]。但PBL教学对影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带教教师不但需要掌握本学科各亚专业的内容,同时还需通晓相关学科的知识要点,具备综合思维能力,并控制好讨论的时间和主线,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力争让学生掌握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随着各种影像设备的更新和先进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医学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对于非影像专业的继续教育学生而言,在专业基础知识相对欠缺的情形下提高影像学思维能力、从而解决临床问题实属不易。对成人继续教育中的影像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大家所学的影像学知识尽可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对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研的几点建议
医学影像学检查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
对比剂肾病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