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传承中创新

2015-12-09 08:35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村镇城镇化农民

文|本刊编辑部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传承中创新

文|本刊编辑部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挖掘、保护和发扬这些宝贵的财富,突出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传承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两年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一句“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发人们无尽感慨。今天,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份乡愁情结。在全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深入人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城镇化率不断刷新的同时,一系列复杂的难题也随之而来,且越来越不容忽视,像传统村舍的不断消失、地区特色文化的失落、城镇建设“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破坏等等,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和质量,也无形中摧毁着那股浓浓的、珍贵的“乡愁”情怀。

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挑战

如果从国家现代化的角度看,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意义深远。但是,城镇化建设,应当要保留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守住人们熟悉的自然风貌,让居住其间的居民自然的、真正地完成由“村民”到“市民”的蜕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焦燕这样说道。

村镇发展的环境问题着实让人担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村镇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有序城镇化,他指出,有序城镇化的关键在于拉力和推力的均衡,也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有序地、自然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个过程必须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是一个健康有序的转化过程。当前,农业的经营化、农村的空心化、农民的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与素质下降等问题并存。因此,讨论城镇化和农村问题时,既要关注农村劳动力过剩,还要关注务农劳动力的短缺。

其次是村镇公共设施短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人口多、分布散、经济实力薄弱,快速增加的生产生活污水和废弃物超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能力。公共财政长期忽视对农村的投入,造成村庄公共设施只能因陋就简,对道路、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欠账严重,农村人居环境面貌落后。

再次是生态环境退化。我国单位农田使用的农药比发达

国家多出30%~50%,化肥使用量高出1倍,直接导致了我国许多省份的出口农产品遇到了国际绿色壁垒的限制。同时,有机肥的使用量逐年减少,再加上不适当的垦殖、耕作和灌溉模式等等,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和水体污染加剧。除了环境的污染,在农副产品生态环节中出现了法规和道德方面的管理问题,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四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曲线可以看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差距的喇叭口越来越大。

五是耕地和水资源短缺。近年来,中央一直强调要确保农副产品供应,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稀缺的程度很高。地理环境迫使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才能顺利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六是农居安全存在隐患。农村民居抗震能力低,安全隐患突出。此外,一些地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每年在台风、山洪、河洪等灾害中损毁的房屋主要是农房;各地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简陋破烂,无力修缮或建新房;一些地区还有不少泥草房、土坯房等危旧住房,亟需改造;有的农民住房选址不安全,结构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我国村镇建设中还存在着村镇建设规划滞后的问题。如江西省余干县国土资源局董结亮表示,农村建房多依势、傍路而建,有的干脆就在自己自留地上建房,缺乏科学规划。还有几千年来的老传统,旧风俗,在农村还相当程度的存在,在部分人心中还根深蒂固。导致所建房屋纵横交错,参差不齐,高低不一,道路不畅通,下水困难,污水横流,村庄布局紊乱,纠纷繁多,线路乱增,柴火乱堆,人畜混乱,留下安全隐患,墙面装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因此,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村镇建设还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措施,各类村镇的职能和目标定位不清,发展重点不突出,存在着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小而全的局面。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制约,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规划和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发展事业相对落后。规划管理存在着薄弱地带和环节,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失控现象。

探索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生态村镇的建设不仅应停留在农村环境的改善上,还应系统研究在当前背景下农业与农村采用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适说,“生态农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中国实现新一轮城乡一体化的长远发展的问题。”

如果我们想在根本上解决生态村镇建设的问题,就必须同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这样的生态村镇的建设才能获得成功。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同时在教育中要避免单纯的说服教育,多从农民的切身利益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入手。从实践中看,各地成功的生态村镇建设都直接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如安徽黄山的宏村和浙江武义县的郭洞村,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了当地旅游等产业,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生态和发展共赢的新路子。

两会代表魏绪洪建议,不鼓励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过分照搬照用城市模式,但应支持城乡服务产业衔接,以产业一体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建议鼓励各企业将产业链和服务范围延伸至农村,支持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农村各项事业的投资与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根据农村布局特点和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发展有农村特色的各项设施建设。

我们当前进行的生态村镇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改善农村的现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增强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

“政府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物品的服务,以此来推动生态村镇的建设。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村镇的建设中必须让制度先行。生态村镇的建设是一个长久的系统的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建设中不能急于求成,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在制度层面给予

保证。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往往以牺牲农村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经济发展,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生态村镇建设的经济政策,让城市反哺农村,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郑适这样说道。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话题实施引爆公众心理的底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实用技术的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坚持适用技术推广,加大对于农村环保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研究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是很长一段时期我们不能放松的任务,中国乡村规划研究院李昌平这样指出,他说,应尽可能的采用小规模、微动力等与农村原生态循环链相符合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能源供应方式,不能盲目地追求规模,应力求符合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特点。同时在建设生态村镇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原生态和多样性,发挥当地村民的智慧,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向农民提供多一些的设计和施工图方案,让农民自主选择,这样会增加农民在建设生态村镇中的自主性与参与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因此在建设生态村镇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郑适说。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欧盟和日韩,农村与城市景观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非常注重生态的原生态性,成为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生态村镇建设中,走出一条适合于农村发展的道路。做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不失掉农村原生态的良好生态环境。

为了统筹城乡建设发展,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我们要以“让乡村变成宜居之地”为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乡统筹、集约高效、低碳生态、和谐幸福的城乡建设发展道路,两会代表谭福清建议,借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改善居住环境,让乡村变成宜居之地,推动乡村旅游,增强城乡居民之间的流动。两会代表魏绪洪这样表示,不能将城市的建设思维强加于农村,要从尊重农村城镇化规律入手,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资产化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城乡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各项事业都必须按照当地农村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推开,要遵循城乡差别化发展,以此推动特色生态村镇发展,而不能超越实际贪大求全。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猜你喜欢
村镇城镇化农民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