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医学模式下医学院校健康社会学通识课的设置

2015-12-09 21:12常海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通识课全人医学院校

常海燕

摘要:本文从中国实践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现实困境出发,剖析了在当前医学院校开设健康社会学通识课的必要性,健康社会学与其他医学人文学课程群的整合以及如何设置健康社会学课程必备内容等问题。最后明确提出健康社会学的教育本质及其与健康促进模式转变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院校;健康社会学;通识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082-02

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当今医学模式要从单一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相互结合的“全人照顾”模式转变,但时至今日,这一转变在我国仍相对薄弱。我国当前的医疗问题牵涉着更多社会人文层面的内容,如何有效解决“全人”医学模式中“社会”的问题,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而在提供准医疗人才的医学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中添加健康社会学课程不失为一个低投入、高收效的先导性方法。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措施。

一、开设健康社会学通识课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医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医疗卫生服务也因此在整个社会福利体系与社会政策框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社会性结构因素的重要议题。社会对于“医学技术神话”的信仰与追逐和医学权力结构的扩张导致“过度医疗化”以及“社会医学化”,导致健康模式从原来的个体生物性向社会集体性转变。进入21世纪后,医疗与人文越来越脱节的技术至上主义的医学在西方社会遭到日益严重的批判。同时,“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也正式提出了要培养五星级医生的要求,现代的医生应该是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及组织的管理者。这五种角色要求,使我们看到要做一个好医生并不容易,不仅要懂得医术,更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因此,从世界医学发展的要求上,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然而,在我国当前转型期的医学教育以及医疗政策中,各级医疗相关部门尚未充分、理性评估从原有的以医生—患者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全人照顾”的新医疗模式的观念转变。医生、患者、医疗机构、卫生政策部门都需要认识到当代社会的医疗越來越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技术的投入问题,而是一个嵌入到社会政治文化结构中的复杂难题,需要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来解决。但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这一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一种隐形状态,例如限于师资等种种原因医学院校仍未能把人文社会的教育上升到和社会需要相匹配的高度,大多还是作为选修课程;相关卫生医疗机构也没有关注医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缺乏把医疗人文修养纳入到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医学院校亟需加强人文教育培养,通过医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尽量符合新的社会医疗需求,成为既具备熟练医学技术又有社会关怀与人文修养的医务工作者。

二、健康社会学课程设置的必备内容

健康社会学是用社会学观点,从群体的角度探讨与个人相关的健康现象的一门学科。它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个人与群体健康的作用以及相关政策和社会变迁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最经典的议题包括以下几大方面:社会群体相关变量如性别、年龄、种族与社会阶层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与文化权力是建构个人对疾病的认知与就医行为的;医生与患者互动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与行为基础;当代多样性医疗专业建构和组织的市场运作及技术风险等。鉴于上述原因和医学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自身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拟本课程删繁就要开设三个单元:

1.健康社会学导论,主要讲述此领域的兴起,回顾人类疾病的演变并解释生物、心理与社会结合的“整体主义”健康新定义,以及研究健康与医疗议题的必要性;

2.健康与疾病之社会根源,集中探讨社会结构与文化是如何影响个人的健康与病痛的。这一部分着重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阶层、文化信仰等内容造成的医疗认知差异化与健康的不平等。特别是医学权力如何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被“医学化”以及医学问题社会化,前者如网络成瘾、儿童多动症、肥胖、酗酒等日常生活事件越来越被纳入到医学领域来解决,而后者如2003年全国自上而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SARS”防范的应急措施等。

3.结合目前中国“医疗改革”的现实以及医患矛盾的突出,认识到医学化的“引擎”已经发生了从以医生为单一动力源到以医生、大型制药公司、生物技术革新和各种消费者组织等多元化动力合力推动的转变。在面对准医生职业时,对自身从业的境遇有充分的认识,并能估量到医疗的复杂社会性,降低医生自身在医疗过程中的“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内容尽管是专门针对高等学校医学专业而设置的健康社会学课程基本内容,但各个学校仍然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围绕当前医疗社会的热点问题与难题进行修整。此外,随着社会学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其分支学科不断发展,在不断廓清健康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持续拓展医疗卫生社会化思考的广阔视野及其综合性特点。因此,健康社会学通识课程是一个随着社会医疗发展而有机变化的机动性课程,需要增强其“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弱化“照本宣科”的僵化理论讲述方式。

健康社会学通识课程在本质上属于从准医生培养的源头方面推进医疗卫生模式转变的重要一级,它不仅为培养医生的伦理素养与理性认识医疗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提供了思想基础;而且对处在“医改”困境中的中国医疗卫生部门如何制定新型的医疗卫生制度和框架也是有益的参照。简而言之,它是社会整体层面转变健康观念认知的起跑点,为相关人士和部门探索医疗健康新问题开启了更多层次的可能性与复杂性,走出单一医学化的模式限制。如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单纯依赖医生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彻底解决患者的病疼,生活方式与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控制疾病更积极的作用体现在重新规范个人的生活方式及改善生活环境上;那么如何传播并转化人们对疾病的这种认知,搭建医患双方理性沟通的桥梁就需要社会医疗机构具备这种健康认知能力与策略。

三、健康社会学与医学人文学课程群的整合

医学院校要通过课程模块的设置发挥医学专业教育缺失社会人文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开设一两门选修课就能“药到病除”,而要有一个多学科比例分配合理的医学人文学科课程群。既做到从哲学、历史、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人文社科角度展开全方位人文教育,还要求以“医学临床问题”为中心整合各课程内容,所以最好能够统一规范医学人文课程群,确保各学科教学内容互相之间不重复、不浪费。如何确定医学人文学的核心课程群是目前医学人文学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一些医学院校的课程情况,大致出现了下列一些课程:医学伦理学、医学史、中医与传统文化、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和医学法学等。而实际上,由国家规定的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仅有医学伦理学一门,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课程大多为选修,是依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整体性规划,课程的变动性大,因此许多课程的教学和师资质量难以保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医学权力、医学传播、医学后殖民化等主题的研究从多维度审视医疗卫生与其他学科的跨专业整体认识,可以作为专题讲座的形式纳入医学人文课程群。但这些学科的研究却由于缺乏和医学专业之间的交流,更难以很好的进入到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去。

鉴于上述情况,可以先整合一些相对成熟的课程如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学课程群的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一些能够适应现代多元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题研究性课程如疾病文化史、医学与政治、医学传播学等;此外,还可以在临床实习阶段,设置一些适应性强、门类丰富的灵活课程组织形式,如由老师、学生等参与的解剖感受课堂活动,模拟医患互动内容的演讲与口才活动等,摆脱“僵化”的课堂模式,把人本思想更好地渗透到医疗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最后,健康社會与其他医学人文学课程之间协同创新,围绕“医学与人文”的核心目标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互相补充、融合,逐渐发展成为系统整合式课程体系。

当然,在医学院校构建医学人文学课程群、开设健康社会学课程,只是推动当前中国社会健康模式转变进程中一个环节,就学校教育自身来说,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医学专业院校人文社科类师资力量的缺乏、医学与其他社科类专业跨学科的沟通、医学人文课程的灵活性教学模式的探索等等;从健康社会学的社会视野来看,更需要学校教育、卫生政策、医疗机构等多重社会力量长期协同创新、积极促进,才能使得全社会真正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转变健康生存的新观念。

参考文献:

[1]韩俊红.21世纪与医学化社会的来临——解读彼得·康拉德《社会的医学化》[J].社会学研究,2011,(3).

[2]王志杰,李振兴,张悦.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5(1).

[3][美]威廉·考克汉姆.医学社会学[M].高永平,杨渤彦,译.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2001,8(8).

[5]潘宇,陈俊国.西方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9,(11).

[6]陈晨.医学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

猜你喜欢
通识课全人医学院校
健体教育显特色润泽身心育全人
——记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州大道小学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整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旨归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我所体验的全人教育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