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入产出看衢州市科研发展绩效

2015-12-10 08:13翁莹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规上主导产业衢州市

翁莹

(衢州市统计局,浙江衢州 324003)

从投入产出看衢州市科研发展绩效

翁莹

(衢州市统计局,浙江衢州 324003)

科技创新是衢州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介绍衢州市二经普到三经普期间,规上工业企业科研发展情况,进行绩效分析,提出重视行业创新驱动,加强企业可持续研发能力;重视平台搭建,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成果转化,加强高端技术领域培育力度等建议。

创新驱动;科研投入产出;绩效分析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是加快衢州工业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内外制约因素、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一、衢州市规上工业科研发展状况

(一)从投入角度看

1.经费投入高速增长,投入强度明显提高

2013年衢州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2.41亿元,比2008年2.51亿元增长394.4%,年均增速37.7%,年均增幅高于全省17.6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0.8%,是2008年0.33%的2.4倍,与全省的差距从0.36个百分点降至0.3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衢州市的主导产业在研发经费投入绝对值上也是规上工业的主力军,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表现突出,投入强度达2.83%。

2.科研人员投入与含量成倍提高

2013年衢州市规上工业企业中参与科技活动的人数为9301人,比2008年增长52.5%,年均增速8.8%。其中R&D人员6104人,比2008年增长239.1%,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达65.6%,该比重比2008年29.5%提高36.1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从22个百分点缩小到2.9个百分点。企业办科研机构是科技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平台。2013年衢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人员数4262人,比2008年增长109.3%。

3.企业科研活动参与度提高

2013年衢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226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22.5%,比2008年的16.6%增长5.9个百分点。与全省相比,差距从5.5个百分点缩小到4.9个百分点。科技项目数741个,比2008年增长59.7%;年均增幅9.8%,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企业办科研机构156个,比2008年增长85.7%,年均增幅13.2%,高于全省5.7个百分点。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占比15.5%,比2008年提高8个百分点。

(二)、从产出角度看

1.新产品产值翻番,产值率小幅提高。2008-2013年,衢州市新产品产值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新产品产值达271.93亿元,是2008年112.68亿元的2.4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9.3%,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18.8%,比2008年15.2%提高3.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运输设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最高达43.2%。

2.高端技术领域有所进步。2008-2013年,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均有所进步,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其进步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衢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1.27亿元,比2008年增长81.6%,年均增幅1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36.3%,比2008年32.9%提高3.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产值81.29亿元,比2008年增长144.8%,年均增幅19.6%,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比2008年提高1.1个百分点,而全省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未有明显提高,可见衢州市高技术领域发展取得一定进步。

3.企业重视创新成果保护,有效发明专利快速增长。2013年,衢州市专利申请数1074件,比2008年增长229.4%,年均增幅为26.9%,年均增幅比全省高9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96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7.6%,比全省占比高8.1个百分点。到2013年为止,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432件,比2008年增长345.4%。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省的比重为2.9%,比2008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科研投入与产出绩效分析

1.主导产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强度匹配度不高。五大主导产业中除了非金属矿业外其他四个行业的研发经费投入都比大部分行业多,其中化工和机械业均超过1亿元。但从投入强度看,五大主导产业中超过1%的仅有机械和化工业,其余三个行业比其他不少行业还低。同时,通信设备制造业、皮革制品业及医药业投入强度更为突出(表1)。

表1 按照R&D经费投入大小排列的主要行业

续表

2.主导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率匹配度不高。五大主导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均超过10亿元,位于各行业前列。但从新产品产值率来看,主导产业中超过25%的只有机械和黑色金属业。新产品产值低于主导产业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业的新产品产值率却高于主导产业,可见主导产业的创新产出并未有突出表现(见表2)。一些行业内龙头企业如巨化、元立、开山等新产品产值或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对主导产业的创新产出有一定消极影响。

表2 按新产品产值大小排序的主要行业新产品产值情况

3.科研投入与产出总体匹配,利于经济效益提高。从上文看,总体上科研投入强度大的行业,其新产品产值率也较高,说明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再看行业科研投入对于其经济效益的影响,2008年到2013年,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在0.5个百分点以上的7个行业中,其利润总额增长一倍以上的有4个行业。0.5个百分点以下的行业中,利润总额增长一倍以上的行业有1个(见表3)。可见,总体上来说科研投入强度提高有利于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

表3 2008-2013年衢州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和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三、科研创新面临的问题

1.持续研发能力不强,项目质量有待提高。2013年衢州市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41家上年有科研项目但在当年未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企业,分别比2012年增加2家和19家。同时,衢州市工业主要产业的附加值不高,其再次进行科研创新的含量不高,投入产出效益也受到影响。

2.企业内部科研平台和科技活动人员队伍建设缓慢。2013年衢州市有企业办科技机构的企业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15.5%,与全省的差距从2008年的2.3个百分点扩大到2013年的5.4个百分点。科技队伍建设缓慢,2013年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年均增幅8.8%,比全省低0.7个百分点。

3.高端技术领域发展缓慢,创新产出被全省拉开距离。2013年衢州高新技术企业有75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7.5%,比全省低5.5个百分点。高技术企业40家,比2008年减少23家。2008-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2.7%,低于全省4.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全省的差距从1.3个百分点扩大到6.4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1.重视行业创新驱动,加强企业可持续研发能力。着力发挥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引导传统产业在工业经济从粗放型向节能环保型转变的过程中寻找绿色发展、高端工艺的研发热点,如氟硅钴新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材、智能化数控装备、高端医学设备、绿色生态造纸等研发创新,从而逐步带动整个行业优化升级。

2.重视平台搭建,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快衢州海创园、“千人计划”创业园、中关村产业园、绿色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大人才交流平台的建设进度。二是引导科研基础较好的高新技术或战略新型企业做大做强原有自办研发机构。鼓励有研发项目却无机构的企业建立本单位的科研小基地。

3.重视成果转化,加强高端技术领域培育力度。组织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大重点项目研究,加快孵化器、中试基地、高端技术领域特色的产业化基地。强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并且将政策宣传到位。引导企业重视对专利的运用,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公开表彰及奖励。

(责任编辑:施越霞)

猜你喜欢
规上主导产业衢州市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浅析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培育模型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