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转化“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2015-12-12 09:37秦桦绯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方法与技巧沟通后进生

秦桦绯

摘 要 “后进生”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在与同事们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从关注学生心理入手,把沟通作为转化“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关键词 后进生 沟通 方法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01-02

“后进生”是学校和班级中的弱势群体,虽然人数不多,但对于面向全体的公平教育、对于“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理念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尊贵。而要促进后进生的转变,必须标本兼治,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入手,注重疏导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认为,加强沟通对于转化后进生是一条重要途径。如何实现有效沟通呢?

一、与家长沟通,得到理解与配合

1.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共同分析孩子出现状况的原因。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去了解,才能找到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准确制定转化方案。

2.汇报孩子在校情况,获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老师只有让家长了解了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才能相互配合达到较好的转化效果。所以,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很有必要,而且要本着“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让家长对孩子满怀希望,然后给家长委婉提出几点转化建议。

二、与科任老师沟通,商讨转化策略

1.向科任老师提供“后进生”信息。家访完毕后,就得给各科任教师逐个提供“后进生”的详实信息,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在家表现、课堂表现、家长联系方式、身体情况等,让他们尽快熟悉“后进生”,便于在课堂上教学、辅导。

2.与科任老师共同探讨转化策略。课余时间,多与科任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其它课程的课堂表现,虚心请教科任老师对这类学生的转化意见,交流自己的转化策略,达成共识。

3.邀请科任老师参与班级活动。活动中能看到孩子能力提升,能找到学生闪光点。所以,作为班主任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给予孩子肯定的机会,活动中要尽量邀请科任老师参加,让“后进生”知道他们的点滴进步每位老师都在关注。

三、与“后进生”沟通,找回温暖与自信

1.转换角色,爱心交谈。家长常说:“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学生也常说:“师爱就是公平”,足可见家长和学生对我们抱有多么大的期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不妨试着成为这些“后进生”的父母、手足、知己,将他们当子女、当弟妹、当朋友,与他们共同生活、学习,共叙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困惑,学习困难。去年,我班有一个男生上课从不听讲,作业经常乱涂乱画,下课大喊大叫,有时还恶意伤害同学。家访后,我得知他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娇惯,形成了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学习、生活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一次,在美术课上他将铅笔扎进了同学的耳朵里,我借此次机会和他的爷爷沟通后,让他陪同受伤的孩子去医院看病,并让他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交医药费。事后,我找他谈话:“医生取铅笔芯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说:“钳子和笔芯上有好多血,同学哇哇大哭,医生还说耳膜长不好就要再动手术,需要很多钱……”我接着说:“如果受伤的是你,你疼吗,怕吗?”他知错的看着我,半天才说:“我以后不再弄伤别人了”,事后他主动认错,我也在班上借机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所以,班主任是学生行为教育的引导者。要想学生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于你,就得以心换心,以得到学生的信赖。因此,班主任要利用条件,选择适当的时机与学生沟通,交换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巧妙地分析他们的不足或失败,使他们充满自信心和上进心。

2.树立典型,融入集体。“上帝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它为你打开一扇窗的同时,必定会为你关掉另一扇窗。”“后进生”跟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很多优点,只是由于平时他们缺点暴露太多,还经常被我们无形放大,不经意间优点就被我们忽视了。在工作中我们要留心观察,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树立典型。比如:某同学尊敬老师,帮助他人,拾金不昧,作业工整,爱好看书等,我们可在班上的闪亮之星墙上,给他们评为“阅读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才艺之星”“进步之星”等。

四、与“优等生”沟通,寻求团队的力量

1.调换座位,改变环境。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经常在课外看见这样一种现象:“优等生”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后进生”经常凑在一起玩耍、做坏事。因此我采纳班干意见:改变“后进生”的活动环境。比如:将“优等生”和“后进生”搭配分成活动小组、将“后进生”之间的座位隔开。

2.降低学习要求。班干部们讨论后得出结论:没有不想当首长的士兵,同样,没有不想当优秀生的学生。学生都想学好,都想上进,“后进生”因为平时学习成绩就差,当然会有厌学情绪、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让他们在适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信心、尊严,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我顿时茅塞顿开,对他们的课堂要求进行了调整,比如:对后进生布置作业可以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循序渐进;智力特差的只要求他们完成简单的题,让他们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课堂提问也应该有一定的层次,可以将一些基础性的简单的问题抛给后进生,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答对题后再多给他们一些关注的眼神和鼓励的语言。我想,只有降低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我们才会一直牵着那根风筝线让他飞。

3.建立“优帮差”学习对子。在班里找几个学习优秀又乐于助人的孩子,与“后进生”结成学习对子,开展对子PK活动,将平时表现以组为单位,以红旗形式一月一评比,促进学生对子自觉进步。这样一来,后进生不仅感受到除了老师的关爱,还有同学的不离不弃。同时在“优帮差”学习活动中,优等生也提高了学习能力、处理事情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由此可见,沟通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一剂良药。对症下药,顽症就会一治即愈。

课题名称:《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课题编号:37 ZH15037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方法与技巧沟通后进生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积极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