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2015-12-12 10:42宋秀枝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孙女行为习惯蔬菜

宋秀枝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57-02

学前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中最重要且最复杂的工作,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伴随而且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但是学龄前儿童缺乏自我判断理解能力、自理能力、自我评价意识等,这样就增添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在此,我想谈谈我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点滴发现与感悟。

一、合理选择夸奖时机

曾在一节语言课上听过这样一段对话:教师在叙述中提到了“哥哥”一词,突然一个女孩插话道:“老师,老师,我有七个哥哥!”老师随即回答:“嗯,你真不错!”说完,老师又继续上课。我顿生疑惑:“‘你真不错是什么不错?是有七个哥哥‘不错,还是幼儿敢于表达‘不错?或者是其它的?”仔细分析,更觉不解:“老师的这一句‘你真不错用得恰当吗?这样的夸奖需要吗?”

现在,流行这样一种教育观念: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是要夸奖的,而且夸奖的确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但夸奖要看对象,要针对实际,同时要注重夸奖的实效性。幼儿年龄偏小,尚缺乏自信心,同时缺乏自我评价能力。试问,这个幼儿能判断出老师是对自己哪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夸奖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仔细分析该幼儿当时的心理,很大程度是想向老师、向小朋友炫耀,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说通俗一点,她“出风头”的嫌疑很大。同时,她在老师说话过程中插话,这本身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教师应及时帮助,教育让其改正,否则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坏习惯——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不善于倾听。由此看来,这样的夸奖还能要吗?

诚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声鼓励,一句表扬,能产生很大的效应,让他们拥有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断积累,会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然而,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正确的方法应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则批评,要以表扬、肯定为主,批评为辅。

二、积极面对孩子的进食困难

在幼儿园,老师们因为幼儿的进餐想过很多办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此列举一二。

很多幼儿不吃绿色的蔬菜,吃饭时总能看见桌上堆积着很多一口也没吃的蔬菜,胆小的幼儿挑出来扔在椅子下,以免老师看见。为此,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科学课《蔬菜有营养》,用实物和挂图调动幼儿直观感受能力,让幼儿认识多种蔬菜;自编了一个故事,让幼儿明白蔬菜有哪些营养,认识到多吃蔬菜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好处等。幼儿在精彩的课堂上学到了科学知识,而且很多幼儿在后来进餐时改掉了以往的坏习惯,有个别幼儿竟然当起了“小老师”,“小说客”,劝说不爱吃蔬菜的人多吃蔬菜。

为了调动幼儿进餐的兴趣,老师引导他们对饭菜进行观察:请小朋友们看看今天的菜有几种?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请你们跟碗离近一点,用鼻子闻一闻,香不香?……幼儿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多种感观,在不断的发现中体验成功:看,我挺不错的,知道的东西还不少哩!幼儿会因此拥有一份愉悦的心情,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进餐?有时,个别幼儿进餐表现好,老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比如,在额头上贴一朵小红花),这样对所有的幼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幼儿的模仿能力、好胜心及表现欲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表现好的幼儿所起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朵红花能帮助解决一个难题,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对于孩子的进食困难,是能够想出很多切实有效的办法的。即使在家里,家长也能想到好办法,比如:和孩子比赛进餐,把吃饭变成一项游戏,不断改变食物的品种、形状,改变餐具等等。

三、教师与家长携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镜头一:

早晨8点,家长送幼儿入园。一位妈妈送可爱的儿子入园。儿子自个儿去插晨检牌,妈妈跟着进了教室,提了一把椅子放在儿子平时坐的地方。

这位妈妈连续几天均是如此。

镜头二:

下午5点,幼儿离园。一位爷爷来接孙女,走到走廊外侧的台阶处,从兜里掏出一瓶酸奶给孙女。

经过多次观察,这位爷爷来接孙女时,总是带着这样那样的东西。

爷爷奶奶疼爱孙子,爸爸妈妈关心子女,天经地义,是能够理解的。但是,细分析,往往他们的好心会起反作用:孙女知道爷爷会带着东西来接自己,在幼儿园吃晚饭时就会吃得少,甚至不吃,从而形成不好的进食习惯;儿子会因为妈妈的代劳而不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会养成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很多孩子的言行举止是被成人给惯出来的,给宠坏的。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还依赖于家长的配合。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要能产生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必须有赖于双方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一是教师发现这些现象后要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从幼儿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力求形成教育目标的统一;二是家长与教师从育儿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磋商,想出好点子、精点子,共同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三是家长应克服溺爱孩子的不良心态,不要担心苦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终身发展的基础。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孙女行为习惯蔬菜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奇怪的蔬菜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蔬菜
孙女送我生日礼物
孙女带我看车展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