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12-12 10:58荣忠国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标本德育科学

荣忠国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77-02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环节。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的教育,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克服困难、锐意创新的良好思想品德。因此,在常态教学活动中努力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小学科学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常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及采用方法展示如下:

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三方面德育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挖掘教材内容,揭示“知识点”和“德育点”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例如,讲授《蚕变了新模样》一课时,在学生明确生物知识的同时,我还向他们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利用蚕丝制成丝绸最早的国家。公元前2世纪,我国的蚕丝和利用蚕丝制成的丝绸就开始运往西亚和欧洲各国。建立了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丝绸之路,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这一发明创造举措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开创了先例。在讲《磁铁》《造一张纸》《声音》等课时,向学生说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都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有的发明早于世界其它国家几千年。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能够做到使学生晓之有物、情有所动,达到具体、形象、生动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自然观

充分利用小学科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进行科学自然观的启蒙教育。通过教学有关水、空气、动物、植物、地球和宇宙等知识,让学生感知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通过指导学生做各种观察记录,使学生领悟到世界中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着,并且变化是有条件的,使学生对浅显的唯物辩证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电能》时,通过电可以转换成声、光、热、磁、动力等,启示学生物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质是不灭的。讲《原来是相互关联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内容时,向学生揭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观察与实验,为学生营造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德育环境。要抓住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形成科学求实的学风。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很多的观察或实验,由于受到非本质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产生误解。因此,应特别注意教育学生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学科学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收到课堂教学难以收到的教育效果。为此,我在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开展自然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同时,结合我县和本校情况,侧重开展观看采集制作标本、制作学具、实地考察三方面的活动,从中融入德育。具体呈现为:

(一)观看、采集、制作本地的动、植物标本

观看、采集、制作本地的动、植物标本,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了解家乡。如:我每年都会带领学生到县城的《丰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参观。丰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被列为“河北省第三批科普教育基地”,馆内分古植物类、古鱼类、古两栖爬行哺乳类、古鸟类和古昆虫类等5个部分20余门类。在这个化石馆中,学生可以看到“华美金凤鸟”、蝌蚪化石等珍稀化石标本,近千件无价之宝。至于制作动植物标本,我是依春、夏、秋三个季节特点要求学生来完成的。阳春来临,进行多种野花采摘做标本;盛夏时节,采集、制作蝴蝶、各色小鱼儿、蝌蚪到青蛙的不同生长阶段等动物标本;深秋一到,漫山遍野、层林尽染,这是收集制作各种树叶标本的最佳时机。

(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学具

开展这种活动是为了增强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用易拉罐、胶管、废旧贺卡等物品自制水车;木片、食品箱等物品制作房屋等等。这些制作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激情,更增强了他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进行实地考察

借助“燕山大峡谷”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凸显其有力的课外资源能量,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家乡,立志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我校坐落在燕山大峡谷深处,孩子们出生并成长在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象信手拈来,但对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峡谷地貌特征和景观价值却知之甚少。因此我借助有利的地理优势,总是带领学生到峡谷景地进行考察。让孩子了解它的地貌成因、山石树水等自然景观特征,还有现在的集医疗、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方位开发及美好前景等等。学生在明确了家乡的历史与发展后,自豪之情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学中的教育因素,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及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德育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标本德育科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