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

2015-12-12 11:12赵秋来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研究性中职方法

赵秋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94-02

所谓研究性学习(project learning),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国际教育机构倡导的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模式。我通过对这一教育新理念的学习和认识,在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研究性教学的应用

(一)教学方法设计得成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老师要认真计划教学方案。比如,在教案中加入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加入生动的多媒体插件。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兴趣,一举多得。

(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主要依靠课堂教学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性学习则打破了这种教育方法,老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体,学生将会更多地在自主学习中、实践中、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这种教育方法展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了主导。针对教学大纲,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学期内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老师在其中只是起了一个指引人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自己学习。

(三)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

以分层教学为例,中职学生的文化底子参差不齐,特别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智力等全面了解,对学生分层次教学。学生分层工作完成后,学生所在的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激起学生的求胜欲望,激励学生向高层次发展。没有固定的教育方法,研究性教学也只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依靠课堂,同时又为教学服务。尽管现在的中职生的发展不如大学生,但是我们相信,只要选对正确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使中职生的发展越来越好。

(四)改变学习观念,实现主动性学习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不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与自己无关。这种认识大大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因此,研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改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时代正是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时代,转变学习观念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中专计算机专业教育是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就要求中职学校拥有相关的课题。想真正地做好研究性学习,就必须采用与学生专业符合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离开了全体学生这个层面,研究性学习就完全背离了它的初衷。所以,要让研究性学习避免“贵族化”,走向“平民化”,就得重研究过程,而淡化研究成果。

(二)应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无论是学习任务的提出、学习过程的计划、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甚至是学习结果的构想,都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2.教师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工作者。即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也要将学习当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并共同去完成的一个过程。

3.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一个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信息传递者,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常常还是一个顾问、参谋和引导者,真正做到“经验共享”与“教学相长”。

(三)应注意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传统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他们可以单独或以群体的形式来进行自己所喜欢的主题学习活动,他们的地位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从属的、封闭的,转变成了自主的、开放的,教师的职责则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彻底认同,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开始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去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这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熟。

(四)教师的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指导与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始终,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与评价,进而影响到整个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理念、科学的思维方式,社会调查、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的方法,而且还将科学研究的道德素养传授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尊重他人科学研究成果的作风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研究性中职方法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