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2015-12-12 11:14周霞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鉴赏多元化

周霞

摘 要 语文学科文本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不仅仅是时空和地点的改变,学生个体程度的差别与教师自身的不同积累也使文本的解读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场面。教师指导学生尽可能地走近文本、回归文本、拥抱文本,从而引导学生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的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领略真、善、美的真谛。

关键词 语文学科 教师 学生 文本 多元化 鉴赏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97-02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由于时代的影响、作家风格的各异、生活的限制、人的心灵的复杂性等等,都决定了作家的创作是丰富的、多元的,因而文本呈现虽只有一个,但蕴含是丰富的、复杂的甚至是多元的。同一标题在同一背景下因侧重点的不同也会各有千秋,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例如《荷塘月色》,单就文章的主题来看,就各持异见。有人说,全文第一段点明作者心境,交代夜游荷塘充满淡淡的喜悦与忧愁交织的彷徨苦闷的心情,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自由的感情;还有人说,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意在逃避现实,从矛盾痛苦中得到暂时的解脱;还有的说,这篇散文的主题既非逃避或超脱现实,也非意在表现自己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而是含蓄地描写了一次深刻的人生思考,表现自己对于生命、生活和现实的独特认识等等。

鉴于此,语文文本的解读首先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阅读毕竟是个人的行为,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同,阅读的体验也会不尽相同。同一部作品,在自己不同年龄段阅读,感受就可能不一样。所以,文本的解读必须具有个性化的特征。简而言之,语文文本解读必须是自主性与多元化相结合的一种活动。

首先,文本解读必须是个性化的自主性解读。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高兴时读它是种感觉,悲伤时读它又是一种感觉。这次读,看到的是作者的文笔美;下次读则体会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上高中时读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故事》,读的是浪漫和传奇;现在读它,因为有了对三毛的更全面的了解,则从中读到了一位充满幻想的奇女子的对梦想和情感的憧憬。现实生活在作家的手里,升华了、美丽了、也虚幻了。春花秋月,并不一定都是令人伤感的。

其次,文本解读绝对不能一刀切,而应提倡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也就是解读要多元化。就拿《红楼梦》来说,鲁迅先生在谈及读《红楼梦》者的不同心态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譬如我们教授《祝福》时,学生除了认识到作品所揭露的封建伦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残酷摧残,还看到了作者所悲悯的人民的愚昧、麻木、不仁、自私、冷酷。同时,还可研讨出文中的“我”的迷惘,“我”的软弱,“我”在现实中不可避免的失败。鲁迅先生借此不仅仅是反映妇女问题的深广严酷,更揭露人生路上进步知识分子的去路,中国往哪里走,人民怎样才能觉醒,被救赎……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限定学生的思维、按本宣科、教成定论,那么智慧生成的火花是不会点燃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中的。但是,时代呼唤改革,语文必须解放个性、发展自主、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生成式的流动性的多元语文文本解读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才真正符合时代的需要。

那么,自主和多元解读的途径是什么呢?

第一、教师备课前和授课前的自主解读。由于网络的传播,资料运用的便捷,我们的许多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忘记了自主的阅读,而是一开始就利用参考书等现成资源,依赖别人的现成解读成果。更有甚者,运用现成的课件的缘由,限定了个人思维,压制了个人体验,在缺乏自我解读中完成备课、授课,因此,也无从谈对学生的解放。

第二、集思广益、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整合提炼成自己的思考,使自主解读更完善、更有补充。实际上,这种备课也是一种交流,甚至这种交流更具有目的性,因而,会使人收获更大。我们强调在学习文本时要知人论世,那么,查阅学习各种相关资料的过程,就是在深入了解作品的过程,这样,教师才会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文本,站在更深的角度解读文本。那么,在课堂上,才会真正授之以渔,给学生满满一碗水。

第三、认真设计、创造更有利于多元解读的课堂思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生成,调动学生自主解读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真正变成一场心灵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的课堂。解读文本不仅仅是教师备课的事,我们不能忽视学习的主体——学生。而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解读,这才是新课标理念的本质。也许学生还不够成熟,但谁又能否定,学生会比不过老师。事实上,有时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甚至更有新意、更有启迪性。所以,高明的老师,应该是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更多空间、更大自由的老师。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鉴赏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