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随文练笔例谈

2015-12-12 11:15熊朝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随文逆境图画

熊朝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98-0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作,随文练笔就是一种将读与写完美融合的简易的写作训练。教师可在现实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找出适合小学生的,能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途径,让学生动动笔,以写促读,以写深化理解。

一、利用仿写练笔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当我们把课本中的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时,可引导学生仿照他们的写法练笔。如《山中访友》一课中,“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让学生接下去仿写“你好……,是……”的句式。这样的句式仿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髓,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利用想象练笔

在古诗的教学中,适时的练笔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大胆想像,理解诗歌,感受诗的意境。《七律长征》一课,只有深入地理解了红军“远征”之难才能凸显红军战士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课堂教学中如果插入小练笔,通过想像,把“远征难”化为学生笔下有形的文字和具体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红军的由衷敬意,文本内涵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水乳交融。想象性小练笔,使诗歌教学充满了人文情趣,同时又不乏语言的训练,这正是诗词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三、利用空白练笔

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们从中明显地感受到身处逆境中的儿子阿曼达也同样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确和他的父亲一样了不起。教师可利用这段文字以《逆境中的儿子》为题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弥补课文空白,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里的练笔设计,“读”“品”“写”有机结合、融于一体。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美好的情操,实现高质量的言语表达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谐同构。

四、利用插图练笔

小学的课文中,大多配有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图画,这些插图将课文内容形象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为课堂中进行随文练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有条理的理清图画内容,帮助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将图画中的意思表现出来,从而使随文练笔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降低练笔的难度,激发学生随文练笔的兴趣。教学《桥》课文总结时,可让学生再回到课文插图上,看看老汉是如何对待村民和自己的儿子的,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把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说出来、写出来。学生把目光定格在人物的形象上,让思想活跃起来。学生从图上人物的神态、动作上再一次感受到老汉的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品质,感悟到课题上的“桥”是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不朽的生命之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训练自己对文本的敏感度,应有一双深入挖掘课文内涵的慧眼。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结合点,紧扣课文引导学生练笔,多给学生提供练笔机会,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经验。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随文逆境图画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