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写作的困境及对策

2015-12-12 11:19韦宇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对策

韦宇婕

摘 要 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由于从小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其写作水平长期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使师生倍感无耐而无所适从。本文就从当前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困境谈起,探讨剖析其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写作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102-02

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一直以来是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点、难点与期待突破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探讨,旨在通过探索发现影响农村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有效对策,为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作文教学提供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当前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写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对写作没有足够的兴趣

当前绝大多数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对学习汉语写作的动机与兴趣持低迷和敷衍了事态度,他们认为学习写作是学科学习的需要,是学校的课程安排,是被动的学习。

(二)语法错误较多

文中病句、主语残缺或语句不通顺等语法问题错误多,这是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通病。诸如前言不搭后语,句子乱搭配、杂乱无章、词不达意,错别字层出不穷。本民族语言中的倒语现象在作文中经常出现,要么出现倒装句,要么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甚至于连标点符号的停顿都用不对地方。这主要问题在于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对基础语法不熟练,同时受母语或其他媒介语的干扰。

(三)受母语干扰严重,没有形成用汉语思维的习惯

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由于长期使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学习,汉语成了第二语言,而他们所学的汉语又只有书面语言,平时缺少汉语文化交流机会和环境。导致了他们口语母语和书面语汉语的分离,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学习写作时他们习惯于尽可能先按自己的思维习惯用本民族语言来描述一番,然后想方设法将其转换为汉语。如果转换得不好,就会出现断裂或断层,那么成绩不好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破解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写作瓶颈的路径选择

(一)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积极性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写作教学要吸引学生,首先还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很多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存在写作困难,谈“文”色变,厌学情绪极其严重。因此,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工作在于灵活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他们恐惧作文的心理,促使学生从“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课堂上,要善于利用符合农村少数小学生的生活内容作为素材,精心设计作文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只有符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积极性。总而言之,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培养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写作兴趣,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对学生语篇偏误分析的指导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写作课不应采用汉族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巩固所学词汇和基本语法,不断排除母语习惯的干扰,逐步吸取新鲜知识,逐步增强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的语言实践纠正指导课。它的教学重点不能仅仅放在汉语写作技能、技巧方面,着重点应放在汉语写作基础方面。要着重进行基本词汇、基本语法的综合训练上,同时注意解决句子如何有机地连接,段落如何紧密地衔接,语气如何自然地贯通等普遍存在问题。因此,加强对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语篇偏误分析的指导,更能促进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正确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很多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在进行汉语写作时往往是先用母语进行构思,然后再译成汉语,如果教师硬性要求,很多学生因汉语水平功底有限,会出现时态混乱、词不达意、前后不连贯等错误现象,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弱化此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可以重点从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段落着手,通过不断地积累和积淀,先组成句子,再将句子衔接成段落,慢慢地组成语篇,逐渐培养农村少数民族小学生运用汉语思维写作的能力,逐渐摆脱母语的干扰。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反复、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会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钱民辉.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莫艳珍,莫永生.浅谈农村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写作的困境与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14,(24).

[3]黄金结.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8).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