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

2015-12-12 13:14黄三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动脑两位数算式

黄三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104-02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面广,有效程度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探索、思考、创造、展现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过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情境:①为每桌准备了五张卡片:4、5、8、-、=。上课开始,我请学生合作,同桌中一人用卡片摆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所有可能的算式,另一位记下所摆的算式。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摆着、写着,共得到6道算式:48-5=,58-4=,85-4=,45-8=,54-8=,84-5=。②提出挑战:“每个同学是不是都能独立地心算出这几道算式的结果,请大家写出心算结果,能够算出所有算式的,还要想想该怎样用口头语言表达你的算法步骤。遇到困难的可以翻阅书本”。③教师巡视了全班独立学习的情况后,在黑板写出54-8=56,54-8=46,问:“同一个算式,为什么会得出这两个不同的结果呢?”“两位数减一位数,如果碰到个位数不够减时怎么办?”我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黑板上,以一连串的追问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课堂又活跃起来,学生开始寻找“54-8=56”错误的原因。这一系列过程真正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空间,学生完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创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营造民主平等的情境,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打消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才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例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引导多方验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真棒!”“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能有厌恶、指责,要更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和我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是我们学习的亲密伙伴,从而倍感师爱。这时,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

三、关注学习过程,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有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外部的操作活动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如平年、闰年的教学,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也能获得相关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学时,我采用较开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课外收集近十年的年历,在课堂上汇报交流,使学生自主发现并获得有关大、小月的相关知识。接着,我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采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为什么二月的天数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闰年与平年的出现有什么规律”“怎样判断公历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等等。这样,学生查阅资料、交流、观察、思考、讨论、形成共识等获取知识的过程,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四、亲历操作过程,体验主动参与探索的乐趣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观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的各个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了长方体各个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长方体的各个面、棱之间的特点。又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分割成16等分的圆形纸片,运用割补、拼凑、转化等方法,把手中16等分的圆形纸片转化成已学的图形,并写出计算方法。学生自主动手兴趣很高,有的学生摆出了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最后简化得出面积计算公式。

五、结果让学生自己去猜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欲望

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们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如在《圆柱体积计算》教学时,首先组织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其中有运用底面积乘以高的习题,目的是为诱发学生思考猜想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做铺垫。然后教师拿出圆柱体教具,启发学生:看到这圆柱体你想知道它的什么?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又提出:圆柱体积可以怎样计算?(底面积乘以高)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接着引导学生实验操作,证实刚才猜想的正确性。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动脑两位数算式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两位数
肯动脑就会成功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