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情感应用

2015-12-12 13:25董青山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严父出格闪光点

董青山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118-01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出戏”,那么老师和学生“同台演出”,既需要配合默契,又需要情感交流,作为班主任应当懂得情感的价值和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

一、班主任首先要有真挚、深厚的情感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应是“慈母”“严父”,让学生感到既“亲”又“敬”,坚持严格要求,树立“严父”的形象,给学生慈母般的关怀,还要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他们,但一切制度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让学生觉得宽松,又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接近学生,才能引导学生。

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需要精心培养,细心呵护,平时的教学与管理中应尽可能的多与学生接触,多去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学习、生活。尽量“蹲下身子看学生”,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如本班学生李X,刚来我班时性格比较孤僻,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对于老师的问话总是支支吾吾,显出腼腆不安的情绪,但我并没有放弃这个学生,只要有机会总是主动找他谈话,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帮他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现在这个学生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转变,不但变得活泼开朗,而且经常和老师谈心。就这样,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赏识学生,谨慎对待“出格”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赏识学生,对待学生的“出格”行为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独具慧眼,识别其“庐山真面目”,分清他们的行为是创造意识还是真捣乱,平等对待后进生,注意后进生的闪光点和细小进步并以此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努力进步。

有的学生“出格”其实只是为了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和重视。如我班上的学生观X,他是一名学习成绩中等且比较听话的孩子,但有一段时间却经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破坏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有时无故招惹其他同学,搞得有些同学经常跑到我这里“告状”。有一次我狠狠批评了他,随后,他那满脸失望的神情,使我惊讶,感到这样做也许是误解了他。在与他几次谈话后,我换了一种方式来对待他。于是他完全改变了,有时还主动维持班级纪律,让我又多了一名得力助手。

三、运用一定的教育艺术,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主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神态等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生活遇到麻烦和挫折时,身体生病不适时都是老师表达真挚情感的好时机。这时对学生的关照,所产生的情感无论就其稳定性和深刻性而言都远远胜于一般接触。

作为班主任,平时就要发现学生的这些困难,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如学生在校生病了,父母不在身边,这时的他非常需要老师的关怀,一句问候的话,一片小小的药片,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都可能是拉近师生关系的桥梁,也可彻底改变一个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和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达到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也做到了以情育人、以心爱生。

四、严中有情,端正学风,动之以情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的错误一味迁就,而应包含着有理有节的批评。对于个别知错犯错、屡教不改的学生也要严厉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的严重性,感觉到自己的过错令老师多么的失望,从而起到警示作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以情育情、以情换情,关心学生如同关心自己的孩子,使学生信服自己,视自己为偶像,再调皮的学生也会乖乖地“跟着感觉走”,变得“规矩”起来。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严父出格闪光点
夏日橙皮
敢“破格” 不“出格”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敦煌典籍中的“严父教”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严父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