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的一天——专题片《小村官的大梦想》拍摄小记

2015-12-13 02:04汪育菁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柯歙县老伯

■汪育菁

小柯的一天——专题片《小村官的大梦想》拍摄小记

■汪育菁

本文作者(左一)现场拍摄

背景导读:《小村官的大梦想》是由安徽省歙县县委组织部拍摄的一部人物专题片,反映的是歙县许村村党总支副书记、大学生村官柯德亮安心扎根基层、热心为民服务、一心奉献青春的感人事迹。本文通过对柯德亮的一天的忠实记录,为读者描绘出了他那别样的青春风采。

每个人都有过青春,在常人看来,青春意味着飘逸与潇洒、任性与激扬。从前的我也曾赞同这句话,然而当接触了柯德亮之后,我对青春却有了另一番解读——别人的青春是纵情后的快意,而他的青春却是磨砺后的成长。在我的眼里,他的青春就如山野里的春花,并不艳丽,也无浓香,踏实地扎根在泥土中,几经风霜雨雪,最终在明媚的阳光下傲然盛放。于是带着几分期待与向往,我扛着摄像机走近了柯德亮,去记录他那些值得品味的青春点滴。

空巢老人们的“儿子”

在许村的第一个清晨,我忽然被淅淅沥沥的雨声唤醒了;看了看表,才5点多钟,又看了看渐大的雨势,心里不禁发愁:这么大的雨,可怎么拍摄啊?正当我看着窗外的雨发愣呢,忽然看见柯德亮披着雨衣急匆匆地从窗前跑过。这么早的天,这么大的雨,他要去哪?我忙喊住他:“小柯,干什么去?”他停住脚步,气喘吁吁地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村里的许老伯摔了一跤,我得马上去看看!”哦?我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拍摄良机,立即扛上摄像机,跟着他一起跑向许老伯的家。

路上,他边小跑边向我介绍情况:原来,许老伯叫许福祥,子女都外出打工去了,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于是小柯就把他的大事小情全扛起来了。这不,一大早,许老伯不小心摔了,急忙打手机向小柯这个“最亲的人”求救。听到这儿,我敬佩地望向他,虽然手中的摄像机无法清晰拍摄到他奔忙的身影,但仍坚持着把那匆匆的脚步捕捉下来。

到了许老伯家,见小柯来了,许老伯就像见到儿子一样,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小柯一边安慰,一边检查伤情,最后长舒了一口气:“还好,只是皮外伤。”接着又“嗔怪”道:“有什么事就喊我来做,怎么不听话呢?”许老伯感动得只是一个劲儿点头。处理完了伤情,小柯却没急着走,而是开始收拾屋子、烧早饭,一通忙活。许老伯感慨地对我说:“小柯这孩子,简直拿我当亲爹那么伺候了。”随后指了指墙:“看见没?他的手机号我都挂墙上了,有事就找他。”望着墙上那醒目的号码,我由衷地为小柯的这份爱心而感动。

从许老伯家出来,我和小柯聊了起来,并从中得知:其实不仅是许老伯,村里所有的空巢老人,小柯都拿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那样去照顾。“老人们孤零零的没人管,我就得多帮帮他们。”听着这朴实的话语,看着他诚恳的眼神,我内心中的感动与敬佩,就如同这场春雨一般弥漫开来。

空腹解民难

这个早晨,小柯就在忙碌中度过。本以为他应该吃点早饭并休息一下,不料他擦了擦身上的雨水,推起自行车就还要走。我好奇地问他:“去哪?”“村委会。”“那不吃饭了?”“来不及了,今天我坐班。”“坐班?”我顾不上细问,扛上摄像机又跟着他出发了。

原来,小柯到了村里后,发现村民对很多事的办事程序弄不大清楚,就张罗起了村干部坐班制度,每天上午村委会都要留个干部负责接待村民。今天,正好是他的班。“得让村民办事能找到门啊。”简单的一句话,却刻画出了他为民服务的热心。在我的镜头里,他并不魁梧的身躯此刻显得那么高大。

到了村委会,文件上传下达、数据统计、图书室管理、整理文字材料……小柯忙得的确是没时间吃饭,而我也在不停地抓拍下每一个细节。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我心想:“这下可有时间吃饭了吧?”不料门外传来了一阵吵闹声,四五个村民激动地冲进了办公室,把桌子拍得直响。这是什么情况?我的心一下揪紧了,但小柯却不慌不忙,满脸微笑地让大家“坐下慢慢说”。也许是看到了我在拍摄,村民们也冷静了,都坐了下来。

一人一杯清茶递到手,小柯就耐心地询问起缘由来。原来,村里这阵子评低保户,这几个人都是因为自己没被评上而来“讨个说法”的。小柯立马拿出文件,逐条地耐心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几个人服气了,拍着小柯的肩膀不好意思地说:“听你这么一说,我们心里有数了,以后不闹了!”

望着几位村民满意离去的背影,小柯感叹地对我说:“这就是基层工作。”随后又拍了拍肚子:“总是让它受委屈啊,哈哈。”是啊,一个村官,官不大,事却不少,小柯却总是从容地微笑面对,在基层默默地为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事儿而忙碌。

咱们村的“柯导”

中午简单地扒拉几口饭,小柯又跨上了自行车。“又要去哪儿啊?”“走,看我们耍龙去!”“耍龙?”“嗯!我们许村古时候就有板凳龙这活动了,就是各家各户出一条板凳,板凳上放上几个灯笼,再连在一起,接上龙头龙尾,就是板凳龙了!”听着挺有意思,我决定要用镜头记录下这板凳龙。

“柯大导演来了!”刚到广场,就听见村民们都兴高采烈地这么称呼小柯。“啥时小柯还成大导演了?”我纳闷地问道。大家听了是哈哈大笑。村民许梦景边笑边解释:“板凳龙是许村的老传统了,但以前也没人太张罗。柯书记来了后,主动当起了板凳龙的导演,带着大家是又排练又出村演出。”说到这,他自豪地伸出大拇指:“现在我们村的板凳龙表演,在全安徽都有名气了,走向全国也不是梦!”听到这儿,我赞叹地望向小柯,看来,这个“大导演”还真导出了名堂。

人员到齐,只见“柯大导演”一挥手,锣鼓喧天响,人们舞着板凳更是扭得欢,时而腾空劲舞,时而婉约优美,那火红的板凳龙龙首高昂、眼射金光,口中的龙珠灯还不停旋转,喷射出流星火花,更显矫健与威猛。这不就是许村如今美好生活的最真实写照吗?摄像机贪婪地转个不停,要把这壮美的一幕永久珍藏。

舞间休息,我也没歇,随手拽住个舞龙的村民聊起来。这村民叫张春艳,谈起板凳龙来话里话外全是对小柯的称赞:“平时柯书记就总劝我们,说日子好了,精气神儿也要跟上来。这不,经过柯书记的指导啊,我们的舞龙更有时代气息了。这可是他为村里办的一件大好事。”原来如此,她的话让我明白了小柯的良苦用心:这不只是简单地捡起个老手艺,更是向村民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啊。

柯德亮(右一)走访村民

富民“小诸葛”

排练结束了,已是夜色初降,本以为小柯该回家好好休息下了,我也能暂停紧张的拍摄。不料这时他的手机忽然响了:“杨总啊,电脑出问题了?好,我马上过去!”看来这是又有啥突发情况了。放下电话,小柯解释道:“村里的徽岭茶菊种植专业合作社电脑坏了,我得去修。”“这事你也管?”“管!”

到了合作社,只见一个中年人急切地迎了上来,看来这就是小柯口中的“杨总”了。顾不上寒暄,小柯紧忙修起电脑来。站在一旁的杨总得知我是来宣传小柯的,立马就来了精神:“我原来是做菊花茶生意的,但都是小打小闹。柯书记来到我们村,了解了我的情况,就和结我成了帮扶对子,帮我学生产技术、找销售门路,还帮我弄起了合作社。现在我每年都能挣十多万呢!”正在修电脑的小柯抬了下头:“杨总,其实我也没干啥,都是你个人努力的结果。”一听这话,杨总急了,忙对我说:“别听他的。村里谁不知道,柯书记不仅帮我富起来了,全村上千口子,谁创业他不掏心掏肺地帮啊?大家都叫他‘致富小诸葛’呢!”听到这个称谓,我由衷地向小柯伸出了拇指,他却不好意思起来。

回来的路上,我问:“怎么想起当这个‘小诸葛’的呢?”他神情一下严肃起来:“作为村干部,照顾老人、搞文化生活,不是工作的全部;村官村官,就得在村里带头,要想方设法地把大家的日子搞富,这才是最有意义的。”我从心里往外信服他这句话。

忙碌了一天的小柯终于要回家休息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想着他所获得的一个个荣誉:“黄山市第六届人大代表”“黄山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歙县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歙县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家长”“歙县优秀宣干”……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证明了他青春的充实。此时,他说过的一句话如同流星在眼前闪过,照亮了我的世界:“只要能帮上村民,我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值!”

一天的拍摄时间虽短,却让我感觉了解了柯德亮许多,对他的认识就是“忙却充实着”。正如诗人所描述的那样:“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柯德亮的青春并不华丽,却充盈着奋斗后的甜蜜;并不耀眼,却值得我们永远去记忆珍藏。这,就是《小村官的大梦想》给我的最大收获。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小柯歙县老伯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准时到达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徽港
阳台上的桂树
阳台上的桂树
《“船长”小柯:上了我这条贼船就很难下去》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歙县找寻王茂荫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