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出幸福路——黑龙江省宁安市农场村种植结构调整记

2015-12-13 02:04于金升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宁安市上马果树

■于金升

“三步”走出幸福路——黑龙江省宁安市农场村种植结构调整记

■于金升

专家到地头看墒情

小村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2015年元旦前后,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乡农场村在银装素裹中迎来了热闹的新春,秧歌队舞出农家人心中的欢乐,腰鼓队敲打出新生活的和美。现代远程教育为农场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村民休闲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提起远程教育给村里带来的影响,刘启东就不由回想起三年前开始的虽不惊险但又不乏波折的“小村三步走”。

第一步:远程问计

时间:2012年3月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012年年初,饱受山地水土流失之害的农场村村班子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动员村民逐步退出大田作物生产,发展能适应当前种植环境和土壤墒情的新型高效农业。可是,不种玉米,不种大豆,咱种什么?困惑的村班子为此问计于远程教育,初步锁定了寒地水果栽培。

播放会上做动员。为了打消村民顾虑,农场村组织了多次专场播放活动,内容涉及寒地水果栽培技术、市场分析以及成功案例等。一开始,农场村村民对种水果的提议兴趣不大,因为当地一到冬天就天寒地冻的,大家伙对种水果心里没底。村民李兆斌甚至说:“调整就是瞎折腾。”可看了那么多成功案例后,大家心思活了。毕竟,谁不想摆脱水土流失之害、找到致富的门道儿呢?

专家做可行性分析。村里通过远程办邀请了牡丹江市农函大、宁安市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来实地勘测,为村民做可行性分析。省级专家刘延杰经过实地调查后,确定村里的土壤和地形适合栽植果树,给大家吃了定心丸。李兆斌第一个表示自己想试种,希望远程教育部门帮他上马。

第二步:素质提升

时间:2012年4—12月

最初,有二十多户农户愿意打头阵,把大田改成果园,并陆续上马了项目。为了给这些自愿为村里探索新路的农户提供有力后盾,远程办和村里密切配合,制定了一整套素质提升方案。

专家上门测土配方。4月21日,刘延杰来到农场村,对农户进行了先期培训,并为准备上马的农户义务测土。在比较了土壤酸碱度、积温等条件后,刘延杰建议村民种植龙丰、K9等品种,并给出了最佳土肥配方。

远程教育牵头取经。从4月份到9月份期间,村上先后多次组织农户在远程办协调下来到江南乡东安村等果树种植远教示范基地取经,村民们学了不少种果树的技术和经验,信心更足了。

第三步:跟踪服务

时间:2013年1月至今

项目上马很容易,仅是一推手的事情。但要确保项目成功却着实不易,需要长期持续的细致工作。为此,宁安市远程办多次调查农场村学习培训反馈和学用实践情况,搞好跟踪服务。

全程指导和菜单培训。远程办多次组织专家利用省远程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针对农场村的普遍学习需求进行视频培训讲座,同时积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专家提供全程实地指导。2013年夏季,农场村果树进入剪枝阶段,很多农户战战兢兢不敢下手,很多农户则不得要领下手过狠,这时宁安市果树站站长王树军受邀来到农场村,指出了农户的操作失误,并现场示范如何剪枝。

量体裁衣和网上营销。销售才是种植结构调整能否成功的“最后一公里”。在这方面,远程办为农场村提供了贴心服务:一方面专门制定了短期的农超对接服务,将刚刚上马的农场村果业与已运作成熟的基地进行捆绑,一帮一、一带一,助农场村水果走向市场;另一方面,为农场村制作专门网页,并链接万村网等农资网站,在网上广泛宣传推广农场村的水果产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短短三年之间,农场村已变成春花烂漫、秋实红艳的花果山。思量起农场村美好的明天,村支书刘启志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远程教育会给我们送来更多幸福!”

(作者为黑龙江省宁安市委组织部干部)

猜你喜欢
宁安市上马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epiglottit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8 cases
坚守城乡 服务三农——宁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纪实
上马人
“春韭”飘香收获忙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产业园区、眼镜小镇扎堆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