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入画情最真——主人公独白创作心得

2015-12-13 02:04仰孝亲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电教片小树苗高潮

■仰孝亲

心声入画情最真——主人公独白创作心得

■仰孝亲

扎根沃土的大学生村官胡玉兴

一部好的电教片不仅要内容上“饱满”,表现手法上也要“圆润”。虽有过多次拍片经历,但在制片表现手法上,我自认还称不上行家里手。不过,有几种表现技巧却是我们这些初学者“取巧”的法门,可以使我们的素材经过简单的处理展现出最大的张力。在我们拍摄的电教片《成长》中通篇采用的主人公独白解说,就是这样的“简单法门”之一。

心路历程 跃然纸上

感人的电教片必须要反映出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但如何反映却是个难题,我们经常不知道该如何运用素材去实现这一点。这次我们也是灵机一动,想到了让主人公“自说自话”,至于解析和评价就交给观众来完成。

这次要拍的是大学生村官胡玉兴带领村民创业的事迹。事迹很好,但若按部就班地拍,无非也就是从萌发创业想法到不顾他人反对积极实践,再到创业中途的重重波折,最后克服万难创业成功,这是很多人都弹过的老调子。而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胡玉兴的故事很真实,村民的感激也很真实,但如果按照一般的路数拍出来,那么这些本来很真实的东西反而会显得不那么真实。怎么会这样呢?这就是陈腔之害。所以慢慢地我们把目光全部集中在胡玉兴这个人身上,反复采访他,听取他的真实心声。这样一来制片进程可能相对缓慢了些,但多次进行下来,也从他口中一点一滴地听到不少真实的想法。

听胡玉兴讲他的创业故事,能把握到他的心理轨迹,最后乃至整个心路历程,这是我们在采访中的具体感受。后来一想,何不就把胡玉兴讲述的东西整理一下,由他自己解说自己呢?这样一来,怎样展现主人公内心世界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也容易在片中制造出兴奋点。

语气亲切 娓娓道来

独白是一个人内心的声音,在运用时其实不需要过多修饰,语气应亲切朴实,情感要充沛真实,“接地气”才最可贵。具体而言,独白就是要通俗易懂、直抒胸臆。一方面,它要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习惯,如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第一反应会惊叹“好美呀”,这就是真实,而不会“左拟人右排比”去形容;另一方面,要有血有肉有感染力,虽然不能要求全部独白都深情款款,但巧妙地在某些片段或场景植入感情色调也十分重要。

2013年夏天天气酷热,成片的苗木被烈日灼烤,胡玉兴很是着急,所以在片中就发出了“小树苗,你不能死”的呐喊。当主人公站在苗木基地里,看着干裂的地表和烈日炎炎的天空,想到救灾物资和资金的短缺,内心充满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能怎么办。这时,交往多年的女友又提出要分手,可想而知,主人公的心情跌到了最低谷。这一段是片子情感的一个小高潮,整段独白一气呵成,层层递进,不拖泥带水,也不咬文嚼字,就是让主人公自己交代自己的处境。放到日常生活中,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第一,类似遭遇是可能发生的,只不过表现的形式因人而异,但很多人都会遇到,有的人甚至会碰到更倒霉的事;第二,如果自己本人遇到这种情况,没有他人帮助和开导,内心绝望在所难免。所以主人公的情感爆发对全片主题并没有消极作用,相反更能体现出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坚韧,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情感波折 起伏跌宕

拍摄电教片,尤其是人物片,最忌平铺直叙,一个腔调走到尾。因为人的内心情感不可能保持单一不变,而是会波动起伏,构成一段跃动如音乐旋律般的情感曲线。观众需要且愿意看到有起伏的人物故事和有波澜的内心世界。而独白是最能直接揭示这条曲线的“坐标”,它的情感表达也必须伴随人物内心变动而相应变化。

从《成长》全片来看,我们设置了多个较为明显的情感起伏点,可以让观众从不同角度理解主人公的处境和内心。这些起伏点可以分别用一个词表述。平淡:胡玉兴初到农村一线工作,最初与其他大学生村官相比并无大不同,情感曲线开始时一马平川;激动:胡玉兴想帮助留守妇女和老人找个项目,想到自己家乡是有名的苗木培育基地,顿时双眼一亮,情感曲线开始上扬,他的语气充满希望和激情;挣扎:胡玉兴回家借钱遭拒,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陷入困惑,这使他的讲述略带迷惘;开心:胡玉兴说服父母,顺利与农户签订荒山租用合同,开荒种苗木,迈出第一步,心里十分高兴,这也能体现在他的语气中;绝望:2013年百年不遇的大旱不期而至,苗木大范围受损,女友提出分手更是雪上加霜,胡玉兴走进了情感低谷;信心:村民自发前往苗木基地帮忙浇水,县委村建办也帮助基地办理贷款,胡玉兴渡过难关,并被乡亲们的热情感动,从而情动于中,发出了“一定要成功”的感叹。

暑期在校大学生来苗木基地实践(左三为胡玉兴)

情感高潮 妙语连珠

独白要讲述出情节波折,也要体现出情感波折,而在波折中又必须有高潮,这样整个独白的情感曲线才是完整的、符合生活逻辑的。而在情感高潮部分设置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能打动人心的情语或警句,几乎是完成制片所必需的。

曾经,我们被无数个经典电影画面所感动,一直记忆犹新。实际上,我们的电教片同样能做到这一点。好的高潮往往能够铸就经典,这些高潮不需要过多的镜头堆积,偶尔一个细节就足够。“小树苗啊小树苗!你不能死,一定不能死啊!”这是《成长》中的一段独白,也是该片的一个情感高潮。片子播放到这里,观众会莞尔一笑,却又启发深思。这里采用了拟人手法,“小树苗啊小树苗”,亲切的称呼仿佛在喊着自己的亲人。片子前面讲过,胡玉兴自己带头种植苗木,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承载了全村村民的期望。这时如果由于一场天灾彻底抹杀掉这份努力和期盼,那感觉无异于失去“最亲的人”(小树苗)。所以,此处的独白很具震撼力和感染力。后来,村民顶着烈日来苗木基地帮忙浇水,这里有主人公与村民的一段对话,简简单单却饱含真情。村民说:“没有,这个几个工也不存在。”乡音朴实,体现了村民对胡玉兴的理解和支持,暗藏对胡玉兴的报答之情。胡玉兴说:“谢谢你呀。”简单的四个字,却用清晰而缓慢的语气一字字道出,加强了这句平实的答谢语中暗含的无穷深意。这种简单的言语,照样可以成为片中不可或缺的情感高潮,照样打动人心、发人深思。

独白入画 情景交融

特定的场景往往是单一的解说表现不出来的,这时候独白能够很好地进行弥补。好的独白能够把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与画面场景遥相呼应。

在《成长》中,这种契合度是贯穿始终的。胡玉兴与家里人商量种苗木,父母是很反对的。尤其是父亲,不支持儿子。胡玉兴与父母谈心,从父母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不情愿,此处胡玉兴的内心独白与场景氛围衔接自然、配合有致。胡玉兴晚上独自在房间里,窗外射进清冷的月光,手机上显示着女朋友的分手短信。一个房间一个人,独白和场景匹配,有效衬托出了他内心的失落。片子的结尾,胡玉兴走在金桥村的田间地头,看着庄稼地里的小苗,这场景正好契合了独白中“感觉自己也像一棵普普通通的小树苗,只要深深地根植土地,汲取阳光雨露,不断追赶梦想,就能茁壮成长、收获成功”的警句。

《成长》一片先后在省、市斩获奖项,倍受专家评委称道的正是片中的主人公独白。然而话说回来,主人公独白只是无数电视表现技巧之一,不能包打天下。我们要真正成为制片好手,创作出更多佳片,还需深入学习和尝试更多的专题片表现技巧。

(作者为江西省九江县委组织部干部)

猜你喜欢
电教片小树苗高潮
百折再看高潮来
我们和小树苗
提高党员电教片艺术性的策略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小树苗
增强党员电教片群众需求性的探讨
小树苗
『四化』助推学雷锋掀高潮
期盼多拍一些有“亲民感”的电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