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2015-12-14 03:06张丽娜王剑兰刘崇民廖素群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乳源校本少数民族

张丽娜,王剑兰,刘崇民,廖素群(韶关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张丽娜,王剑兰,刘崇民,廖素群
(韶关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对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3个民族自治县、1个民族自治乡的13所民族学校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当前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良好,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特色,部分学校逐步开设瑶语课程,但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缺失显然,主要表现为师生民族文化知识贫乏;校本课程偏重于传统技艺,民族文化的开展形式单一;基础教育中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度不够;民族特色的培训较少。

粤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民族文化;差异比较

自《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广东民族自治地区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尤其近年来,广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得到较快发展,但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等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处在粤北高寒山区的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以下分别简称为乳源县、连南县和连山县)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均为广东省的重点扶持贫困县。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易滞后、失真,其基础教育的水平也直接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肩负起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1]。学校教育是培养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人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通过对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进行实地调研,着力分析目前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情况及教育现状,找出实际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剖析,以期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构建和谐民族文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

(二)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13日至2013年1月9日。

调查采用课题组自编的问卷和访谈提纲。正式调查前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试测和检验,然后对问卷进行完善和修正。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是广东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是韶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又是革命老区)和清远市连山县、连南县共3个少数民族县1个少数民族乡,抽取了13所民族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具体包括6所中学(连山2所,连南2所,乳源2所),5所小学(连山1所,连南1所,乳源3所)和2所幼儿园(连山1所,乳源1所)。

问卷调查对象包括13所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和11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访谈对象为抽取样本的各校领导,主要采用半结构性访谈和座谈两种形式。

问卷主要以现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其中两所学校的教师问卷通过邮寄的方式回收。教师问卷共发放950份,回收823份,有效问卷为734份(其

中韶关市296份,清远市438份),有效回收率为89.1%。学生问卷共发放2 589份,回收2 301份,有效问卷为2 231份 (其中韶关市1 330份,清远市901份),有效回收率为96.9%。

(三)数据处理

鉴于问卷量大,课题组先对成员进行统一培训,按规定对问卷进行编号(以“地区-年级-序号”的方式,地区以拼音的首字母表示,即乳源RY、连南LN、连山LS、深渡水SD,例如,“连南3年级1号”表示为“LN-3-1”。)。然后利用excel录入数据(多选题采用二分类法编码,“0”表示未选,“1”表示选中)。之后汇总形成总数据库,最终导入SPSS18.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受调查的734名教师中,男、女教师比例各占40.7%和59.3%;汉族教师占66.1%,少数民族教师占33.9%(其中瑶族占17.8%);担任过班主任的占96.2%;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职称绝大部分为小学高级(90.7%),专科学历居多(66.8%),中学教师的职称大部分为中学一级 (63.2%),本科学历居多(81.9%)。教龄最低1年,最高37年,以5年为单位,基本呈平均分布。

受调查的2 231名学生中,男女比例各占41.5%和58.5%,汉族学生占57.3%,少数民族学生占42.7%(其中瑶族占29.1%),小学、初中、高中各占34.5%、27.5%、38%;农村、乡镇、县城学生各占64.1%、13.6%、22.3%。学生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分别占74.4%、81.6%,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主。留守学生占88%。

(二)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状况

1.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通过分析表1,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师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习俗等)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深。与汉族教师相比,少数民族教师表现为非常了解的比不了解的多。不同民族的学生均表现为不了解的比非常了解的多。

表1 不同民族师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

由T检验得知,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师生在性别上均无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但在民族上有显著差异(师t=4.353,P=0.000,生t=11.003,P= 0.000)。通过将民族变量与民族文化了解程度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师生对民族文化等的了解程度要显著高于汉族师生。

方差分析得知,师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在地区上有显著差异(见表2),经POST HOC比较得知,连山、连南的教师了解程度显著高于乳源的,但其二者间无显著差异,深渡水的教师与其他三者之间均未构成显著差异。乳源、连山的学生了解程度显著低于连南的,但其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深渡水的学生与其他三者之间均未构成显著差异。这与后面的调查相吻合,相比较其他地方连南学校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的情况更好。

表2 不同地区的师生对民族文化了解程度的差异比较

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在教龄上有显著差异(F=5.871,P=0.001<0.05)。经POST HOC比较得知,0~5年的显著低于11~15年、15年以上,但与6~10年之间无显著差异。6~10年显著低于15年以上,与其他均无显著差异。总体上,随着教龄的延长,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趋于增强。5年级的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其原因一是小学5年级属于在小学中的高年级,而6年级和中学阶段的

学生面临更多的毕业、升学等压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流文化下的基础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则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很不乐观。与校长的访谈得知,很多学生不会讲自己的母语,日常生活交流以广东话和普通话居多,教学中全部采用普通话。对于民族服饰的喜欢情况,女生比男生的喜欢程度高,大多数汉族学生表示一般,少数民族学生中认为非常喜欢和一般的比例相近(分别占40.3%和44%)。实地观察,有些学校的建筑物、校服上有明显的民族标志和图腾,但很少看到有穿戴民族服饰的学生。重大节日或者举行有关活动时学生才会穿戴民族服饰。有学者分析认为:“现代生活的实惠、便捷和时尚化趋向将造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取代和改造”,“年轻一代在服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大都从实惠、便捷和时尚的原则作出选择,而并不是对传统的东西有意抛弃”[2]。

2.民族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3]。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的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民族文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

调查发现,72.8%的教师对于开设少数民族特色课程持认同态度,8%的教师持否定态度,19.2%的教师认为无所谓。通过T检验发现,教师对于开设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民族上有显著差异(t=3.407,P=0.001<0.05)。少数民族教师对校本课程开设的认同度显著高于汉族教师。

实地考察发现部分有代表性、试点民族小学有校本课程且较多,其他中小学较少甚至没有。其中,乳源县民族实验学校有一系列校本课程:《瑶山生活与物理》《瑶山生活中的数学》《瑶族习俗文化》《瑶族刺绣》《传统体育》。另外,还有乡土教材《瑶语》(上册已有,下册待印中),由韶关市/乳源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县教育局联合开发编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连南民族小学也有《排瑶刺绣》《排瑶长鼓舞》《瑶族歌谣》《瑶族民俗》《民族传统体育》等瑶族传统艺术校本课程。调查了解到连山民族小学、初中、高中均无校本课程。连山县为壮族瑶族自治县,地区偏远,是目前三县中唯一没有通高速公路的,民族种类多,人数以壮族和汉族多,瑶族少,壮族没有很好传承他们的文化,汉化程度较高。

3.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形式和内容

调查发现,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依次是学校宣传或组织的活动、电视等传媒、家庭教育、课堂教学。方差分析得知,不同地区的学生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男生更多是从电视等媒体,女生更多是学校宣传或组织的活动。汉族学生更多是从电视等媒体和课堂教学中了解民族文化,而少数民族学生更多是从家庭教育和学校组织或宣传活动方面获得。小学生与初中生、高中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渠道更多是课堂教学和学校宣传或组织活动,初中生更多是电视等媒体和家庭教育,高中生更多是电视等媒体和学校宣传或活动。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和家庭教育都是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来源。

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开展民族特色教育适宜在课外活动或设立专门的课程。学校教育与社会及其他方面相比,占很大比重。T检验分析得知,教师对于民族教育的宣传形式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民族上有显著差异。汉族教师在课外活动、学校宣传两种形式上显著高于少数民族教师。少数民族教师对于社会宣传的支持度高于学校宣传。

表3 教师认为开展民族特色教育的适宜形式

访谈和实地考察得知,学校基本是以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竞技比赛等形式开

展民族文化教育。一些学校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体操或课间操,将民族传统艺术与音、美、体课程结合教学。个别学校定期开设传统艺术课程,不区分年级,由任课教师把握进度和难度。连南民族小学要求所有学生学会刺绣,乳源民族实验小学要求全部女生学会刺绣,包含反面绣。部分学校有专门的展厅陈列学生的作品。

4.民族文化渗透教育教学的情况

对于学校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的情况,调查学生发现,整体上大部分学生(占总数的64.6%)认为所在的学校开展过相关活动。通过将地区、学段与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乳源、连南、连山之间有显著差异 (Pearson卡方值为 82.29,P= 0.000<0.001),连南显著高于乳源和连山,乳源也显著高于连山。如图1所示,各地的初中明显低于小学和高中,连南、连山小学最高,均达到90%以上。深渡水只有小学所以未放入图中,有86.2%的小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过相关活动。由于乳源调查的小学校样本来源多元所以总体情况不高。总体上,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代表本民族特色的几项技艺活动,主要有刺绣、跳长鼓舞、高脚,而对习俗文化等内容触及很少。

图1 不同地区、学段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的情况

从表4上可以看出,基础教育中民族文化的融入度一般,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的民族文化融入度稍高。

表4 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民族文化的融入情况

方差分析得知,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性别、民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在教龄上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课内F=4.070,P=0.007<0.05,课外F=5.070,P=0.002<0.05),经POST HOC比较发现,课堂教学中,教龄0~5年显著低于11~15年,6~10年显著低于11~15年、15年以上,但0~5年与6~10年之间、11~15年与15以上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课外活动中,教龄6~10年、11~15年显著低于15年以上,但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总体来看,随着教龄的增大,这种行为趋于增强。

调查发现,更多的教师(占总数的44.3%)认为多媒体设备勉强够用,56.6%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熟练,但多数教师(占总数48.8%)较少使用。经交叉分析得知,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而使用设备不熟练和有点困难的教师则较少使用。还发现一现象,没有使用过设备的教师更多会认为学校的设备较欠缺,而使用过设备的教师更多认为勉强够用。

5.民族特色的教科研及培训情况

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发现,学校对于教师的培训等方面没有民族上的差别。教师整体科研能力不高,大部分教科研内容是关于主流文化和基础教育的,很少针对民族特色开展教科研。其中只有连南县的情况较好于其他各地。连南民族小学有3个关于瑶族体育项目的市级课题,连南民族初中有2个市级课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瑶族地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和《连南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连南民族高级中学有1个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状况的省级重点课题。

教师关于教学方面的科研培训经费基本由学校负责。部分地方政府也出资进行民族文化师资的培训,比如瑶语,舞蹈等。培训主要以县级、市级、校级居多。绝大部分教师会平均每年参加1至2次1周以内的培训。大部分以远程教育、校本培训的形式开展,培训内容主要为专业技能、理论以及多媒体教学。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最需要的知识是教学技能技巧和学科专业方面的,需要提升的能力主要为教学设计、科研和课堂活动设计。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特别针对民族文化方面的培训需求,这与学校的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关系。教师认为影响

培训的主要因素有教学任务重、培训无实效、没有相应激励措施。调查发现,教师的工作量不大,但工作压力较大。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承担1门课,周课时为12节左右,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左右,但88.9%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大,其中非常紧张的占43.6%。这与学校的考试、升学压力及学生的安全问题等有着一定关系。

三、结论与启示

(一)民族意识不强,民族语言流失严重

整体上,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师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一定了解,但了解程度不高。凸现为学生对民族文化不了解的比重比非常了解的大。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趋于增强。小学5年级的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总体上,连南的师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较高。

学生对民族服饰的认同度一般,女生稍高于男生,少数民族的学生显著高于汉族学生。教学中全部采用普通话,日常用语以广东话和普通话为主,师生对于民族语言的使用率较低,不会讲自己母语的学生较多,民族语言逐渐流失的现状令人堪忧。虽然目前也有少数学校开展“双语”教学,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不够系统,起不到示范引领作用。

民族语言在民族发展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情感和凝聚力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民族之间原本差别很大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越来越趋于相同或相似,民族语言成为最具说服力和最明显的民族标志[4]。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可能会面临失传的危险。

(二)校本课程偏重于传统技艺,民族文化开展形式单一

总体上,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有必要开设少数民族特色课程。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并不相当乐观,实地考察发现仅部分有代表性的试点小学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一些学校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开局良好,但内容偏重于技艺,对于民俗、风土、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过于简略。部分课程的印刷质量较差,比如《刺绣》中一些图案细节不易分辨或看不清,校本课程的质量有待提升。可以适当增设地方民俗文化知识与传统工艺活动等体验课程。课程教材的编写还需进一步对本地民族的乡土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利用好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由于资金不足,相关教学设备和仪器缺乏,使得围绕民族文化教育开展的各项活动只能从简,内容单一。

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和家庭教育都是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主要来源。大多数教师认为开展民族特色教育最好的形式是课外活动或设立专门的课程。总体来看,学校教育与社会及其他方面相比,占很大比重。因此,应该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三方合力共同培育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力量。

(三)基础教育中民族文化的渗透不够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肩负着基础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双重使命。但调查结果显现在整体上基础教育中民族文化的融入度不高,课堂教学比开展课外活动低,同时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呈现减弱趋势。首先是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无法深入开展。许多教师本身对民族文化了解不深,也不懂当地民族语言,迫于现实状况在教学中只能采取蜻蜓点水的形式[5]。其次,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民族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步履维艰。学校实施的课程是标准课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考核以学生成绩、升学为主。

考虑到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缺乏以及师资薄弱,可以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与课程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民族文化教育的传播形式。通过视音频动画技术不但可以增强信息的表达能力,方便资料的多样化记录和保存,而且有利于实现远距离教育和资源共享,进而拓展民族文化在基础教育的渗透。

(四)民族特色教科研及培训较少

学校针对民族特色的教科研较少,认为教学时间紧张也无暇将民族文化专门列入教学和校园文化中。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学

校既定的评价体系,教师无暇也不愿对开展民族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发挥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就必须依靠教师的力量。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学校必须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和教育能力。教师通过加深对当地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进而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最终自觉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同时,要以一定的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让他们到民族村寨去学习体验,收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另外,要争取上级支持,引进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专长的教师专门从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或聘请在民族民间文化有深入研究和较高造诣的能工巧匠和专家来培训教师[5]。

根据研究的调查结果,可以了解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情况,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和失真的现状,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1]普丽春.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35-42.

[2]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8-16.

[3]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5.

[4]杨建忠.学校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5]周娟,鲜耀.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J].职教论坛,2012(27):49-52.

Research on Education of Ethnic Culture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Northern Guangdong

ZHANG Li-na,WANG Jian-lan,LIU Chong-min,LIAO Su-qun
(College of Education;Shaoguan Univerc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were adopted in 13 n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northern Guangdong's three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and an autonomous town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sic education is good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northern Guangdong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Some schools gradually offer Yao language course.But the school education is in the absence of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obviously.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lack of ethnic culture knowledge.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skills.The form of national culture is single.National culture infiltration in basic education is not strong enough.And Training is less abou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northern Guangdong;ethnic minority;basic education;ethnic culture;comparison

G750

A

1007-5348(2015)01-0169-06

(责任编辑:薄 言)

2014-11-25

岭南教育研究院资助课题“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调查研究”(LN2011JC02)

张丽娜(1986-),女,甘肃定西人,韶关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与教育。

猜你喜欢
乳源校本少数民族
东方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渔舟唱晚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侗族情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君临天下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