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影像日记

2015-12-15 09:00摄影撰文黎明编辑李颜岐
中国三峡 2015年6期
关键词:康复中心电厂西藏

摄影、撰文/黎明 编辑/李颜岐

西藏班影像日记

摄影、撰文/黎明 编辑/李颜岐

编者按:

旁观,思考,记录。文字以外,摄影能最大限度还原日常生活的样貌。

从隆冬的风,到初春的雨,从清晨的课堂,到夜晚的操场,用镜头如实记录下西藏班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走近这群学生。

这是他们的影像日记,亦是他们的青春记忆。

2015年1月14日 葛洲坝二江电厂

昨天,我与西藏班辅导员欧阳老师联系,得知拉巴次仁今天会参加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在葛洲坝电厂的实习。征得拉次的同意进行拍摄后,我一早便来来到了电厂门口等待他们。八点半不到,学生们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电厂。因为是第一次专业实习,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参观葛洲坝工程,了解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建设的过程及各种设备的运行原理,获得一些对于专业的感性认识。电厂工作人员对每一处工程关键点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的镜头追随着拉次和学生们的脚步,记录下他们认真倾听的瞬间。参观间隙,拉次告诉我,在他的家乡也有许多小型的水电站,他曾经参观过不少小水坝,而大型的水电站这还是第一次见。毕业后,他所学的专业指向水电工程的建设,也许家乡今后的某个水坝建设中,就会有他的一份贡献。

2015年1月16日 三峡大学沁苑学生宿舍

与西藏班学生进行初步接触后,记者们分头对学生们进行深入访谈。我和记者任红一起来到沁苑学生宿舍,拉巴次仁的寝室,了解了他们在宿舍里的日常生活情况。四人一间,上床下桌,这是典型的大学生宿舍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门把手上挂着哈达编织而成的吉祥结,体现着这个宿舍学生们身上的民族特征。我们聊了许多,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困惑,假期里的安排......手中的镜头也记录下他们生活的小空间。

上:拉巴次仁和旦增在窗前阅读藏族学生们自己办的藏语小报。

下左:拉巴次仁的书桌。上方的手机、笔和手表都是他随身的必备物品;下方是藏语的西藏历史课本,每周藏族学长学姐们组织的藏语课上他们就会一起学习这本书。

下右:拉巴次仁的室友,旦增坐在书桌前。柜子上方“沙漠之鹰”四个字是他为自己书写的座右铭,希望自己成为鹰一样的男子汉。

2015年1月20日 宜昌火车东站

大学第一学期已经结束,通过上次聊天,我了解到西藏班的其他藏族同学会从宜昌坐火车去重庆,再从那里飞回西藏。而拉巴次仁这个假期不回家过年,他会与在长江大学读书的姐姐会合,再一同去仙桃的手机壳厂打工。我们原想跟拍他的假期生活,拉次问了姐姐,姐姐表示不要,于是我们尊重了他们的意见。出于一丝担心,我送他前往出发的车站,陪他取票,送他进站。看着他背着书包,拖着行李箱的背影,心中真诚地希望他远离家乡的假期也能够充实、快乐。

2015年3月19日 三峡大坝185米观景平台

寒假之后,我再次见到本次策划中的西藏班学生代表,和他们一同前往三峡大坝进行外景拍摄。他们之中有的因为专业实习来过大坝,不过大部分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在坛子岭、185米观景平台、82米观景平台,换上民族服装的学生们都非常兴奋,没有被摄影师拍摄时,便纷纷掏出手机自拍或是合影。

2015年3月21日 三峡大学西苑篮球场

这个周末天气晴好,今天下午,西藏班篮球队正好有一场水环学院大一新生篮球赛。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比赛分为两部分,男生们打常规的比赛,中场休息时,女生则进行定点投篮比赛。虽然还没来得及准备统一的队服,许多参赛队员的技术也并不高超,但场上的队员们奋力拼搏,场下的啦啦队也激动呐喊,整个班级所展现的团结精神十分感染人。

2015年3月21日 三峡大学沁苑操场

早就在采访中听一些西藏学生说起每个周六晚,他们会自发地在操场上跳舞,于是理所当然希望能记录下这青春的“广场舞”。一个简易的移动音箱,放起熟悉的民族歌曲,学生们围成圈就跳起热情的锅庄来。跳累了就站在旁边歇一曲,休息好了,可以直接加入正在跳舞的人群中,一切都显得随意又随性。

上:志愿活动持续两个半小时,结束时,学生们和病人们笑着挥手告别。下左:一些病人腿脚不方便,不能下楼,一组学生专门来到楼上为他们表演节目。下中:学生们给病人送上特意带来的小点心。下右:在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照顾病人的程序。

2015年3月28日宜昌点军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去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志愿者服务是这个周末西藏班学生的重要日程。虽然之前有的学生参加过社团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但全班一起来做这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康复中心不大,学生们的到来让这里显得有些拥挤。能歌善舞的学生们都带来了节目,说说话,唱唱歌,跳跳舞,两个半小时的志愿活动过得很快。回去的路上,他们告诉我,这个周六让人觉得温暖而有意义。

2015年4月12日 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

每年4月中旬,中华鲟的放流都能吸引诸多的目光,今年的放流活动,刚好也邀请了西藏班的学生,只是可惜大部分学生有课,只有熊乙又作为代表来到了放流现场。亲手把中华鲟幼鱼从运输车里送到放流池里,熊乙又觉得既新鲜又兴奋。三峡西藏班学生这一身份也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纷纷对她进行了访问。

猜你喜欢
康复中心电厂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脑瘫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援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南昌市康复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智慧电厂来袭
智慧电厂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