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少年,笑见阳光

2015-12-15 09:00李颜岐编辑罗婧奇
中国三峡 2015年6期
关键词:顿珠藏语扎西

文/李颜岐 编辑/罗婧奇

此间少年,笑见阳光

文/李颜岐 编辑/罗婧奇

摄影/周运逸

年龄:20岁

家乡:西藏拉萨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跟扎顿的第一次见面约在大学里一家小小的咖啡馆,打着电话描述位置,尚未挂断就看见一个高高的少年举着手机走来。

扎顿是他在大学里身边同学对他的称呼,取他名字“扎西顿珠”的第一、三个字,而扎西顿珠这个显得有些常见的藏族名字是最诚挚的吉祥幸福之意。

咖啡馆不大,寥寥落落几张桌子,靠窗的位子有白晃晃的光透进来。我们的聊天在卡布奇诺的香气中开始,我向他解释了本次杂志特别策划的内容,听见之后会有肖像拍摄工作,他在初见面的腼腆局促中,又添了一份紧张,我诱惑道:“少年,这是青春难得的记忆,收藏起来会很有意义呢。”他笑了笑,是单纯的少年人的笑容,露出完整的八颗牙齿,眼角还有藏不住的一点向往。于是我们接着开始了一问一答东拉西扯的访谈。

关于学习:有挑战,也有坚持

我们在寒假即将开始前见面,彼时大学第一次期末考试绵延两周,刚刚结束,大部分先考的科目成绩已经知晓,问及成绩如何,扎顿的神情还算放松。“都过了,还可以。”虽然没有哪一科特别突出,但都顺利过关,跟自己的预期还算相符。不过唯独高数与英语,这两门大部分同学都无比头疼的科目让他还有些担忧。据我了解,西藏定向班的学生于学习成绩上的压力并不大,定向协议上的约定是完成四年学业,顺利毕业即可进入三峡集团在西藏单位工作,并不对具体的成绩做出规定。于是试着宽慰他放轻松些,毕竟大学生活刚启程,从高原到内地,地域、气候、环境、饮食以及语言、文化,他所要适应的比一般的大学新生们多出不少,学业自然也有力所不逮之时,尽力而为,总会有收获。收下我这剂心灵鸡汤的同时,扎顿还是认真地表示,即使并不能确信自己第一学期的努力能完全得偿所愿,也许高数不能及格,也许英语听说还是差一些,他也会尽力而为,学习上还是会更认真努力,特别是对待高数和英语。虽然这时的他讲话还总是先低头看看桌子再抬头直视我回答问题,但眼眸抬起时,我隐隐看到了一丝少年的意气和倔强,有自尊和骄傲的光在闪动。

除此以外,扎顿和其他藏族学生一样,一直在继续着藏语的学习。每个周末,三峡大学的学姐学长就会组织他们一起自学藏语,朗诵、阅读以及写作。他告诉我,他的高中是拉萨藏语教学最好的中学,他们每周有不少藏语课,课上课下大部分时间,与同学老师都是用藏语交流。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他只带来一本藏语的作文书,平时翻看,不过这个假期之后,他想多带一些藏语书来,关于历史的,也关于一切其他。想来他是怀念从前的,那是除了汉语教学的课程,同学之间、同老师之间交流都使用自己最熟悉语言的高中时代。后来,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看见了他抄写的藏语,字迹俊秀,虽无法识别含义,却能在笔划流转间感受到书写者情感的起承转合,仿佛有旋律蕴藏其中。

关于爱好:绿茵场与舞蹈

初次见面彼此的陌生和尴尬在几个问题后渐渐消融,毕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提到马上就可以和同班11人结伴回家,扎顿显出轻松期待的样子。我们聊起平时的爱好和活动,他带着一丝遗憾说起自己最爱的足球。绿茵场上的奔跑曾是他课后最经常的活动,没想到大学却很少能有机会踢球了。同伴们更热衷于打篮球,于是自己许多时候也只能加入篮球的世界。“以前中学的时候,除了上课就是踢球。”说起这句话的扎顿脸上有着回忆起激情的奔跑与汗水的感慨,带着些笑,笑里有灿烂的阳光。“但我很喜欢跳舞,我们每周六都会在学校里一起跳。”原来每个周六傍晚,在三峡大学上学的藏族学生们都会聚集在宿舍附近操场的空地上,放起音乐跳起舞来。舞蹈是这个从小在林周县的村子里长大的男孩衷情的活动,在西藏班,他是文艺委员,之前学院迎新晚会和学校跨年晚会上藏族学生们一起表演的舞蹈就是他负责协调组织并参与的。跳舞唱歌是他身为一名藏族小伙深入灵魂的本能,以跳舞唱歌来抒放自己的情绪对他来说就像吃饭呼吸一样自然。

之后,我在初春的一个周六傍晚,到三峡大学沁苑附近的足球场找到了扎顿和他跳舞的小伙伴们。傍晚时分的校园操场正是热闹的样子,有不少学生都在跑步,男生酷酷地塞着耳机,女孩子扎着马尾,小情侣牵着手绕着跑道最外圈散步,足球场边有三五好友席地而坐聊着天,空气里满满的青春气息,冲淡了初春的一丝寒意。足球场的一个角落空着,藏族学生们在空地中央放下播放器,围成圈跳起来,脚步踢踏,腰身扭转,乐曲变化时同伴间默契的对视呼应着舞步的转变,跳舞的扎顿看起来特别放松自在。中间休息时,我上前和他打招呼,他开心地邀请我一起跳。

关于梦想:有无奈,也有希望

度过最初一段时间地理、气候带来的生活不适,课程学习找到合理的节奏,与陌生的学校环境,不同的学习方式磨合出些默契来后,扎顿也会在空闲时想起曾经的梦想。“我报考了中国武装武警部队,但是体检的时候没过”,他抬手指着自己眉间一道浅浅的伤痕,“小时候摔狠了留下的,武警体检身体上不能有明显的伤痕。”我问道:“那对现在学习的水利水电工程你是什么感觉呢?当初怎么想到报考这个定向专业的?”扎顿搅动着卡布奇诺的泡沫笑着说:“填志愿的时候没注意是定向生,我是看见这个专业会有资助所以报了。”而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他说原本不了解,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才有了了解,意外发现自己还挺喜欢的。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受着全家人的宠爱,也承担着厚重的希望。父母和哥哥姐姐原本希望他能当公务员或者医生,这在西藏当地是不愁出路又能为人们服务带来意义的工作。不过自己现在的前途也是学成归去,建设家乡,家里人都很开心。

现在的扎西顿珠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对他来说那里有天安门,有长城,是高原的云淡天高,经幡猎动处没有的景象,是他对共和国自少年时起就积攒的期待与想象,也是他曾经最好的兄弟现在当兵服役的地方。他们一起报考武装武警部队,他失之交臂转身到了这里,在山长水阔处开启新的人生篇章,等待着学成归去,建设家乡的那一天。

初次访谈结束时,我们在咖啡馆门口笑着告别,那其实是个略微雾霾阴沉的下午,他笑得明朗。之后我们电话、微信联系,一起去往三峡坝区做外景拍摄,那也是个微雨的阴天,不过穿着藏族服装的他,跟朋友们在一起,笑得更加开怀。跟一个阳光少年的结识与对谈,是一份难得的机缘。

现在的扎西顿珠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对他来说那里有天安门,有长城,是高原的云淡天高,经幡猎动处没有的景象,是他对共和国自少年时起就积攒的期待与想象,也是他曾经最好的兄弟现在当兵服役的地方。他们一起报考武装武警部队,他失之交臂转身到了这里,在山长水阔处开启新的人生篇章,等待着学成归去,建设家乡的那一天。

摄影/黎明

猜你喜欢
顿珠藏语扎西
扎西顿珠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藏语传统辞书词目编排法探析
当代女性藏语长篇小说《花与梦》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两个老朋友
悬置、隐藏与冒犯:松太加“藏语电影”中的“作者”话语变奏
普布顿珠的当代译师梦
皮匠次仁顿珠
卡尔巴·扎西次仁采访录
扎西的菜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