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都会摇摆,找准心中所爱

2015-12-15 09:00罗婧奇编辑李颜岐
中国三峡 2015年6期
关键词:瑜伽藏族外公

文/罗婧奇 编辑/李颜岐

青春都会摇摆,找准心中所爱

文/罗婧奇 编辑/李颜岐

年龄:19岁

家乡:西藏拉萨

专业:旅游管理

初拿到这群西藏班学生的名单,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藏族名字从眼前闪过,突然有一个特别的藏族学生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熊乙又”,典型的汉族姓和名的组合,这是这些学生中的独一。后来去学校采访,正巧又是采访包含熊乙又在内的五个藏族女生,为解决心中的好奇打开了直击通道。

初见熊乙又,我就发现了她和其他人的不同。因是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为我们安排的采访事宜,所以除了当天临时去实习的几个学生,几乎所有人都听从院里的安排在寝室静等,挨个接受初步的采访。我采访的五个女生,候在寝室的只有三个,巴桑普赤是属于临时去实习要晚点到场的一位,熊乙又是既没有实习却也不在寝室的一位。

后来我才知道,她去上瑜伽课了,自己报的训练班,所以没在寝室等着。匆忙接受完采访,她又乖巧地和我道再见,说有自己报的日语课要上,又出门了。

她是个稍酷又很有自己主见的小姑娘,顶着染成红棕色的卷发,深灰的卫衣外面套着亮橙色羽绒服,背着双肩包,一副自在又礼貌的模样。

“熊二二”的有爱家庭

熊乙又不像典型的藏族人,可能和她的家庭民族成分有关。外公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说话是四川口音,已经汉化,外婆是四川达州人,汉族,爸爸是四川大竹人,也是汉族,所以熊乙又是个四分之一血统的藏族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她的长相、口音、对家乡的依赖程度和其他藏族学生不一样了。她虽然生长在拉萨这个藏族聚居区,但因为个人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她能听得懂藏语,但不太会说,也没有民族服饰,她其实就是一个摘掉民族标签、生活在省会级城市的现代姑娘。

可以看出家庭对熊乙又的影响很大,她向我介绍家庭成员时稍显兴奋,又带着自豪。爸爸早年在西藏当兵,后来转业分配工作在拉萨,与妈妈在达州相识,然后一起在拉萨工作,安家,生了她和弟弟。而外公和外婆的故事她更是津津乐道,外公是当时的高中毕业生,也算有知识有涵养,外婆家境不错,还是当时罕见的独生女,家里在达州有个门面,卖米卖面。有一次外公带着部队的证件去店里买米,对外婆一见钟情。用熊乙又的原话,“外公这个高材生居然会喜欢外婆”,而且对她非常好,直到现在,外婆喜欢的电视节目来了,外公就会让她去看电视,而自己去洗衣服做家务。可以看出,一个有爱的家庭对人的成长大有助益,熊乙又说自己在家里很受宠溺,她觉得幸福安心,也想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好,不辜负家庭的爱护。

我问及名字的意义,熊乙又扑哧笑了,“名字好搞笑,是吧?是爸爸取的。爸爸跟我说,就想咱家闺女简单一点。”爸爸怕年幼的她不会写字,“熊”字笔画复杂,但是是姓,不能改,叫“熊一一”又太简单了,于是教她写个“2”,字形上就像“乙”字,然后再画个叉,上面加一横,就是“又”字。我觉得熊乙又的爸爸给她取这个名字,除了让女儿“好写字”之外,应该还有别的深意,可是想不到是什么。我开她玩笑,甲乙丙丁,乙是第二,“又”也是第二次的意思,原来你叫“熊二二”呀。她大叫,“我不二,”接着又强调,“爸爸很有才”,不管怎样,这个几乎不会重名的名字定会带给她更多的关注,或许这就是家庭的期盼呢?

青春的压力和矛盾

第二次和熊乙又接触,约在三峡大学图书馆二楼的奶茶厅,她风尘仆仆地赶到,把我当做信任的倾听对象,讲述了一些小女孩的烦恼。她说姐姐,这段可以不录音吗,我说行,这些不会写出来,于是我们针对她的不可被记录的烦恼聊了许久。

当然也有一些可以被记录的烦恼,这些甚至是这群西藏班的孩子,乃至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人的共性问题,熊乙又总结其为“年轻的躁动”。“譬如考试,静下心来复习准备可能会考得很好,可是有点躁。或者想到毕业后的出路,做手上的事反而不沉静。其实我知道自己好动,所以会刻意做些静的事情,比如练瑜伽,武术,看禅书。”

我请她总结一下自己的个性,她沉思了一会儿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她神情烦恼,可这是一个褒义说法啊。“我为人就是有些主观,对事物的看法从自己的本意出发,动和静的状态经常因为遇到事或者情绪就瞬间交替了,挺矛盾的。”熊乙又说,一批来的同学,有些心智比较成熟,知道自己要什么,处理事情和情绪也比较注意方法,会考虑外界怎么看,别人会怎么做,刻意随大流,与大家保持一致。她觉得自己也在开始变成一个格式化、程式化的人,但是心中还是想要保持小女生的善良和纯真。我听着她软软的声音说着自己的矛盾性,禁不住要鼓励这种矛盾。在共性中谋求个性,不正是人一辈子抗争的东西吗?

熊乙又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课业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谈及考试情况,她说数学考得很差,大学数学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有的题连公式都没写上,“考试还必须坐半个小时,真是分分钟丢命的感觉”,有门专业课也发挥不好。不过英语能跟上,其他公共课程也不错。“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主要是敦促大家学习,做个表率。可是我成绩不好,徒有虚名。”我安慰她,兴趣不要太广泛,多花气力盯着专业学习,精力集中才能办好事情。她点点头,“所以我今年就选了瑜伽这一个兴趣好好发展,其他的都放一放,争取好好完成学业。”

至于人和人的差异,熊乙又烦恼的是,怀揣着一颗向往美好、无限憧憬的心走进大学,希望在新的环境里好好学习,但有时别人会对她保有热情的事情泼冷水,对她积极的态度以打击。“非常讨厌给人负能量的声音,但是却又不得不听”,熊乙又有些无奈,但也表示,“人和人的追求不一样嘛,我知道自己的态度就好。”

瑜伽和心灵鸡汤

熊乙又的兴趣和其他女生不太一样,她这学期自己报了瑜伽班和日语课,问她平时喜欢看什么书、电影之类,她没有列举时下火热的电影和明星,而是喜欢禅文化和励志书。平时看《大悲咒》、《心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虽不太懂,但读一读觉得心安。她给我看手机上下载的超新阅读器APP,电子书架上有《气场力》、《乞力马扎罗的雪》、《做事先做人》等心灵鸡汤,有的刚开始阅读,有的进度已经过半。熊乙又说二者结合可以让自己既不会太摇摆、太浮躁,也能激励自己,树立信心,“活在矛盾当中的我的必备吧。”顺其自然和爱拼才会赢并不冲突,人要有信仰和信念,才会把事做到最好。

瑜伽和日语都是她的兴趣,自己交钱学习,瑜伽课上得比较认真,而日语前半个月比较有激情,后面就落下了。想做的事情过多,可能一件都做不好。我说好好学英语可能更实用,熊乙又点头,“姐姐你说的对,爱好虽然好,但实用的本领也得有。”今年她决定主攻瑜伽这一个爱好,并且已经付诸实践。“我报了一个瑜伽培训专门学校,学成后要实习半年时间,就是带学生,然后就能拿到瑜伽教练证了。”

熊乙又喜欢瑜伽的原因倒简单,就是因为美。“读初中时看报纸,说瑜伽是通往身心的一条道路,觉得瑜伽老师好美,身材好优美,姿势好柔软,散发出来的气质也充满魅力。”怪不得有人说欣赏美的能力是天生的,有时,它会引导人发现自己的爱好,潜质,甚至适合自己的职业。我提到她染色的卷发,她有点不好意思,“12月中旬烫的,就你第一次来采访之前,但是我昨天才跟爸爸说了烫头发的事情。等会采访完中午再去弄一下,就在学校西苑小吃街那边,比较便宜。”就是个爱美的小女生嘛。

她是个稍酷又很有自己主见的小姑娘,顶着染成红棕色的卷发,深灰的卫衣外面套着亮橙色羽绒服,背着双肩包,一副自在又礼貌的模样。

摄影/黎明

猜你喜欢
瑜伽藏族外公
Hello White瑜伽馆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我的外公
练瑜伽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