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梦想会不舍,要追寻

2015-12-15 09:00吴冠宇编辑李颜岐
中国三峡 2015年6期
关键词:姑姑家三峡西藏

文/吴冠宇 编辑/李颜岐

总有梦想会不舍,要追寻

文/吴冠宇 编辑/李颜岐

年龄:20岁

家乡:西藏拉萨

专业:旅游管理

初次见到张仁远,是在她的寝室里。她落落大方地叫我声姐姐,然后搬来一个凳子让我在她的书桌前坐下。乖巧、懂事是她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这个女孩说话时总是慢条斯理,表意清晰,很快就理会到我的问题所指。这是在我采访的几个同年纪孩子中并不多见的,一般多是有些腼腆,对待提问并不做出过多的回答;或是带着青春特有的张扬,迫不及待地展示自我。

仁远的寝室是一个四人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并装有空调。入门后左右两侧依次摆着四张上床下桌的学生床。这是三峡大学特意为这批西藏班学生提供的条件较好的寝室。采访的那几天正是典型的南方冬季气候,潮湿阴冷,仁远和她的室友提前为我打开了空调,温暖如春。仁远书桌上的摆放很简单,一盏台灯和正在复习的书本,右手边的书柜里摆放着课程用书和生活用品,并无一些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都爱的小植物或装饰品。

成长在西藏的汉族女孩

张仁远是这批西藏班里为数不多的汉族学生。她的家乡在陕西宝鸡,仁远爸爸大学毕业后来到位于拉萨的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工作,在一次回老家宝鸡休假时认识了仁远妈妈。爱情的力量让妈妈毅然选择放弃了内地安逸的生活跟着爸爸一起到了拉萨定居,并在那里有了仁远和她的弟弟。仁远和弟弟是一对龙凤胎,弟弟只比仁远小几分钟,目前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就读土建专业。

仁远和弟弟从小一起长大,从幼儿园到初中基本上都在拉萨读书。拉萨的气候跟内地差异很大,空气较内地稀薄,含氧量少,日夜温差大。小学三、四年级时,仁远父母出于对孩子生长发育需要的考虑,让仁远和弟弟一起转回了内地读书,之后又因思恋儿女将他们接回了西藏。在内地读书的两年时间里,仁远和弟弟是跟姑姑、姑父以及表姐一起生活的。姑姑家的生活要求非常严格,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都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大人们工作忙碌,要照顾三个孩子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只能以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来严格要求孩子们。仁远半开玩笑地说,她觉得在姑姑家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时间里可能是把三个孩子同样当作男孩来养了,还曾让仁远和表姐都剪成了小子头,以致在一段时间里仁远差点就真的以为自己是男生了。但是在仁远看来,这样严格的要求也是有回报的,一是仁远和弟弟在跟着姑姑家的小表姐一起生活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相互照顾和分享,养成了雷厉风行的做事习惯;二是在姑姑家的两年里,仁远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曾经在班上名列前茅。

上高中时,仁远考取了位于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这是西藏自治区在内地创办的一所学校。高中三年,和父母又是聚少离多。直到高考之前,仁远爸爸为了给仁远打气加油,才特意请了假回到陕西陪仁远考试。可能,正是由于较早地离开父母的怀抱,学着自己生活,才让仁远如此乖巧、懂事、稳重。

仁远目前就读于三峡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填报志愿之前,她和家人通过相关资料特意了解了三峡大学、三峡集团定向生以及三峡集团的大致信息。在仁远爸爸看来,三峡集团的定向生对于女孩子来说是一条更加优越和稳定的道路,仁远便遵从爸爸的决定选择了三峡集团定向生。

是兴趣也是小小梦想

大学生活跟想象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仁远告诉我,虽然平常课业不多,但每天依然不停息地在校园各个地方穿行,这是因为她把课余的时间安排给了社团活动和兴趣班。作为学生会组织部的一名干事,仁远认为她要为同学们多做实事,为学生会工作出实力。上个学期,水利环境学院举办了“水环好口才”比赛,仁远也积极参加了选拔,虽然可惜没有走到最后一关,但她依然用自己的方式为活动的顺利举行出一份力量——为参赛的选手计时、举提示牌。

一次偶然的机会,仁远从校园张贴的信息上得知了有一个专门为三峡大学学生开设的舞蹈兴趣班,就兴致勃勃地报了名。这个舞蹈班是每周末中午11∶30至13∶00上课,为了每次能按时去学习舞蹈,仁远都会提前午餐时间。

参加这种兴趣班就和办一张健身卡一样,并无什么强制要求,大部分人或许并不能坚持到最后或者每次按时去。尤其是对于刚进大学的孩子来说,生活的一切都还太新奇,充满诱惑。

仁远却做到了,对于她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坚持,在说坚持的语境当中或许还带有一丝不得已,而她仅仅只是出于对舞蹈的热爱,迫切地要追寻。

说到舞蹈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面前的仁远犹如一个发光体,时而激动得让我怀疑她就快要落泪。

她告诉我,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跳舞,每次看到电视上的明星和舞蹈演员时,会非常羡慕。到了初中时,仍然无法割舍对舞蹈的喜爱,曾经一段时间里产生过想要放弃学业转学舞蹈的念头,还因此事跟家里发生过争吵。爸爸担心她年纪太小,不能明确把握自己未来的定位,还是应将首要任务放在学业上;也误将仁远对舞蹈梦想的追寻等同于不切实际的明星梦。面对爸爸的误会,仁远感到非常委屈,为此让家里好不安宁了一段时间。现在的仁远平静地回忆起当年张扬的自己,解释道,那次争吵也许一部分的原因是自己当时正处于叛逆期,但更多则是出于对舞蹈的热爱。

如今进入大学,仁远对于课程和人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报名舞蹈兴趣班,学习爵士舞,在仁远看来这也算是对于热爱的事物、对梦想的一种小小的追寻。我问仁远,如果抛开父母的期待,自己选择的话,是否会以舞蹈作为专业。她回答说,如果其他任何条件都不考虑,按照内心指引,她会选择做一名舞蹈老师。在她看来如果能让自己热爱的事业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发展和延续,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仁远说:“大家不是都在说,如果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把它当成职业来做,就会很快乐。我是这样想的。”

爵士舞是一种张扬又活泼,喧闹而富有节奏感的舞蹈,而坐在我面前的仁远是乖巧安静的,我很难将她和看上去完全不搭的爵士舞蹈放在一个画面中构想。仁远却说刚认识她的朋友都说她内向文静,但实质上并非如此。所以爵士舞或许才是能真实展现和表达她自己的一种方式吧。

对于舞蹈这个小小梦想的追寻最终会走向何方,仁远说就让它顺其自然吧。或许她是对的,或许梦想就应如此而非让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它的翅膀。

摄影/周运逸

如今进入大学,仁远对于课程和人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报名舞蹈兴趣班,学习爵士舞,在仁远看来这也算是对于热爱的事物、对梦想的一种小小的追寻。

摄影/黎明

猜你喜欢
姑姑家三峡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住在姑姑家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独自走夜路
西藏:存在与虚无
不放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