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对于教材优化使用的指导

2015-12-15 13:20俞乔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2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

俞乔

摘要: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选用是否得当。对于已有的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不同,也需要再次开发和优化使用。教材优化使用要考虑到与教学相关的各方面需求,起源于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分析理论为教师优化使用教材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需求分析;优化教材;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216-02

一、引言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类型的学校教育都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中心”(曾天山,1997:27),教学活动开展所必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都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教科书作为教材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当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它的时候,由于它的整齐划一性和教学的具体实际之间必定存在差异,时常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教师该如何消除这样的差异使教材适合教学活动呢?

二、教材和教科书

关于教材的概念和定义,各国的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曾天山把教材定义为: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协助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各种知识信息材料(曾天山,1997:8)。这是从教材的功能属性来进行定义的,凸显出了教学材料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材的物质载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纸张、磁带、光盘等。

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教师或者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到教材时想到的就是教科书,但教材并不等同于教科书,教科书是教材范畴中的一部分,它在教材的范畴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材。除了教科书,教材还包括各种教学辅导书及视听材料等。我国权威观点认为,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本文所讨论的教材优化使用主要是指对教科书的优化使用。

教科书的设计总是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来进行的,而现实中,使用同一本教科书的师生总是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例如课程的性质、课程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既有的基础等。因此,同一本教科书是不可能与不同的师生群体完全匹配的。那么此时,教师就要发挥他们的作用,从不同的需求出发,对所使用的教科书进行适当地调整,优化使用教材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NA,needs analysis)在外语教学领域的最早应用是在专门用途英语(ESP)。它的理论依据源于上世纪60年代Rodger的课程开发理念,之后的几十年,Coffey、Munby、Schuts&Derwing、Hutchinson&Waters都对需求分析发表了自己的阐释和观点,需求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外语课程设计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陈冰冰,2009)

束定芳总结需求分析对我国外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共有四点:(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束定芳,2004)

需求可以指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也就是说他们在学完外语课程后能够用这门语言去做些什么,需求也可以被看作是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所认为的外语学习中有必要或者说是最好应该掌握的内容,需求还可以被定义为“外语学习者要真正习得一门语言所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外语学习者本人,即他们自己希望从外语课堂中获取什么。(余卫华,2002)

四、我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需求分析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把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概括为:旨在使学生能胜任日常商务活动中的初级翻译工作,特色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力争做到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

(二)社会需求

本专业曾对历年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开展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调查单位认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排名前五的分别为: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及执行能力。(2)调查单位认为本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依次为:企业日常中英文事务处理能力、商务英语翻译与写作能力、英语商务谈判实践能力、市场营销与广告推广能力。(3)调查单位认为本专业人才所需的素质结构依次为: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的心态、英语运用能力、善于沟通、良好的习惯、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身体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学生特点

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但普遍较为薄弱,知识面狭窄,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习的意义,大部分学生都把学习和上课当成任务来对待,他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考试,最终拿到毕业证。他们对翻译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语言转换这个层次,文化意识比较单薄,他们在翻译课程上的困难很多,主要包括语言基础和文化知识两大方面,而专业知识相对来说尚可,原因是已经修过很多相关的专业前导课程。

(四)教师需求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多为经贸、英语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或硕士生,工作经验丰富。在多年的教学中他们发现,高职学生不能适应完全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他们希望教材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据此,我们认为,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求:首先,教学内容要包含商务活动中常见的文体,对这些文体的特征和翻译技巧进行介绍;其次,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翻译方法供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使用;第三,教材应包含充分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而从教材的组织形式来看,教材内容应呈现出趣味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这样才能适合高职院校师生的教学之用。

五、教材分析及优化使用

我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目前使用的教科书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开发的《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通过从商务文体、翻译方法和文化知识三个维度对该书的内容进行梳理,再从本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形式入手,我们发现该教材基本涵盖了公司组建、内涵建设、公关活动、外联事务等活动中常见的文体,介绍的文化知识范围也非常广泛,内容的组织形式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融会贯通的综合应用能力。但也有一些欠缺之处,如:个别单元模块间的内容存在重复交叠,有拼凑之嫌;从单元设置来看,缺少一个对于翻译及商务英语翻译的总体介绍。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对教科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如下一些调整。

(一)删减

删去与专业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和难度不适宜的内容,例如:删去了第9单元的商务信函和第10单元的单证两种文体,因为本专业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之前已经开设了外贸英语函电和商务单证英语两门课程,对这两种文体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教学。

(二)增加

如在课程初始增加了一个introduction的内容,对翻译的基本知识和商务英语翻译这个方向以及本课程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总体介绍,使学生对于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再如,增加了菜单翻译和招聘广告翻译两块内容。菜单是商务宴请必不可缺的部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和人们对于异国文化日益增长的兴趣,如何恰当翻译菜单也应该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大部分都处于涉外环境中,招聘广告同样也会以英语的形式出现,因此招聘广告的翻译也是一项值得学习的内容。

(三)改动

有些内容的详略、难易程度不适合学生,需要加以调整,如:在产品说明书中,医药类说明书由于极强的专业性,难以被高职学生掌握,因此只要大致了解其特点即可。对于一些有重叠或者散乱的内容进行重组,如:把中西文化在色彩、对动植物的认识、对数字等事物的认识等方面的差异集中到翻译中的不对等性这个主题,在商标翻译这一单元进行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内容已经显得过时了,也需要修改。

六、结语

教科书整齐划一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它时不能一刀切、原封不动地用做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再次加工,灵活使用教科书,优化教材的使用,使其适合师生的特点。需求分析理论恰恰为再次加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Berwick,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Widdowson,H.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M].New York:Newbury House,1981.

[3]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2):125-129.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23.

[6]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
基于智能手机的高职学生移动学习需求分析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学习者需求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