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中国绘画鉴赏的教学策略

2015-12-15 15:03陆梦嘉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2期
关键词:鉴赏高中策略

陆梦嘉

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给高中美术鉴赏课提出的教学目标,鼓励着现代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知识水平,与时俱进。教师需要学会转变教学观念,学会在中国画课程教学中利用文学、历史、音乐、信息技术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促使学生热爱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关键词:高中;中国绘画;鉴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254-03

一、高中美术阶段中国画欣赏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①中国画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因此它也是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重点。中国画的鉴赏教学内容包括了解中国传统画家的哲学思想、艺术观念、品评方式及作品内的表现方法、历史背景。学生需要学习中国画的造型语言,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国画的多种创作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培养艺术感知力、形象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学会情感表达和自我评价、评价他人,加深中国文化的热爱,参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二、国画鉴赏课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第三条,“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②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越来越重视美术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中国画的魅力不仅仅存在于图像所呈现的美感的享受,更多是作品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对于中国文学、音乐、哲学、历史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利用在其他科目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来加深对国画的认识,基于理性而做出合理的感性的评价。

因此,教师需要多层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并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搜集材料,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器材、图书馆等,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文献资料、图片、标本、图册、影像资料或是计算机软件,立足于当代,将中国画鉴赏中难以理解的精神性的知识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拉近中国画与学生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开拓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从而感受绘画中的内容美、形式美,激发他们对中国绘画的热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理解中国艺术家如何在绘画中传达美,最后让学生产生在美术思维方式之外对绘画的多种理解。

(一)文学

在中国画的学习中,除了重视技法的表达,还非常重视文学的修养。与文学相比,美术的表达更加具象化,表现的内容也相对狭窄,学生往往只会关注“好看”,而忽略了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很难超脱于物象之外,产生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绘画和文学的结合让学生理解美术和文学的内在关系,利用对语言的理解深入对绘画的理解,这样更能被接受。例如,基于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教师就可以品鉴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就可以直接引用曹植的《洛神赋》,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感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境情绪,并让学生进行想象,找出自己和艺术家思维的区别,从而关注于艺术家在进行画面表达时的构思和技法。此外,中国画本身就更在意诗意的表达,所谓“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中国画中诗画相融,这在文人画中最体现,诗句竟然成为了画面中的一角,所以学生在品鉴中国画时,也必须把文学的品评作为中国画鉴赏的重要部分,这不仅是看作画面结构的一部分,更是表达艺术家个人情感,绘画意图的重要来源。此外,中国古代大量优秀的画论、画评,例如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谢赫的《名画品录》,等等,这对中国画的鉴赏产生着很大的教育意义。课堂上,巧妙地运用这些古代画论,可以从理论的、系统的角度告诉学生品鉴的方式,从历代古人的评论中,得到多种权威的观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观点,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二)历史

中国画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传承与创新,其鉴赏和品评的方式必须是基于作品诞生的背景的,因此高中时在鉴赏作品时需要结合历史知识。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史料,不仅可以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艺术家的审美理想的差异,和大众审美的差异,这可以给学生描摹生动可感的历史画面,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描述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的时候就可以引入史料,从文字资料中了解北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当时的社会风貌。又例如,在鉴赏《韩熙载夜宴图》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绘画里面的历史小故事,根据故事的情节,由点到线及面地细致地观察其中的历史场景、人物神态动作、服饰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观看、认识统治阶级的生活环境、精神世界。美术对历史有着记录的功能,所以了解一幅作品诞生时代的审美趣味、社会、种族、心理及画家个人的风格,中国画的鉴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三)音乐

音乐资源是美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资源。音乐和美术在节奏和韵律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都可以进行不同情致的表达。比如,中国的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条的“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就是从音乐的角度活泼地来对中国画艺术形象进行描绘的。在西方,康定斯基等许多艺术家一度探索过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以追求绘画之外的音乐情致,尤其抽象绘画出现之后。因此,教师可以向西方学习,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加入听觉上的享受,可以创造出舒适的学习氛围,听觉的刺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视觉感受,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美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情境中,引发他们的思想情感。比如在鉴赏中国山水画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古琴的音乐,让色彩形象和音律产生一种对应的关系,给学生营造一种置身天地之间的感觉,通过构建两种艺术门类的沟通,真正做到心灵与对象的深层次沟通,主观地感受到中国画内在的精神和神韵。

(四)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主动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拓展学习资源,开拓视野。”③在这个信息时代,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已经是一名教师必备的技能。在高中的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必定需要罗列展示许多图片资料以及音乐、影像、文字资料,这些都需要幻灯、投影、电脑的参与,教师也必须学会运用一些像powerpoint这样的必要的电脑软件将原始的资料进行提炼、组合、展示,例如,在进行中国画构图方式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软件photoshop在画面中用线条标识出布局的走向,圈出画面中的重点,如“之字形构图”、“甲字形构图”、“由字形构图”等,同时可以运用这个软件将画面中的不同物象单独建立图层放大缩小,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展示出个体对整体的影响,使学生有一个占星的认识。中国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多样。

三、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行为,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他们需要理解美术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欣赏艺术作品,从而学习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理解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这对高中美术教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不光体现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更多的是让教师关注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的改革。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中国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它和中国古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自然科学等都有着直接、间接的联系,光看一幅作品,很难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产生对作品理性的评价,情感上的态度,所以通常也是以教师“知识灌输”的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充分挖掘各类学习资源,将这些资源引进课堂教学,为学生充分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鼓励学生多表达、多交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独特的喜好和评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独立的审美情趣。就像阿恩海姆说“在艺术及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所知的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④所以,在进行中国画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当课堂中的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学习的过程中,补充鉴赏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的事实依据,例如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的描述,画论的引用,从而引发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参与知识的积累,做到高效的学习。

(二)转变教师角色,调整教学行为

《艺术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到“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等三个方面”⑤,所以教师应该和学生产生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中国自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这句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描述了中国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附属的地位。中国画的学习模式,历来也是学生跟着师傅进行着被动学习,讲解之后进行记忆和练习,这很难促进学生主观思考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之中观察、发现、应对及积极处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也就是在学习传统中国的文化,正是因为有着深沉的文化历史的积淀和内涵,才会让中国画在鉴赏的过程中需要丰富的知识作为辅助,这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个人知识素养,中华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整体课程计划的独特把握。此外,正是因为中国绘画总是能给学生一种“神圣”、“看不懂”、“古板”的心理错觉,使得学生在鉴赏初期,就和作品本身产生了距离感,因此,教师更需要在课堂前或是教学过程中,以一种像朋友一样的身份和学生,平实地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觉得中国画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例如在学习山水画的课程开始前,教师就可以将眼光超脱于教材,鼓励学生在学校或当地图书馆、艺术馆、艺术作坊等寻找、搜集实体的资料、自我观察思考、拍摄照片,介绍一些图片视频网站、美术期刊网站辅助学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美和中国画创作的来源,而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让他们发现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和乐趣。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感受,在这种学习讨论中,学生可以加深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印象,从他人那里得到更多知识与经验。

(三)构建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⑥

这些教学建议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十分综合的个人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迎合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培养出具有国际化眼光的学生。中国画拥有悠久的历史,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含义是远超图像本身的。在鉴赏中国画时,教师也不能仅仅是解释、关注一幅作品,因为艺术作品是涵盖在整个艺术史中的,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的。这就要求教师拥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并且是全方位多领域的,能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中。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关注融入当代、地方中国画的元素,或是借鉴相关其他学科的学习,打破纯中国画教学的桎梏,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的方式,进行知识梳理,系统地整理鉴赏课中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鉴赏课更加生动活泼起来,高效地引导学生,这样其实也是一个有效途径,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向更深、更广、更新发展。

美术教师在进行中国鉴赏课教学时,不光担当了一个知识传输者的角色,实际上更是一个中国文化的宣传者。教师正确的教育观、评价观,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向学生们传输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文情怀,引发学生对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关注和认可,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有目标性、科学性地通过进行各种教研活动、集体交流、阅读最新资讯等方式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以积累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学习新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并运用到实处,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12.8重印),(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012.8重印),(7).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12.8重印),(16).

④胡之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15.

⑤胡之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14.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12.8重印),(15).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鉴赏及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胡之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余洋,马晴.中小学美术教育论[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鉴赏高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