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秘诀(外一篇)

2015-12-16 07:34胡新梅
短篇小说 2015年8期
关键词:儿子教育

◎胡新梅

面试秘诀(外一篇)

◎胡新梅

责任编辑/文媛

困在家两个月了,浙大毕业生冯晓军的工作还没着落,他每天辗转于各种应聘考试。但都在面试上败下阵来,让他又气又恨。

“要靠你自己,别老是想着走后门。”晓军父亲是一位退休小干部,一生清正廉洁,从不喜欢搞“形式主义”,对于儿子的工作也是如此。

“老爸呀,你以为我不知道,这年头哪有公平竞争。”晓军真是有苦难言,想起当年考上浙江大学一度成为全村孩子学习的榜样,如今却沦落为大家的笑柄,真是世事难料,莫名的沮丧涌上心头。

这都是第八次参加应聘了,笔试成绩依然不错,只与第一名差了0.5分,如果面试和笔试一样公平公正,晓军的工作是十拿九稳。可他心里最清楚,除了笔试分数的真实性,其他全是拼爹拼娘拼关系了。

为了面试,晓军吃不好睡不好,几经周折了解到这样一个消息:这次招考单位的一把手黄清全和自己是同一个镇。当晚,万般无奈的晓军只好把这个信息告诉了父母,本乡本土,目的是能不能从黄村找到关系,就算“曲线救国”吧!

听说儿子参加应聘的单位头头是黄村的黄清全时,平时只会唉声叹气的母亲居然又问了晓军一遍,“你确定真的是黄清全?”得到儿子的肯定后,母亲一改往常的颓废神情,大包大揽地对儿子说:“这件事包在老妈身上了。”弄得晓军和父亲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不是被气糊涂了。

“你有什么招数?”父亲郑重其事地说,“这年头,行贿也要绳之以法。”

“这个,我自然明了。”母亲很有把握地点点头。

早上,黄清全刚在松松软软的老板椅上坐下来,秘书说他有个乡下亲戚已经等了好一会了。“乡下亲戚?”会是谁呢?一般来找他总会提前打个电话来,他的亲戚都在黄村,自从当局长后,嫡亲远亲堂亲只要能沾个亲字的都找上门来。这个不速之客又会是谁呢?莫非又是一个八竿子快打不着的远亲?不管怎样,既然已经在门口等了,就见一面吧!不然,传到乡下说自己摆架子也不太好。况且,在这个“风口浪尖”之时,要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呀。

冯晓军的母亲进了门,黄清全怎么看也不认识啊!只好问她,“你是谁?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冯母不慌不忙地说:“黄局长您贵人多忘事,怎么还会记得一个相隔二十多年没有再见过的人呢!”

“二十多年不见?”黄清全一惊,心里咯噔一下,不由自主从椅子上站起来。

冯母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用手绢包得严严实实的黑白照片,小心翼翼地递给黄清全,黄清全接过一看,顿时像中枪一样,跌坐进老板椅里,往事一下子被生生割开一条缝,那可是黄清全年轻时一件非常隐秘的事啊!难道,莫非……

往事“不堪回首”——当时,黄清全刚进乡政府工作,被安排在二十公里外最偏远山村的冯里。那时交通不便,不要说公路,就连走路也是七高八低的山间小路,所以黄清全每次去冯里,总会在村里待上一二天。就是这样,他和当时村里最漂亮的姑娘慧芳好上了,两个年轻人不久还偷吃了禁果。

后来,黄清全工作调动,他担心和村里姑娘慧芳结婚会阻碍自己的前程,就狠下心抛弃了她。只是后来听说慧芳还怀了他的孩子,再后来又听说慧芳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甚至还有人说慧芳寻短见死了,各种传闻都有,但这件事黄清全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年轻人为了事业总要有所选择。直到近几年偶尔听到冯里这个村名时,隐隐掠过一丝内疚。

莫非眼前的女子就是慧芳?可他怎么看都看不出有一点当年慧芳的影子?他有些疑惑,小心地问:“请问你是……还是……?”

冯母看见黄清全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想起往事了,就说:“你先别管我是谁,我今天来找你也不是来和你叙旧情或算旧账。我只是想告诉你,我的儿子参加你们局的招聘考试,得了第二名,希望你在面试时能够秉公录取。我相信我儿子的能力,除非你们背后又出什么花招。”

黄清全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女人就为了这件事,他有些不信,“你真没有别的事了?”

冯母很爽快地回答:“没有了。”说完就起身告辞。黄清全手里拿着照片,叫住她,冯母却说:“有些事,我现在不告诉你,以后我一定会和你说清楚。对了,我儿子今年二十三岁,你在冯里工作应该二十四年吧!”假如当年慧芳把自己和她的儿子生下来的话,不也刚好二十三岁吗?黄清全心里一阵抽紧,莫非……?这个女人也不至于要这样说啊!如果当年慧芳生下孩子,不可能带着孩子再嫁人啊!黄清全马上让秘书把这次考试通过笔试人员的资料拿来。

冯母坐在回家的车上,心里也忐忑起来,假如这黄清全不买她的账,如何是好?毕竟自己的儿子不是当年黄清全和慧芳生下来的孩子啊!那个孩子早已随慧芳嫁到陕西去了,那件事除了当事人,也只有她一人知道,毕竟当年自己是慧芳的闺蜜!若不是为了儿子的工作,她会把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底,现在也只能在心里对朋友说声对不起,自己真的是没办法。

此时此刻的黄清全,正在认真核对面试人员,生怕漏过了任何一个细节,刚才的女人,慧芳,面试……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遇见

马上又要开初中同学会,水务集团纪委副书记沈红是联络人,她拿着通讯录一个个打电话,当看到芦飞这个名字时,她顿住了,一想到他,沈红感到胸口特别沉闷,这种难受无从解释。

沈红和芦飞原本是初中同学,手牵手走过了青葱岁月,后来又一起共事了三年,只差一点就迈进了婚姻的殿堂,但因为三年前芦飞在施工项目上“失足”了,然后,一切就断了。

其实,上个月,沈红还见过芦飞,只是在那种场合,什么话都没有说上……

那是“七一”建党节,沈红安排集团的党员去市监狱的法纪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刚开始让手下小王电话联系没有预约上,说是教育基地参观7月份接待已满。后来,沈红就跟另一个小学同学区纪委常委吴明联系,请他帮忙才安排进去了。一想到去法纪教育基地,沈红就想到了芦飞,不知道这次去参观能否碰到他呢?

7月1日下午,沈红带着集团200多名党员干部到法纪教育基地,在教育基地同志的带领下参观了警示教育图片展,观看了电教片和南郊监狱电子传输的犯罪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实时场景,听取了2名职务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忏悔,令所有在场的人员内心深为震撼。

这次,让沈红感到意外又惊喜的是还真见到了他,这个曾经心心念念的人,现在这么真实出现在沈红的眼前——刚开始她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是擦眼睛,又是推眼镜的,才确认真的是他,他就在站台上做报告,不,是现身说法,他的声音相当低沉,语气中是满满的悔恨,听着他的肺腑之言,沈红的心情格外沉重,在这样的地方碰到曾经的他。这辈子,沈红都不会忘记三年前的那个夜晚。

在“星光下”那个熟悉的餐厅,伴随着玫瑰的香味,悠远的轻音乐,芦飞向沈红提出了求婚。“红,我已经在湖滨花园买了房子,你看这是首付款项的发票,我们,我们终于有房了,你愿意……”可就在沈红要开心地回答“我愿意”三个字时,芦飞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出事了,你赶紧回来一趟……”只听到电话那头急切的声音,也就在那一分钟的间隙里,芦飞拿起外套,起身就健步奔了出去,“红,对不起……”沈红,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芦飞留给自己的最后字语。

此刻的沈红,早已是泪眼婆娑。这三年前已经流干的眼泪,怎么到现在还如此泛滥。如果不是母亲,一定要阻止我们;如果不是世俗,一定要逼迫芦飞;谁说必须有房有车,如果不是,那么,我怎么会在这种地方遇见他呢?

沈红不经意间瞥到现场也有不少同志在抹眼泪,其实,自己是来过多次,上个月全区的警示教育大会就在教育基地召开,区委书记在这里做了个长篇报告,给大家上了长长的一堂法制教育课。每次来这里,沈红都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每一次都让灵魂备受洗礼。她在想,不知道,自己站在他面前,他能否认出自己呢?即使认出了,又会有怎样的尴尬?

“我后悔莫及,我希望在座的领导不要重蹈我的覆辙,一定要警钟长鸣……”10分钟后,他结束了他的现身说法,这时候会场静得鸦雀无声,没有掌声,没有任何窃窃私语。站在身旁的民警正欲带走老同学……

“等一下。”就在那一刻,沈红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猛地就站了起来,喊了一声,民警和老同学都回头了,“这位领导,有事吗?”民警看了下沈红,见她没说话就转身了,沈红目不转睛地盯着芦飞,显然他根本没有认出她来,眼前的他,满脸皱纹,又黑又瘦,眼神一直在迷离。这个曾经的阳光男子已被生活的魔刀刻得惨不忍睹。此时,沈红很想上前去问他,是否还记得她,但是,她的脚却被什么东西定在那里,死死不能动弹……

就这样在四目相对的瞬间,不知道她和他都在想些什么。也许,一转身,就是不同的风景。

责任编辑/文媛

猜你喜欢
儿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打儿子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