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的调查分析

2015-12-16 07:59马小琴
护理学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重要性频率护士

邓 伟,马小琴

(浙江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浙江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的调查分析

邓 伟,马小琴

(浙江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目的分析浙江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方法2015年3—4月选取浙江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55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233项护理技能中,临床执行频率属高频92项(39.5%),中频48项(20.6%),低频93项(39.9%);护理技能重要性高157项(67.4%),重要性中等47项(20.2%),重要性低29项(12.4%)。75项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和重要性均高;49项护理技能虽然临床执行频率较低,但重要性高;2项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高,但重要性低。23项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和重要性均低。结论护理教育者需根据护理技能临床应用情况及重要性调整护理技能教学内容及学时,完善护理技能教学课程,促进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效衔接。

护理技能;执行频率;重要性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护理技能作为高等护理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业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随着医疗保健事业及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理技能的适用性、灵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然而,有研究报道护生在校阶段接受的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实践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2-3],教材内容滞后于临床及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时普遍存在适应困难[4-8]、操作能力不足[9]等问题。如何推动护理技能教学改革,合理安排技能教学内容及学时,提高毕业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一直是护理教学亟待解决的热点。因此,院校需明确护理技能的临床应用情况,根据其在临床总体执行频率及重要性对在校阶段护理技能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笔者调查了目前各项护理技能在浙江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执行频率及相对重要性,为探讨护理技能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2015年3—4月选取浙江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0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每家医院选取20个科室,其中内科包括肿瘤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肾内科、康复科、精神卫生科;外科包括普外科(血管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胃肠外科、五官科)、心胸外科、骨科、肿瘤外科、神经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及综合ICU。调查对象入选标准:取得护士资格证的临床在职护士;在当前科室工作时间≥6个月;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研究调查研究。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休假的护士;在临床辅助科室上班护士,如检验科。

1.2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2个部分组成,包括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调查表。(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临床护士所在的科室、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毕业院校类型、工作年限、职称及职务等。(2)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调查表,基于文献回顾[10-16]及课题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233项护理技能条目,包括4个维度:基础护理技能(138项)、专科护理技能(56项)、基本重症急救护理技能(18项)及中医护理技能(21项)。该调查表进行内容效度评价,专家咨询问卷中,要求专家对每条目与相应内容维度的关联性作出选择[17],对调查表中的每项条目是否属于相应的护理技能范畴给出判断,每项条目分4级评分即1=不相关,2=弱相关,3=较强相关,4=非常相关。该调查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47,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951,说明该调查表信度效度较高。将平均执行频率分为以下5类[14]:A=>2次/d;B=1~2次/d;C=1~6次/周;I=1次/(0.5~1)月;N=几乎没有。在参考Boxer[14]及 Judith[15]研究的基础上,将 A、B 为高频,C、I为中频,N为低频,对每项护理技能,将3类执行频率的有效选择率进行比较,取选择率最高者为该项护理技能的执行频率[14-15]。重要性则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将重要性(5分及4分)得分率≥80%的护理技能划分为临床护士认为重要性高的护理技能[16];将重要性得分率为50%~80%的护理技能划分为重要性中等的护理技能;将重要性得分率<50%的护理技能划分为重要性低的护理技能。

1.3 调查方法 在征得医院护理部同意的前提下,由研究者通过书面及口头形式,向被调查者说明本调查的目的、意义、填写说明,请各科室护士长协助发放调查表,并于1周后统一收回。由于各医院科室数量及分布不同,问卷发放时选择不同医院的相同科室,每家医院选取20个科室,每个科室发放20份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7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88.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0及SPSS 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为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按照统一标准对数据进行双人录入与核对,采用频数、构成比、百分比等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355名临床护士中,男10名(2.8%),女345名(97.2%);年龄 20~<30岁222名(62.5%),30~40岁116名(32.7%),>40岁17名(4.8%);科室:内科 169名(47.6%),外科 118名(33.2%),妇科 18名(5.1%),儿科 17名(4.8%),综合 ICU 13名(3.7%),急诊 20名(5.6%);文化程度:中专及大专43名(12.1%),本科 307名(86.5%),硕士及以上 5名(1.4%);毕业院校类型:中医院校 49名(13.8%),西医院校132名(37.2%),综合院校174名(49.0%);工作年限:<3年131名(36.9%),3~<5年62名(17.5%),5~10年74名(20.8%),>10年88名(24.8%);职务:无职务269名(75.8%),科室总带教老师21名(5.9%),护理责任组长41名(11.5%),科室护士长16名(4.5%),其中同时担任科室总带教老师及护理责任组长的有8名(2.3%);专业技术职称:护士126名(35.5%),护师 151名(42.5%),主管护师 72名(20.3%),副主任护师及以上6名(1.7%)。

2.2 233项护理技能的临床执行频率分布 138项基础护理技能中高频的有76项,56项专科护理技能中高频的有12项,18项基本重症急救护理技能中无执行频率较高的护理技能,中频的有3项;21项中医护理技能中高频的有4项。见表1。

表1 233项护理技能的临床执行频率分布

2.3 233项临床护理技能中执行频率排在前5位及后5位的护理技能 233项临床护理技能中执行频率最高:基础护理技能中七步洗手法,专科护理技能中微量血糖的测量,基本急救重症护理技能中心肺复苏生命支持技术,中医护理技能中穴位贴敷。见表2。233项临床护理技能中执行频率最低:基础护理技能中传统体温单的绘制,专科护理技能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技术,基本急救重症护理技能中抗休克裤的使用,中医护理技能中毫针法。见表3。

表2 233项临床护理技能中执行频率排在前5位的护理技能

表3 233项护理技能中执行频率排在后5位的护理技能

2.4 233项护理技能的临床执行重要性分布 138项基础护理技能重要性高的有92项,56项专科护理技能重要性高的有42项,18项基本重症急救护理技能重要性高的有17项。21项中医护理技能重要性高的有6项。见表4。

表4 233项护理技能的临床执行重要性分布

2.5 233项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重要性排在前5位和后5位的护理技能 233项临床护理技能中重要性最高:基础护理技能中七步洗手法,专科护理技能中微量血糖的测量,基本急救重症护理技能中心肺复苏生命支持技术,中医护理技能中穴位贴敷。见表5。233项临床护理技能中重要性最低:基础护理技能中手压式雾化器吸入法,专科护理技能中气压泵的使用,基本急救重症护理技能中抗休克裤的使用,中医护理技能中皮内针法。见表6。

表5 233项临床护理技能中重要性排在前5位的护理技能

表6 233项临床护理技能中重要性排在后5位的护理技能

2.6 233项护理技能执行频率及重要性分布 75项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和重要性均高。49项护理技能虽然临床执行频率较低,但重要性高;2项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高,但重要性低。23项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和重要性均低。见表7。

表7 233项护理技能的执行频率及重要性分布

3 讨论

3.1 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础护理技能中七步洗手法、生命体征的测量与观察、静脉输液技术等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较高。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一直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手卫生则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18],护士是住院患者直接接触者,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会涉及到手卫生;静脉输液作为临床抢救与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有研究报道90%~95%住院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治疗[19],这就使得静脉输液技术成为临床较为常用的基础护理技能;此外,临床护士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测量与观察,了解机体功能活动情况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因此生命体征的测量与观察是病情监测的基础,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能之一。然而,传统体温单的绘制、留置导尿技术等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较低,主要是因为目前大中型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电子病历得到广泛使用,传统体温单在大部分科室遭到淘汰;同时,临床上存在男患者导尿由男医生完成的情况,这就造成由护士完成此项技能的频率较低。专科护理技能及基本的急救重症护理技能由于疾病特点、性质及专科分布局限性使其在临床总体使用率偏低,如化疗泵的使用常见于肿瘤科,骨髓穿刺护理配合技术常见于血液科,洗胃技术在急诊抢救室使用频率更高,呼吸机的维护和使用在ICU的使用频率更高等。但微量血糖的测量、胰岛素笔的使用、心电监护技术等护理技能在临床科室应用广泛,临床执行频率较高,这与刘溢思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耳针法(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等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但大部分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与部分医生职责重叠及收费限制等原因在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开展[21-22]。

3.2 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重要性分析 233项护理技能中临床护士认为重要性高的护理技能有157项,如PICC技术、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七步洗手法、锐器伤的处置等,属于专业性及技术含量较高、对护士自身专业发展及促进患者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护理技能。重要性低的护理技能有29项,如传统体温单的绘制、热水袋的使用、床上梳头等,这些护理技能技术含量较低,目前,三级甲等医院已基本遭到淘汰或者在临床实际环境中可以由护士指导护工或患者家属完成。目前,三级甲等医院已基本采用电子病历来进行体温的录入,取代了传统体温单的绘制,这样不仅节省了护士的工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23];氧气雾化比超声雾化的使用更为方便;热水袋由于存在烫伤的风险而被很多科室禁止使用;而针对床上梳头等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生活护理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经过指导的护工或家属完成。同时,由于目前中医护理技术的范畴尚无统一定论[24],临床上存在针灸、推拿操作主要由针灸、推拿医师实施,使临床护士认为不属于自己工作内容,重要性低。

3.3 护理技能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是否存在一致性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护理技能的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存在一致性,如手卫生消毒、各标本采集前注意事项的宣教、中心供氧氧气吸入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及观察、微量泵的使用技术及微量血糖的测量等既属于高频护理技能也属于重要性高的护理技能;支被架的使用、传统体温单的绘制、热水袋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技术及床上梳头等临床执行频率和重要性均偏低。护理技能的临床执行频率与重要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常用的、体现专业要求的护理技能自然而然的被临床护士认为重要性较高[25],而三级甲等医院遭到淘汰的护理技能则相对重要性较低。

同时,也存在部分护理技能执行频率和重要性不一致情况,如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PICC技术、T管引流的护理及化疗泵的使用等,这些护理技能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各自特点及专科分布的局限性,使其在临床总体执行频率较低,但同样具有重要性。除此之外,目前国内专科护士种类越来越多,使得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护理技能在实际操作中是由专科护士负责完成,如PICC技术、伤口与造口的管理等。同时,也有一些护理技能与医生工作内容交叉,如换药技术,但由于这类护理技能对临床护士的专业发展及能力拓展显得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仍然较高。然而,协助患者如厕及协助患者下床、协助患者床上洗头、协助患者修剪指/趾甲、义齿的清洁护理等高、中频护理技能的重要性却较低,这些护理技能大部分属于生活护理的内容,虽然对患者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其专业技术含量及操作难度并不高,在患者病情许可及护士人力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可由经过专业指导的护工或家属完成[26]。

3.4 临床护理技能执行情况对护理技能教学的启示 护理教育者应根据目前护理学科发展速度,更新护理技能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卫生保健事业需要。首先,在护理技能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根据护理技能的临床执行频率及重要性来合理安排技能教学内容及学时,明确技能教学的目标任务及重点,将临床常用及重要性高的护理技能纳入核心护理技能范畴[27-29],作为在校阶段护理技能教学的重点[30];缩短临床重要性低的护理技能教授学时,在讲解过程中点到即可;逐步淘汰或略过那些传统的、非临床护士执行的护理技能,纳入目前临床广泛使用而未在教材中体现的新技能[20],使护生在面临实习或工作时能更快适应临床环境,更具备临床胜任力;适当开设专科护理技能操作课程,将临床常用的专科护理技能纳入教学范围[31],明确常用专科护理技能项目操作的难度系数[32],按照难度系数制定教学目标及相应的考核标准,确定不同技能最终的掌握程度;对于中医护理院校,应进一步界定临床护士可以执行的中医护理技能范畴,积极开设中医护理技能相关课程,重点教授临床护士常用的中医护理技能。其次,在临床教学实践的安排上:可以适当调整临床实践时间,采用“早临床、早试验”护理技能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穿插进行,使护生能及时学习和掌握临床常见的护理技能,提高其临床适应能力及实践能力,更加符合临床实际需求;采取以学院教师为主、临床教师为辅的临床教学实践方式,增加学院教师与临床护士的交流机会,避免学院教师脱离临床教学,促进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内容的有效衔接。

4 结论

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临床需要的护理人才,因此,护理教学应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及时有效地更新教材内容,依据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现况,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促进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效接轨。护理教育者应定期组织临床调研,根据护理技能的临床应用情况及重要性,修改技能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及学时,以改变护理技能教学滞后于临床发展的现状,培养具备临床胜任力、符合岗位需要的护理人才。本研究亦存在某些局限性,如受条件所限,仅在某省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研,未考虑不同地域护理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推广性受到一定限制,建议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研究,为护理技能教学的完善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1]姜安丽.21世纪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我国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2):1-3.

[2]李秀惠,罗 萍,范晓君,等.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差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5):58-59.

[3]罗先武,姜小鹰.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差异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6,13(10):68-70.

[4]方雪姣,叶哓慧,袁义厘,等.护理本科生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差距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9B):2375-2376.

[5]王 红,姚 娇.护理技能培训与临床护理实践的差异及对策[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9):825-826.

[6]邹芳亮,孙晓宁,潘永毅,等.护理本科院校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差距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7):493-496.

[7]张 浩.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临床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2,36(1):68-70.

[8]潘显芳.护理学专业实习生护理技能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3):17-18.

[9]Lee Y Y,Chen C H,Wang C J.Entry-level Skill Competency: A Comparison of Head Nurses’ Expectations and New Graduates’Perceptions[J].J Nurs Res,2002,10(3):217-226.

[10]Nicol M,Bavin C,Cronin P,et al.Essential nursing skills[M].Amsterdam:Elsevier Health Sciences,2012.

[1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EB/OL].(2007-08-06)[2015-01-12].http://www.nhfpc.gov.cn/zhuzhan/wsbmgz/201304/cb7ae21696bb49259845 ef8e622731e6.shtml.

[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14]Boxer E,Kluge B.Essential Clinical Skills for Beginning Registered Nurses[J].Nurse Educ Today,2000,20(4):327-335.

[15]Kieffer J S.Selecting Technical Skills to Teach for Competency[J].J Nurs Educ,1984,23(5):198-203.

[16]梁小芹,绳 宇.运用Delphi法构建护理本科生核心护理技能体系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69-171.

[17]史静琤,莫显昆,孙振球,等.量表编制中内容效度指数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2):152-155.

[18]汪月忠,叶志弘,同俏静,等.院内感染控制和预防的精细化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3):234-236.

[19]岳立萍,周 立,席淑华,等.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73-74.

[20]刘溢思,吴 瑛,张 艳,等.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2项护理操作技术使用频率及广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0,7(9):387-390.

[21]王俊杰,杨郁文,汪丽娟,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20-1022.

[22]张翠娣,鲁剑萍.上海市二三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现状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55-56.

[23]陈黎明,卞丽芳,冯志仙,等.基于护理电子病历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75-1079.

[24]沈 勤.影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65-267.

[25]陈 华,郑晓蕾.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知及执行状况的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A):93-95.

[26]Tzeng H M,Ketefian S.Demand for Nursing Competencies:An Exploratory Study in Taiwan’s Hospital System[J].J Clin Nurs,2003,12(4):509-518.

[27]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The Essentials of Baccalaure-ate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EB/OL].(2008-10-20)[2015-01-15].http://www.aacn.nche.edu/publications/order-form/baccalaureate-essentials.

[28]Sweeney M A,Regan P A.Educators,Employees,and New Graduates Define Essential Skills for Baccalaureate Graduates[J].J Nurs Adm,1982,12(9):36-41.

[29]Sweeney M A,Regan P,O’Malley M,et al.Essential Skills for Baccalaureate Graduates: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 and Service[J].J Nurs Adm,1980,10(10):37-45.

[30]Alavi C,Loh S H,Reilly D.Reality Basis for Teaching Psychomotor Skills in a Tertiary Nursing Curriculum[J].J Adv Nurs,1991,16(8):957-965.

[31]向家艮,谭益冰,李 春,等.2000-2012年我国专科护理技能书籍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8A):8-10.

[32]张 艳,冷 婧,刘华平,等.护理操作项目难度维度及维度权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437-1441.

R192.6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9.031

2015-06-02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401)

邓 伟(1990-),女,安徽宣城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

马小琴(1968-),女,浙江诸暨人,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方玉桂 谢文鸿]

猜你喜欢
重要性频率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振动与频率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