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导学案中的探究性问题设计技巧

2015-12-17 07:50陈燕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航路探究性学案

陈燕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精确把握问题设计技巧对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整体效率和整体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文章认为高中历史导学案从课本、真实的历史事件、现代化的目光出发来设计探究性问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导学案探究性问题设计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88

导学案教学法的出现是历史教学深入改革的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另外,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该如何把握问题设计的技巧,做到恰到好处?本文重点进行以下三点探讨。

一、从课本出发,使问题更深入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法离不开自主探究和问题分析。而一切问题的展开都需要紧紧围绕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并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逐步探求历史的真相,找到最本质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从课本出发,并超越课本,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有人说‘新航路打开了世界市场‘新航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新航路是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之路‘新航路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等等,你是怎么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呢?”教师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其实是新航路的四个影响,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用科学、正确的理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思维性。

二、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使问题更贴近现实

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载体,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问题的设计单纯是为了证明教材的正确性或者科学性,那么问题就会失去创新;相反,如果问题设计在肯定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教材,就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认知,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出发,并尽可能地采用全新的视角。

例如在学习《北洋政府时期的再认识》这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题。

材料:……中国棉纺织商业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设置厂房,导致超过了市场容纳量,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导致中国棉纺织业遭受重大挫折重要原因。——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上)》

探究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战”过后棉纺织业惨遭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众所周知,“一战”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挫折。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是主要原因,也是课文中对此问题的解释,教师如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将市场的饱和程度考虑在内,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这种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加全面了解到民族工业发展、兴盛、失败的全过程。

三、从现代化的目光出发,使问题与时俱进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简单地说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若把问题和全新的历史观结合,使问题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思维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清末新政史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题。

材料一:自1901年至1905年之间,清政府连续下发了很多关于“新政”的圣旨,“新政”的内容包括筹集军饷、征召新兵、嘉奖实业、振兴商业、开办学堂、吏法改革、重编律法、废除科举制度。

材料二:技术问题仅仅是现代化中心的一部分,其真正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可以让文化、科学和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探究问题:仔细阅读材料,试分析清政府时期社会环境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哪些建议?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阐述社会环境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带给人民大众的好与不好,让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启发下,去体会清政府19世纪90年代初社会的发展状况。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在立足当代的前提下探究历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师学会设计历史探究性问题的技巧,提出所需要探讨的问题、目标,制定科学的探讨步骤的导学案教学,能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由天武.浅谈我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认识[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 .

[2]宋殿军.使用“导学案”的一点浅见[J]. 新课程学习(下),2014(6) .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航路探究性学案
反辐射无人机航路规划问题研究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关于航路扫海测量碍航物探测能力要求的分析与研究
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比例尺(一)”导学案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