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渗透

2015-12-17 07:55刘丽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笔者新课改政治

刘丽丽

[摘要]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既适应了高考命题的改革,更适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综合人才的需要。文章就历史与文科中的政治、地理、语文学科的渗透作了探讨。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知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96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的面貌随之改变,各学科之间的藩篱在逐渐被拆除,各学科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这场方兴未艾的技术革命不仅影响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未来。无论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年人,还是站在讲台上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新课改中的教师,都要注重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笔者现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学科知识之间渗透的认识。

一、政治和历史是横着看与竖着瞧角度差异的问题

李大钊先生曾说过:“把过去的社会生活纵向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政治。”这也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政史不分家和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抽象化体现。在课堂上,当讲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接着涉及政治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如果一带而过很容易也很省力,但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要有应对学生突然提问的知识水平。还真有学生让笔者给他们解释解释什么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凭着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给他们解释了一番,讲得笔者满头大汗,幸亏大多数学生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笔者也有了一种感慨:任何知识用心学了都不吃亏,早晚有用得上的一天;学生想听什么你就能给他讲什么的前提是你会得多;当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你要时刻去学习。

二、地理和历史是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

顾颉刚先生说过:“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历史学和地理学的鱼水关系。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任何历史事实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我们只要生活在地球上就离不开地理知识。历史事件也一样,其发生发展演变不能脱离环境和气候因素而独立存在。比如曾经有学生拿着《中国古代地图册》问笔者:“为什么黄河古代入海口与今天不同?”当时笔者也不能完全回答上来,只能诚恳地说一句:“这件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你先问问地理老师吧。”虽然笔者不是地理老师但绝不能为自己知识的匮乏作掩护,回去后笔者打开电脑查阅了资料,才发现从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黄河下游改了七次道,这里面包含很多地理、生物、政治和历史知识。虽然这次被学生问住,但笔者感到比较高兴,因为知道了自己知识有很多空白点,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学的东西太多。除此之外在历史课堂上要掌握的地理知识也不少,比如京杭运河的开凿,除了历史书上写的诸多原因之外,我们可以联系地理问题,那就是我国河流走向问题,我国几条主要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淌,为了加强各个水系之间的联系必须开凿一条南北走向的运河。有的学生问道: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为什么会冻死那么多?德国和苏联不都是欧洲国家吗?这就涉及地理学科中的气候问题。我们知道德国处在大西洋和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比较平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左右,德国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而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这样德国人冻伤冻死是必然的。再加上苏联士兵抗寒力强可以喝烈性伏特加来取暖,而德国士兵却不行,酒一下肚多数都会醉倒。

三、教师拥有丰富的语文知识会给政史地生的课堂带来极大乐趣

每册历史书上都有文化和科技等专题,如果对这些内容一无所知,课堂上必然是索然无味。设想一下如果教师在讲授唐宋文化的时候能和学生对上两句唐诗和宋词,说几段名篇,侃几句名句甚至是和学生比一比谁能背下来的诗词多,这样对提高课堂氛围有着极大作用。另外,诗歌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在讲历史课和生物课的时候夹带几句诗词也未尝不可。比如在讲到岳飞抗金精忠报国时,大声吟诵《满江红》,如果时间允许再唱一首屠洪刚的《精忠报国》,让学生感受一下全民抗金的激情是何等豪迈。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引用一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下志愿军战士的辛苦。在讲到林肯被刺杀后美国诗人惠特曼挥泪写下的那首《船长》,体现了林肯的伟大和失去他美国人民的悲愤。上述的做法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质量。

历史与政治、地理、语文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是文科内各学科的小渗透。当然也可以与理科学科进行大渗透。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既适应了高考命题的改革,更适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综合人才的需要。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笔者新课改政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办公室政治
老师,别走……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