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历史课堂高效教学的几个思考

2015-12-17 07:55周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教材设计

周伟

[摘要]如何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毕业班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一点自己的经验: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率,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夯实教育之基。

[关键词]历史课堂高效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97

在江西省的中考中,历史科目实行的是开卷的考试方式,这导致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只要死记硬背,历史考试就能取得好成绩。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考试越来越灵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加明显,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强调日益明显。而与此相对的是,历史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少,学生的学习精力主要放在主科上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呢?通过近几年的毕业班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一点自己的经验: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率,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夯实教育之基。

一、认真研读教材文本,优化教学设计

在新课改中,历史教科书的定位为呈现历史知识的文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教材中历史事件的逻辑顺序,对各纲目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构,使重构后的内容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实际。

例如,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将《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分别放在不同的主题单元之中,两者间的时间跨度较大,一个为一战后,另一个为二战后。按照以往的教学顺序,教师的授课势必会割裂这二者间的逻辑顺序,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对这些事件认识上的困难。为此,笔者对这二者的处理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两课内容放在前后两个课时进行授课,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历史认识: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危害—赫鲁晓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失败。清晰的逻辑关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讨论这种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教改理念的教学形式,在越来越多课堂得到了运用。一个良好问题的提出意味着课堂成功了一半。好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又能起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低效问题的提出,则会降低讨论的质量,甚至扼杀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因此问题设计是组织有效讨论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效与否。在设计初中历史课堂讨论的问题的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讨论的问题要围绕教材,紧扣教材的重点或难点

课堂讨论的题目是受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制约的。讨论题目如果脱离课堂教学内容,即使题目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也仅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比如“乾隆皇帝是否为汉人”这一类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就不太适合。首先,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服从教学的需要,紧扣教材。其次,教师应深入钻研和熟悉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疑点,设计成课堂讨论的问题,并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学习。

2.讨论的问题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讨论价值、开放性

新课改倡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是多元的、开放的,答案应该不是唯一的。比如在学习《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时,笔者根据原始人开始利用火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原始人会不会烧开水喝”。 这个全新问题的抛出,使学生眼前一亮,并开始积极展开讨论。开放性的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其探索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问题设计要积极关注学生的现有水平,做到难易适中

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设计的问题太容易,学生不需要熟读深思就可以轻易地从书中找到答案,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相反,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无法回答,也会挫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所以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注意难易适中。一般来说,提出的问题难易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

三、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创新,做到博观而约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对教学的设计、教学流程的推动和教学任务的落实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学生是否学好历史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如果教师可以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优化整个课堂教学,那么学生就能在快速、有效的历史学习高速公路上飞驰。

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但对这些知识还必须做到博观而约取,才能从有利于讲透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角度去丰富和更新他们,从而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设计
教材精读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新历史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