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研究

2015-12-17 08:38陆海龙
企业导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现状发展

陆海龙

摘  要:本文利用基本单位名录库以及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资料,分析了宁波小微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小微企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现状;发展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基础平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面对异常严峻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小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内外需求低迷,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融资难、融资贵,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当前宁波市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小微企业进行了密集调研,多次部署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旨在推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宁波小微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小微企业基本构成

根据2011年7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制定出台《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至2014年末,宁波现有小微企业15.18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7.2%。其中,小型企业3.46万家,占比为22.8%;微型企业家数为11.72 万家,占比为77.2%。从产业分布看,小微企业多数分布于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49.5%和47.5%。

从不同角度观察小微企业的分布,表现出行业、区域、经济类型三集中的特点。(1)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从行业分布看,工业小微企业数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其小微企业占工业小微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5.4%、11.3%和10.8%;服务业小微企业数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小微企业占服务业小微企业的比重分别为57.5%、15.8%和5.4%。(2)小微企业主体多为私营企业。从经济类型看,小微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比达到89.6%。其中,小型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比为81.6%;微型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比为91.9%。(3)小微企业北三县分布较密。从各县(市)区看,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鄞州、慈溪、余姚等地,其小微企业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3.4%、14.4%和9.7%。

(二)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效应

(1)吸纳全市企业六成的从业人员。2014年末,小微企业共吸纳从业人员268.1万人,占所有企业从业人员的61.9%。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分别吸纳从业人员189.0万人和79.1万人,占比分别为70.5%和29.5%。小微企业户均从业人员18人,其中小型企业55人,微型企业7人;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户均从业人员最多,达到36人,制造业小微企业户均从业人员为25人,批发和零售业小微企业户均从业人员最少,只有6人。(2)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提升。据测算,2014年小微型企业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全部企业创造增加值的46.2%,比重比上年度提高1.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小微型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7%,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3)小微企业的经济总量领先全省。2014年,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为955.2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7.8%,居全省各地市首位,比居二、三位的温州、绍兴分别高出3.9和5.1个百分点。

二、小微企业的“短板”实况

尽管宁波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来看,其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盈利水平低、竞争力弱的特征并未发生根本转变,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

(一)规模相对较小

2014年宁波小微工业企业户均工业总产值和户均资产分别为1592万元和1107万元,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30%和14.5%,但与大中型企业户均产值(7.8亿元)、户均资产(6.2亿元)相比,分别仅为2%和1.7%。至2014年末,限额以上6800余家服务业企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高达77.5%,但资产占比却只有14.5%,户均资产规模仅为大中型企业的5%。

(二)产业层次较低

2014年,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增加值率为29.9%,分别比大型、中型企业低8.8和11.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0.8万元/人,不到大中型企业的一半。大多数小微企业依然从事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依靠资源大量投入,其增加值的增长更多依赖于要素投入而非自身盈利能力。

(三)盈利水平低下

限额以上服务业小微企业的营业利润率普遍不足4.5%,与大型企业14%以上的营业利润率相去甚远;成本费用利润率普遍不到5%,而大型企业则超过16%。从增加值的构成看,2014年服务业限额以上小微企业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分别占其增加值的56.1%和16.5%,说明小微企业的劳动者报酬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用工成本的攀升,其成长性将面临考验。

三、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劳动力素质的制约

劳动力素质一般包括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从文化素质看,小微企业高学历人员配备情况与大中型企业有较大差距。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大专学历人员分别占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6.5%和12.0%,均低于大中型企业。

从技能素质看,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职称和职业技术等级情况也是全面差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从业人员中有0.5%的从业人员拥有高级技术职称,有1.9%拥有中级技术职称,比重均低于大中型企业。在职业技术等级方面,小微企业从业人员中仅0.3%的从业人员是高级技师,0.7%的技师和0.8%的高级工,这三项指标也都与大中型企业也显存差距。

(二)科技创新能力的制约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科技创新亦是企业永葆生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用于R&D的经费支出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据初步统计,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企业户均R&D经费支出为879.7万元,同比增长15.4%,而小微企业户均R&D经费支出仅103.1万元,同比仅增长7.8%,小微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不仅总量远低于大中型企业,增速也仅为大中型企业的一半。

(三)要素配置的制约

与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条件相比,小微企业受融资、土地等要素配置制约明显,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一是融资问题突出,企业正常运转需要稳定的资金链,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更需要资金的支撑,而小微企业本身又缺乏优质的资产做抵押,金融部门时常出现“惜贷”的现象,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二是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小微企业扩大规模、技术改造等所需土地几乎无法在有限的工业供地计划中获得,进入工业园区的门槛较高,“面积大了买不起,面积小了不让进”,小微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发展平台支撑。

四、为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中央、省、市政府在融资和减轻企业负担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显效,在帮助小微企业化解困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健全完善结构性扶持政策

抓住宁波现阶段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及各项综合配套改革的发展契机,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并有序推进落实。一是要注重引领企业进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破除影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鼓励小微企业积极有为。二是以创新财税政策为切入点减轻业主负担,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实施“减、奖、扶”的政策,能减则减、能免则免,适时奖励,过渡性扶持市场主体的转型升级。三是在做好市场主体“抓大”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活小”工作,积极推进“个转企”、“规下、限下企业升为规上、限上企业”,促进主体长远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产业业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切实加大面向小微企业的行政服务力度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变化,表明了政府意识的转变,已经在由过去的“抓大放小”向同时注重中小企业发展的转变。这样,有利于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解决今后小型和微型企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是有关部门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落实好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出台的扶持小微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有效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和“招工难”问题,进一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进一步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做好“保驾护航”工作。二是以简化审批手续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对个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转型提升的服务支持,为企业“松绑减负”,促进有效投资和要素保障落实到位。三是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优势,主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主动提供优质服务,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组织实施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实事工程

做好面大量广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不仅关系到企业今后有效创业创新发展,更关系到未来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于宁波多数小微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要素配置不佳,品牌意识较弱,亟需制定实施相关措施,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实际步伐。一是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运营平台,帮助其克服要素瓶颈制约,可参考温州的小企业集聚区模式,集中建设标准化厂房,吸引创新型小企业落户园区,采用租赁式生产经营,减轻企业首投成本。二是研制出台在政策利用、技术支持、科技投资等方面的倾斜措施,加强引导,遵循发展规律,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企业转型提升的内在动力,为小微企业研发和生产经营提供通用性技术支撑。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保障,由政府建立科技专家人才库,由企业按项目提出专家咨询或指导申请,建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强化校企合作,协助小微企业引进招收技能人才;多层次、多渠道满足小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此外,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严格生态环保准入性监管,帮助企业有效实施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和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王俊峰,王岩.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 商业研究,2012(09).

[2] 金汝斌. 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J]. 浙江经济, 2012(07)

[3] 李丽辉.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N]. 人民日报, 2012-4-27.

[4] 褚静涛.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 吉林金融研究, 2012(01).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现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