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状况和建议

2015-12-17 08:57郑道振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潮州市半场课余

郑道振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潮州 521041)

一直以来,课余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活动与课堂教学虽然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等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因此,又具备了它自身的特点。课余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堂教学中,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知识,培养思想品德,提高审美能力等。在课外活动中,受教育者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在其亲自参与、组织、设计的各项实践中,获得了实际知识,提高了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发展。课余篮球运动科学,合理地开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在平时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放松减压的机会,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去。

表1 每周参与课余篮球活动次数(N=200)

表2 每周参与课余篮球运动时长(N=200)

表3 为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N=200)

表4 参加课余篮球的活动行式(N=20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研究对象为潮州市部分中学学生,包括金山中学、庵埠中学、高级中学、绵德中学、瓷都中学、松昌中学六所全日制中学的在校中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有关中学生课余篮球开展现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获得与该文研究相关的信息,为该文提供详细的资料来源和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访谈法:通过面谈等方式对潮州市中学的部分有5年以上教龄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侧重了解学生在课余时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咨询他们对所存在的问题的了解、看法和建议,作为撰写此文的有力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遵循问卷制定原则制定调查问卷,问卷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课余篮球运动参与目的、每周运动次数和时间、练习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问卷230份,总共回收220份,合格200份,不合格20份,有效率91%。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A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潮州市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2.1.1 潮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频率

由表1可知:学生中大部分都有参加课余的篮球运动,每周参与次数最多区间在3次及3次以上,占38.5%,参与1次的学生占29%、2次的占30%,次数在3次以下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1.5%,可见总体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次数偏少。

2.1.2 中学生每周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时长

由表2可见,每周课余篮球运动时长最多的区间在30~60分钟,占35%,每周课余篮球运动时长小于的学生占33%,而每周参与课余篮球运动时长达到90分钟以上的同学只占了11%。

由此可知,中学生参与课余篮球运动的热情略显不足,积极性有待提高。制约中学生参与课外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压力过重。场地器材不足、没有专业人员指导、技术不好怕别的同学讥笑、家长不支持和怕脏怕累怕受伤等。

表5 中学生参与课余篮球运动的场地调查(N=200)

表6 以学生为主体对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调查(N=200)

表7 中学生参与课余篮球竞赛情况调查(N=200)

2.2 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

通过表3调查发现,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增强体魄,占43%;其他因素如:休闲娱乐、发展运动能力、缓解压力、增加人际交往都占了较大的比例,从而可以了解中学生大部分都能认识到了体育运动的真正意义,这有助于全面增强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2.3 参加课余篮球活动的形式

课余篮球活动方式主要有:半场1对1攻防练习、半场3对3攻防练习、半场4对4攻防练习和全场5人比赛等方式。

通过表4的调查显示:潮州市中学课余篮球运动主要是通过半场的形式而实现的。其中半场3对3和半场4对4最多,分别是42%和33%,在全场5对5比赛的比例只有13%。所以,以半场3对3和4对4是现阶段学校课余篮球活动的主要形式。

原因主要是:(1)半场3对3篮球攻防练习和半场4对4篮球攻防练习,参与者在实际运动中接触球时间增多,跑动范围小,又有对抗、有配合也有竞争,所以比较受中学生喜欢。(2)1对1篮球攻防练习,双方两人比赛就需要一个半场,受到篮球场地的限制,而且缺少团队配合,只有个人的技术比拼,无法使学生获得集体的荣誉感。

2.4 影响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2.4.1 篮球场地硬件设施方面的因素

表5调查表明:潮州市中学生开展课余篮球运动主要是在该校的篮球场,占了65.5%,其他场所如附近体育馆、周边学校篮球场、其他场所各占的比例分别为27%、7%和10.5%。

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篮球运动氛围对课余篮球运动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4.2 以学生为主体对课余篮球活动的影响调查

通过表6可知,42%的中学生是因为没有空余时间参与篮球运动;22%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不参加;18.5%的中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不佳:还有17.5%的学生由于自身篮球水平不高而不参加。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参与到课余篮球运动中去。

2.5 潮州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篮球竞赛情况分析

通过表7可见,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的主体,开展的篮球竞赛却无法满足多数学生参与课余篮球竞赛的需求。经过调查得出,许多学校组织的篮球竞赛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没组织各种竞赛类的比赛。主要因素有一下几点:(1)学校方面活动经费不足。(2)学校方面担心学生在比赛中受伤。(3)学校方面缺乏拥有相关经验的组织者。致使爱好篮球运动的学生很多只能参与村镇组织的篮球竞赛或自行组织篮球竞赛。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课余篮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建议各学校了解本校学生对篮球的爱好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组织相关的篮球竞赛,以班或者宿舍为单位举行篮球比赛,让大部分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提高篮球活动的普及性和竞技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潮州市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以增强体魄、休闲娱乐和发展篮球技术为主。

(2)大多数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以开放性篮球活动为主要内容,主要以半场3对3,半场4对4为活动主要形式。

(3)学生方面,影响篮球参与的主要因素是课余活动的时间少,学习压力较大等。

(4)学校组织开展的课余篮球活动不足,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参与需求。

3.2 建议及对策

(1)学校可大力宣传篮球的运动价值,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广播、板报及校报等,加大对篮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普及篮球知识,推广篮球运动的影响力。

(2)学校领导应加以重视,加强组织与管理,营造良好的篮球氛围,组织多形式的篮球竞赛,通过让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使学生增进体质健康,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养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学校应加大对篮球项目的投入和改善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环境,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

(4)学生自身要正确认识课余篮球活动的意义,合理安排学习和课余篮球活动的时间,通过参加课余篮球活动减轻学习的压力,能更积极的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

[1]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8-89.

[2]刘文忠.洪洞县高中学生课余篮球活动现状调查[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6):70-72.

[3]曾育松.饶平县中学生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J].科技资讯,2011(12):236.

[4]陈小明,刘志斌.吉州区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2(19):203-204.

[5]张钊雄.广州市区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S2):110-111.

[6]李立新.阻碍课余训练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6(1):71-72.

猜你喜欢
潮州市半场课余
潮州市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潮州市少儿跆拳道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赢了“半场”德利赛车队挥别澳门战
潮州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对策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咪咪曲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