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高尔夫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12-17 08:57刘明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高尔夫球高尔夫教练

刘明军

(常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0)

中国的高尔夫运动开展较晚,只有短短的20年时间,相对于国外几百年的历史,差距很大,要走的路还很长。近几年中国青少年在世界赛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2013年4月,关天朗在首场大满贯之旅中,刷新了美国大师赛最年轻球员的参赛纪录、最年轻球员的晋级纪录和最年轻球员获得最佳业余球员的纪录;2013年8月,GOLFWEEK最新公布世界青少年排名显示,中国球员窦泽成荣登世界青少年第一宝座。有必要对中国当前的青少年高尔夫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该文特从高尔夫球运动青少年培养模式为出发点,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球员的竞技水平,促进青少年尔夫球运动的发展。

表1 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培养模式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有关高尔夫球运动的文献,搜集研究有关资料,收集关于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为该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1.2 访谈法

笔者为中国高尔夫球职业教练,从事青少年高尔夫球教学训练工作,通过与职业教练员和青少年球员家长的交流和沟通,熟悉了高尔夫项目的特点,为进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1.3 实地考察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海南省青少年队,国家青少年队训练、学习、生活观摩考察,对中高协南山高尔夫学校实地考察,为该文撰写提供依据。

1.4 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几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来描述、解读和分析培养模式,以期能够进一步揭示其培养模式的整个运行体制及改革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及应对。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概念界定

对青少年的界定,主要围绕年龄范围来界定。在这一问题上,该研究将青少年界定为18岁以下的社会群体,即处于中小学阶段的群体。

对培养模式的界定,一种培养机构及运作方式形成的培养途径体系,通过这种培养途径和运作方式,可以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1]。

2.2 我国青少年高尔夫球人才培养模式

2.2.1 青少年高尔夫球人才家庭培养模式

家庭培养模式是指家长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自主寻找优秀的私人教练教授高尔夫技术学习;或者把青少年送到国内外高尔夫球专业技术学校,配备专业技术教练、体能教练进行执教进行学习、训练,自己自费参加国内外赛事。

(1)单独聘请职业教练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锻炼身体、开拓青少年兴趣入手,也是如今家长采用最广泛、最基础的培养模式。国内每个高尔夫球练习场都会见到这些青少年的身影,青少年吴豪川、王宇聪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培养成长起来的,走向更大的赛事。

(2)国内高尔夫专业技术学校培养模式。

这也是家庭培养模式的一种,家长把孩子送到专业的高尔夫技术学校学习、训练,有统一的技术训练计划,体能训练计划,球场实战训练计划,配备高级的教练来指导。中高协南山高尔夫技术学校就是一所培养青少年的专业学校,合理的训练时间,加以文化课的学习来增强学员的文化储备,青少年李昊桐也在这里学习训练多年。

(3)国外高尔夫专业技术学校培养模式。

国内很多家庭将孩子送往国外学习,国外高尔夫球运动开展较早,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训练体系,每个球员都是一对一的学习,教练可以按选手的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制定相应的挥杆技术。青少年胡牧就是在美国大卫利百特学校学习,取得了全美青少年第四的佳绩。

2.2.2 高尔夫俱乐部培养模式

在国内,高尔夫俱乐部也是培养职业高尔夫运动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高尔夫进入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观澜湖、黄山、中山温泉高尔夫等球会也纷纷开始培养高尔夫运动员。关天朗就是高尔夫球会培养的代表人物,球会负责运动员的生活起居、运动训练、教练的安排,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成长速度很快。俱乐部培养模式依托高尔夫球俱乐部场地资源,球场来培养球员。

2.2.3 省高尔夫球队培养模式与俱乐部培养模式

以海南省为代表的高尔夫球队模式,海南省文体厅和省高级体校积极为球队筹款,解决球队的财政问题。球员来源于国内同龄组比赛的前6名,目标定位为争取在全运会和奥运会上取得好名次。在管理上力争高水平,培养出青少年冠军今罗学文和张维维等球员。

2.2.4 国家青年队培养模式

也可以说是“举国体制”,“举国体制”专业队培养模式,是一种为实现国家目的,调动和集中全国力量,对竞技活动实行以国家机构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2]。青少年国家队的培养是一种提升阶段的培养模式,只有少数人可以加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女子高尔夫球队获得2枚银牌,主要归功于举国体制的高效率。笔者实地调查,这队员的选拔通过在一系列的比赛、试训、观察和考核后,挑选进入国家青年队。分男队和女队,分别配专业外籍教练,中方助理教练,统一集训。

2.2.5 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每种培养模式都各有特点,笔者特从7个方面对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总结(见表1)。

通过表1,可以得出,第一,以家庭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家庭负责训练资金,教练费用,球具装备,参赛费用以及日常开销,被越来越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认可并接受。劣势在于投入的资金风险较大,而且若没有合适的训练环境,会而临成才的风险,这也是家庭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第二,省市队模式和国青队模式优势在于,经费压力相对较小,训练、比赛条件便利,有优秀教练员带,比赛机会较多。缺点在于文化课和训练课相对不协调,文化的欠缺,理论知识的不足,是导致青少年球员水平提高不快的主要因素,最终导致其难以成才。

2.3 “教体结合”培养模式应用于高尔夫球运动的探讨

“教体结合”是指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运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共同培养、全面发展优秀运动员的过程[3]。结合学校和社会的优势资源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以学校课余训练为主要形式,以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层层选拔为机制,在培养中更多考虑的是青少年的发展需求,使培养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更能符合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4]。

2.3.1 中小学开设高尔夫球课程,开始业余高尔夫兴趣班

高尔夫球运动虽然在我国部分大学里开设了专业课程,或者选修课程,但是至今还没在中小学体育课程里出现。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李大正在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公开赛中谈到高尔夫球运动应该进入中小学的课程,主要是建立在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操作过程中侧重于对青少年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中的娱乐感受,有兴趣的学生业余时间参加训练比赛。

2.3.2 吸纳社会高尔夫球场力量,改善训练比赛条件

高尔夫球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需要专门的练习场所和正规的比赛球场,但依托学校是难以实现的,这就需要社会力量支持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专业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提供练习挥杆技术的场所,标准的高尔夫球场给青少年进行训练和比赛的环境。

2.3.3 完善青少年竞赛体制、合理规划高尔夫球项目及布局

省市教体相关部门共同研制、规划、管理布局和青少年竞赛体制,形成运动项目布局合理、竞赛体制科学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4]。分阶段、分年龄、分组别比赛,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积极推进竞赛社会化和制度化。

2.3.4 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

评价、奖励措施是高尔夫课余训练高效、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要共同研制建立评价、奖励机制,对开展好的学校给予奖励[6]。以提高高尔夫球训练效果和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青少年高尔夫球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家庭培养模式、高尔夫球专业学校培养模式等。但是这些培养模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服务于青少年培养的整个过程。

当前我国高尔夫青少年培养模式以家庭培养模式为主,这种模式使得青少年从小脱离文化知识教育、读训矛盾凸显、会导致将来就业出口不畅等问题。

笔者把竞技体育“教体结合”培养模式应用于高尔夫球运动,并从学校、社会力量、政府管理机构三个方向做了分析。

3.2 建议

加大对“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尔夫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尔夫球青少年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加强学校、社会力量和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学校管理,使得学习与训练更加科学化,自主创办各种业余比赛,形成完善系统的学校赛事体系,从小学到中学有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比赛,让青少年从比赛中获得积分,并给予相应奖励,拓宽我国青少年的高尔夫球人群。

我国特殊国情的影响,建议政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消除大众对高尔夫运动的误解,也有助于高尔夫青少年人口的增加。

[1]骆煌.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2]戴智俊.中国优秀运动员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栾开建.关于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南京体学院学报,2003,17(6):13-15.

[4]牛真真.高尔夫球运动人才社会需求现状及其培养途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

[5]杨桦.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64.

[6]陈道裕.浙江省“教体结合”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学,2010(1):9-11.

猜你喜欢
高尔夫球高尔夫教练
Lonsdale Links高尔夫球俱乐部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迷你高尔夫球比赛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睡着了
加油
高尔夫
高尔夫球腐烂需要1000年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