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论析

2015-12-17 14:10殷明明
关键词:比较文学哈佛大学跨学科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25 13:0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625.1612.028.html

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论析

殷 明 明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哈佛比较文学系课程量大、学术性强、视野开阔,跨文化和跨学科程度高。在立足本系课程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哈佛的整体优势,将其他科系的相关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哈佛大学;比较文学;课程;跨文化;跨学科

收稿日期:2014-09-29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对策研究”(2013jyxm578)。

作者简介:殷明明,男,安徽黄山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642.3;G649.712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3.031

比较文学以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等为专业特征,而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在实践上都有较高的难度。为了从知识结构上实现这些跨越,从人才培养层面上而言,课程设置本身就应当具有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等性质。在这方面,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课程设置有着示范意义,以其多样化的课程和严格的课程要求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尽管一般高校很难具备哈佛的师资,也难以套用哈佛的培养标准,但对其课程和课程要求的了解,依然有助于比较文学课程的建设。

一、主要课程类型

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有着悠久的历史,1894年哈佛设立了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课程,1906年比较文学系在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原先只有研究生,2007开始本科生培养。白璧德、肖菲尔德、列文、纪延、宇文所安等著名学者先后任教于该系。

哈佛的艺术与科学学院(文理学院)一般不专门培养硕士生,硕士学位是授予那些修了研究生课程但不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1]155,所以硕士与博士在可选择的课程方面相同,在数量上硕士要求完成的是8门,博士要求完成的是16门。比较文学系现有的教学计划中有35门课面向研究生,38门课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不过这些课也不是每学年都开。还有一些是博士考核指导、博士学位论文指导、阅读与研究等由导师指导的课程(文中所用课程相关信息未注明者,均引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网站)。

以上73门课是比较文学系本系开设的比较文学和文学领域的课程,除此之外还有跨学科课程,主要涉及13个相关学科领域,如美学与审美、人文学、文化与信仰、伦理学、视觉与环境研究、非洲与美国非洲裔研究、音乐、法语、德语、现代希腊语、斯拉夫语、意第绪语、罗曼语。另外还有戏剧艺术、东亚电影与媒体研究、中国文学、古典文化、人类学、加泰罗尼亚研究、凯尔特研究、地球与行星科学、经济学等领域课程供学生选择。

(一)文学课程

作家作品研究类,如“撼动全球的莎士比亚”、“一千零一夜:改编、转化与翻译”、“索尔·贝娄与纽约知识分子”、“现实、幻想与怪异:霍夫曼与巴尔扎克”。

文学类型方面的课程,如“戏剧史”,“世界电影”、“史诗与歌剧”、“寓言”、“存在主义小说:从奥古斯丁到萨特及其以后”、“中世纪与现代早期爱情诗研究”等。文学史类的课程,如 “跨文化写作:1750年至今的世界文学”、“跨文化写作:1750年前的世界文学”、“21世纪眼中的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物质媒介的历史”等。

文学理论与批评史类课程,如“诗学与修辞学专题”、“互文性”、“文学批评与理论:从古代至文艺复兴”、“反讽”、“叙事理论”、“古典与现代:现代批评理论与古典学”、“叙事的欲望:穿越文化、形式和媒介”等。

文学专题类,这是哈佛比较文学系具有学术特色的部分,如“殖民与后殖民空间:法属北非”,该课程讨论了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内亚等地由殖民向后殖民时代转变时期的小说、电影与文化理论。“中东小说中作为国族寓言的混乱家庭”讨论的是埃及的纳吉布·马哈福兹、以色列的阿摩司·奥兹、土耳其的艾利夫·夏法克、伊朗的马哈茂德·道拉塔巴蒂等人小说中那些不稳定的家庭如何表现出在中东各民族国家在形成的过程中,传统社会结构的变动、身份认同的危机。“现代阿拉伯文学中的旅行、流放和迁移”,该课程研究了现代阿拉伯文学,如拉什迪等人作品中那些侵入了地理、政治和语言界限的旅行、流放或迁移的叙述,思考这些叙述如何确立和改写现代阿拉伯的身份认同。

还有一些由其他院系开设的文学课程,如东亚语言文明系开设的“中国中古前期的文学主题”,“晚明的文学与文化”等。中东语言文明系开设的“现代阿拉伯文学与文学批评阅读与研究”,凯尔特语言文学系开设的“苏格兰盖尔语诗歌”,英文系开设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与文化中的罪行与恐怖”、“成为现代的:1900年以来的英国小说”等,日耳曼语言文学系的“时代中的卡夫卡”,斯拉夫语言文学系的“阅读的经验:从契诃夫到纳博科夫”、“德国抒情诗歌:传统与革新”、“俄国形式主义”等,罗曼语言文学系的“十八世纪:道德的困境”、“马塞尔·普鲁斯特”等,神学院开设的“第二圣殿时期的天启文学”等。

(二)语言类

东亚语言文明系开设的“高级现代汉语”,中东语言文明系开设的“古亚述语言与历史导论”、“高级古阿拉伯语”,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开设的“高级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高级捷克语”。

(三)比较文学理论与学科史类

“修辞、模仿与转化:古典至现代早期的比较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 “比较艺术学”等。

(四)比较文学研究专题

主题类研究。有的是以作品主题为标准的。如马克·希尔的“岛与世界”,研究的是荷马、赫西俄德、柏拉图、拉伯雷、莎士比亚、麦尔维尔等人作品中岛屿叙事。他的“伤残现象研究”关注的是文学及其他艺术门类中那些诸如俄狄浦斯、摩西等有伤残或缺陷的人物形象。维尔纳·索勒斯的“文学中的战争与和平:关于欧洲二次大战后期的想象与表达”聚焦的是二次大战后期和战后前期,小说、电影、书信、报告文学等各种表达形式对于二次大战的表述。苏珊·R.苏莱曼的“创伤与表现:文学、记录与电影中的大屠杀”研究了1945年以来欧洲、以色列、美国等地的小说、诗歌、戏剧、电影等中关于大屠杀的表述。斯威特拉娜·博埃姆的“思考现代性的方法:大都市”通过对文学、艺术、建筑中的都市经验的分析讨论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凯伦·索恩伯的“作为专业的文学”关注的是文学作为学科体制的一部分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有的是以作家身份为标准的,特别是离散文学的研究比较突出。如斯威特拉娜·博埃姆的“文学、艺术与放逐”讨论的是那些离开本国或曾离开本国的作家们,如纳博科夫、布罗茨基、博尔赫斯、帕慕克、拉什迪等人的作品中的乡愁、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作为移民的独特美学观等问题。凯伦·索恩伯的“文学与离散犹太人”研究了非洲、中国、印度、韩国等地犹太人的创作与身份认同、文化融合等问题的关系。

跨学科研究。如露丝·R.怀斯的“文学与政治”,以犹太国家的历史为例,讨论文学变化与政治发展间的相互作用。约翰·T.汉密尔顿的“安全感理论”,梳理的是“安全感”在文学、艺术与哲学——包括索福克勒斯、柏拉图、塞内卡、马基雅维利、施密特、阿甘本等人作品中的反映与演变。卡塔琳娜·皮丘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制图学”以欧洲、阿拉伯、中国的地图,以及哥伦布的日志、阿兹克特的诗歌、瓦尔德泽米勒地图、摩洛哥的伊本·巴塔图的旅行、法国马格里特·德·纳瓦尔的《七日谈》、蒙田的散文等为基础,讨论在文艺复兴这个对环球旅行产生浓厚兴趣的时代,欧洲与非欧洲的空间观是如何对接的。苏珊·R.苏莱曼的“创伤、记忆与创造力”通过对现代自传小说、小说、电影等的分析,讨论精神创伤与艺术创新的关系。

少数族裔文学研究。露丝·R.怀斯的“犹太文化中的喜剧传统”,讨论了美国犹太文化中喜剧传统的形成及民族特色。桑德拉·纳尔达夫的“小说、电影和大众文化中的美籍阿拉伯人经验”分析了电影、喜剧、漫画小说、装置艺术、新媒体等多种当代美国文化形式中的美籍阿拉伯人经验的表达。维尔纳·索勒斯的“跨国背景中的美国多语言使用者的文学”讨论的是美国那些不以英语写成的作品的写作、编辑和翻译情况。他的“文学中的跨种族现象研究”对小说、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中的跨种族情侣、跨种族家庭、混血儿等现象进行了研究。

还有一些由其他科系开设的比较文学性质的课程。如罗曼语言文学系开设的“外国人在法国:从贝克特到利特尔”。非洲与非洲裔美国人研究系的“文学与文化他者:美洲、非洲与加勒比海”,“黑色的幽默:表演、艺术和文学”,对19世纪以来美国脱口秀、戏剧、视觉艺术、文学中的黑人式的幽默问题进行了探讨。“从R&B到新灵魂乐:黑人流行音乐与文化变迁”对美国黑人音乐的发展与美国音乐、政治、种族关系等问题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

(五)其他学科课程

有的是人文学科方面的,如东亚语言文明系的“佛教与日本文化”,艺术与建筑史系的“15-17世纪间土耳其帝国的视觉文化”,古典学系的“拜占庭与欧洲中世纪的友爱”,宗教系的“比较宗教伦理”。

有的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如经济系的“中国经济”,肯尼迪学院的“国家政策的经济分析”。

有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如生物科学与公共卫生系的“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解读”,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的“海底山脉与地球系统”,应用数学系的“生物学中的统计与推理”,医学院的“免疫学原则”、“基因表现专题研究”。

二、课程特点

(一)课程量大,学科面广

比较文学系在哈佛是个小系,1982年,这个系只有8名专任教师[2]112。目前这个系规模也不大,包括跨系任职的教师在内有教授和助理教授26人、讲师5人,他们仅在2013-2014学年开出了26门课(不包括论文、考试、研究指导等课程),这相对于全系46名研究生来说,课程十分丰富。为此教师们的工作量都较大,像系主任凯伦·索恩伯开了2门课,白璧德讲席教授马克·希尔开了2门课。有些在多个领域开课的教师的课程更多,如杰依夫,在文学领域开了1门课,在非洲与非洲裔美国人领域开了3门课;宇文所安在中国文学领域开了2门课,东亚研究领域开了1门课,文学领域开了1门课。其实不仅哈佛,美国很多一流高校都是如此,如耶鲁的比较文学系,大约有14名教师,开出了30余门课。这同时也意味着研究生们的课业压力大,因为哈佛实行的是课程制,一个完整的课程实际上是由两个half courses组成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博士要修的16个完整课程意味着要学32门课。

除了本系课程,还有大量的相关领域,如各国文学语言、宗教学、哲学、视觉艺术、古典学等课程可供选择,甚至还有不少自然科学的课程。这对于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术创造力,都必然有益。

为了保障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该系规定,所选课程至少4门属于比较文学系。这比耶鲁的限定要宽松,耶鲁比较文学系要求在博士的14门学位课程中,至少7门属于本系。

为了避免学生局限于单一民族文学中,该系还特别规定,所选课程至少分布在3种民族文学中,其中一种民族文学为3门,其余两种民族文学各为2门。

(二)语言要求严格,鼓励原文阅读

哈佛比较文学系对语言有着严格的要求,研究生需要掌握4种语言,其中3种要求熟练掌握,分别对应将要修的3类民族文学的课程,其中1种作为工具掌握。而且在这4中语言中,有一种必须是古代的或跨文化的语言,所谓古代语言指的是诸如古拉丁语、古希腊语、古阿拉伯语、古汉语、梵文等古语言;所谓跨文化的语言,指的是4种语言中,有1种和其他3种处于不同语系。一个主攻欧洲文学的研究生,就不能选择拉丁语作为跨文化语言,他只能在汉语、阿拉伯语等语言中选择。通常英语不作为一种跨文化语言备选。哈佛比较文学系对于语言的要求即使是在一流高校中也属于高标准。像耶鲁大学比较文学系,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和其他两种外国语言,作为工具掌握1种语言,其中一种必须是古代语言。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语言的文学课程,通过完成课程所要求的原文阅读来修完这种语言,像修完“犹太文化中的喜剧传统”就可以视为完成了意第绪语;也可以以完成翻译测试的方式完成这种语言。

与此同时,比较文学系鼓励原文阅读。尽管大多数课程都不要求选修者必须用原文进行,但大都对原文阅读非常鼓励。有的课程,如“创伤、记忆与创造力”,明确要求选修者已经至少掌握一门非英语语言;“翻译研究”要求选修者掌握一门外语。

(三)课程视野开阔,强调科际整合

哈佛比较文学系像“撼动全球的莎士比亚”这样研究单个作家的课程较少,不过其他美国比较文学系这方面课程还是有一定量的,如耶鲁的“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乔叟及其法语翻译”等;斯坦福大学的“巴尔扎克研究”、“跨文化背景中的纳博科夫”。

影响研究性质的课程也极少,未见到诸如某国与某国的文学关系、某作家在某国在传播等类型的课程。像“一千零一夜:改编,转化与翻译”这样的课程虽然看起来有点类似影响研究,但实际上这门课主要讨论的是《一千零一夜》用不同媒介或不同文学体裁——如电影、音乐、插图、芭蕾舞——进行改编的问题。他们的课程也很少针对单个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只有一门“现实、幻想与怪异:霍夫曼与巴尔扎克”带有影响研究和作家作品比较的性质,它研究的是作为浪漫主义的霍夫曼的作品及其对于作为现实主义的巴尔扎克作品的影响。

哈佛课程更多的是围绕某个主题,在跨文化、跨语言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这些课程涉及的国家、作家、理论家往往较多,有着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容,如凯伦·索恩伯的“文学、性别与革命”、“文学与离散犹太人”分别涉及至少6个国家的文学。约翰·T.汉密尔顿的“安全感理论”涉及从索福克勒斯到保罗·维希留等至少15位艺术家、思想家的作品与著作。

作为首先提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美国,在跨学科研究方面自然表现突出,诸如“音乐、文学以及声音”、“安全感理论”、“散文与电影中的叙事理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制图学”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即便是不以跨学科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也很少就文学而论文学,而是在文化历史的背景中,把文学与电影、音乐、视觉艺术、建筑等文化类型结合在一起考虑。电影尤其受到关注,仅课程名字中提及电影的就有5门,还有如“伤残现象研究”、“后现代文化中的空间与位置”、“殖民与后殖民空间:法属北非”、“文学中的战争与和平:关于欧洲二次大战后期的想象与表达”、“文本、想象以及公共空间”等课程都把电影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四)关注各文明发展,少数族裔研究突出

哈佛大学有着很强的全球视野,对其他文明的历史及现状都有关注。比较文学系作为以跨文化、跨民族等界限为特征的文学研究专业,在全球化方面有着自觉的意识,正如凯伦·索恩伯在系主任致辞中指出的,哈佛的比较文学系立足于欧洲与美国文学,向东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延伸。所以在该系课程中,有着较多非欧美文化的文学方面的内容,如“中东小说中作为民族寓言的混乱家庭”、“现代阿拉伯文学中的旅行、流放和迁移”,“殖民与后殖民空间:法属北非”、“文学、性别与革命”等。那些并非专门讨论非欧美文学的课程,也有很多把中国、埃及、印度、韩国、伊朗、阿富汗等地的作家作品纳入视野。另外,该系还将东亚语言文明系、非洲与非洲裔美国人研究系、中东语言文明系的相关文学课程列入可选择的范围。这为塑造学生的全球性视野奠定了基础。

在关注区域外文化的同时,该系对本国的各民族文化十分重视。非洲裔美国人、美国犹太人、美籍阿拉伯人等族裔都被关注,该系如“小说、电影和大众文化中的美籍阿拉伯人经验”等多门课程专门研究这些族裔的文学与文化,另外非洲与非洲裔美国人研究系等科系也提供了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美国大学对少数族裔问题一贯关注,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比较文学系有“黑色的电影:方法与问题”研究的是非洲裔美国人电影,“美国黑人文学”讨论了美国黑人文学及文学批评。斯坦福大学的“亚裔美国人文化与社会”主要讨论的越南裔美国人的历史、艺术与文化。

三、几点启示

(一)加强科系合作,丰富课程种类

相对于中国的比较文学专业,哈佛比较文学系的课程要丰富得多。这一丰富不仅源于本系的课程量大,而且基于哈佛大学的整体实力,哈佛的比较文学系能够借助其他科系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出于比较文学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性质,即使是哈佛这样的大学也无法单独依靠本系力量开出那么多涉及多文明、多语言、多学科的课程,而科系间的合作就能够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实现学科优势的最大化。其实比较文学系的教师不少是跨科系任教,如宇文所安同时任职于东亚语言文明系,杰依夫、维尔纳·索勒斯同时任职于非洲与非洲裔美国人研究系,格里高利·纳吉同时任职于古典学系。

中国比较文学专业无论在人员人数和跨文化程度上都弱于美国院校,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能开出的课程,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跨文化程度方面,自然受到限制。这就更加需要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实现学科间、科系间某些课程的学分互认,以提升课程的跨文化、跨学科的含量。

(二)克服中西二元思想,关注不同族群文化

由于中国近代的历史问题,中国对于西学始终关注,这导致了中国视野中往往只有欧美,而且常常只是欧美的大国。对于其他文明的文学情况,如非洲、中东等地区,了解并不多,研究并不强;哪怕是接壤的越南等国,也知之甚少。美国大学则全球化意识较强,对于各个文明都有一定的研究,斯坦福大学甚至有“南亚短篇小说”这样的课程。这种对于其他文化的关注对哈佛来说不仅是比较文学系的追求,甚至不仅是哈佛研究生部的追求,包括哈佛大学部也是如此。哈佛大学部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外国语文的能力”。哈佛核心课程的设计者,曾任哈佛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的罗索夫斯基指出:“‘二战’前,美国也许可以不过问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事,以往我们的视野常局限在西欧,尤其是英国。‘二战’后,我们自负自大,认为我们的制度是最好的,只有别国需向我们学习,我们很少向他国学习。现在,情况改变了,我们虽然是超强,但只是世界的一个小部分。……除非注意到广大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终将萎缩。”[3]

美国大学在跨文化研究方面有客观的便利,他们的学者本身很多就来自其他文明,如格里高利·纳吉和苏珊·R.苏莱曼是匈牙利裔,斯威特拉娜·博埃姆是苏联裔,杰依夫是非洲裔。中国在视野受限方面固然有客观上的无奈,但从比较文学研究本身而言,只涉及中国和欧美的文学必然不全面,这非常不利于把握文学的文化特色与一般规律。从主观上讲,中国也常常以东方文化的代表自居,习惯性地只与欧美大国对话,而不太关注其他文明。

同时,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内部便涉及多种文化,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重要的社会问题,因而他们对于少数族裔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很重视。中国对少数民族文化同样重视,专门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这样一个二级学科来进行研究。但在学科的实际发展中,这个学科较薄弱,比较文学研究也很少涉及本国的少数民族文学。

(三)重视文学的现实关怀与批判精神

中国文学及其研究传统上有很强的现实感,但这种现实感在当代有所减弱。比较文学系在美国是一个开放性的科系,从哈佛的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纯粹的文学文本问题没有太大的兴趣,而是把文学与文化的变迁与社会的现实结合在一起考虑,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他们普遍会把电影、视觉艺术、戏剧表演、建筑等纳入到视野中,因为这些文化形式在当代的影响比单纯的文学文本更直接。他们的跨文化研究也好、跨学科研究也好,大多能够回归到现实这个基本面上来。因而他们课程所具有的理论意味也就不是抽象的、悬空的,无论是对于殖民与后殖民、离散文学、性别问题的研究,都有其现实和批判的一面。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反应,通常十分迅速,像斯坦福大学,有一门课程就是“阿拉伯文学中的阿拉伯之春”。

参考文献:

[1]牛大勇.哈佛大学研究生教育调查报告[J].学术界,2003(3).

[2]乐黛云.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一瞥[J].读书,1982(6).

[3]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5.

责任编校:徐希军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哈佛大学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国缘之夜”文化交流论坛在哈佛大学俱乐部举行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