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转化成财务成果之我见

2015-12-17 01:48程昌福
财会学习 2015年18期
关键词:行动计划成本目标

文/程昌福

成本管理是很多企业的经营目标之一,加强成本管控、发现生产运营过程中与成本相关的因素,针对各种因素加强管理与控制,实现成本节约,增加效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与生命力,成为经营管理者重要的经济使命。管理者在成本管理控制提升过程中各显神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本管理与提升往往借助于各项目及子项目开展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的创意、新的点子、新的制度和新的方法,所有这些努力将会优化公司成本管理控制水平,提升公司业绩,实现公司卓越化。

在成本提升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拟定的新制度、新方法、新工艺、新设计,所有的创新能否真正运用到实处,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即能真正体现到财务数据上,都需要经历一个有效的转换过程。那么各种努力是否真正实现了成本管理的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财务成果的转变呢?本文从成本管理现状、成本管理过程中被忽视之处、成本管理转换成财务成本的建议等方面,简要进行了分析。

一、成本管理方式现状

笔者调查和总结了几个公司的成本管理实践,发现企业成本管理有几个种方式:第一:加强成本控制宣传,强化成本意识,特别对一些费用加强了控制。这种方法中比较重视“口号”,关注工作中的细节,比如“人走关灯”、“打印纸是否有浪费”、“食堂中餐盘不留剩菜”等。第二、高层发起成本管理项目,对重点成本管理项目进行月度跟踪,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目,编制成本收益报表及分析。此方法过程中,需要成立成本管理小组,选择负责人和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成本管理小组会定期向管理委员会报告项目进展及成果;第三、引进第三方咨询机构,单独对公司的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改善成本方案,据此推动实施。在这种方法过程中,企业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到各个部门和工序了解实际情况,通过面谈、实地走访、查看报表等方式察看企业是否有成本管理方面的漏洞,再根据漏洞或不足提出解决措施,并参照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要求企业做相应的整改,以达到提升成本的目的。

二、成本管理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在上述成本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提出了好的思路,同时也存在一些管理盲区,第一种成本管理方式优点是强化了员工的成本意识,对一些成本细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成本管理对象仅针对一些费用控制,而忽略了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项目,日常费用往往仅占产品成本的很小部分,而占产品大部分的原料成本、制造成本却并未得到改善;第二种成本管理方式抓住了一些重点成本项目,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向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选择重点成本项目时,受个人主观因素和考核指标的影响,往往选择比较容易达到目标的指标,而放弃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成本提升项目,且成本管理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第三种成本管理方法看起来比较科学,有了“诊断”、“下药”环节,但请第三方咨询机构本身也会投入较大的成本,且第三方咨询机构对公司运营情况的了解程度远远没有内部员工,如果诊断出现偏差,则难以开具正确的“ 处方”。

三、成本管理转换成财务成果的途径

企业不管采用什么成本管理方式,重要的是发现成本管理的关键控制点,采取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并切实执行,以达到相当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促进成本管理得到提升: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会有很多子课题,各个课题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对现有制度、流程、习惯的改变和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必须了解业务背景,各模块间的关联,变动对其他业务单元的影响,需要什么部门、人员的配合,需公司提供什么资源……所有一切,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现实运营中存在的不足,找出需改进的关键点,作为成本提升的立足点。发行一个制度流程比较容易,难点在于此流程制度是否能很好的和公司目前的操作良好接轨,并通过改变流程,实现效率提升、资源节约、成本下降、风险可控。要掌握事实,则必须作必要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数据,走访关键岗位,实地调查。经过以上行动,充分掌握事实,取得第一手资料,为改良优化做准备。

第二,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发自身潜能,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提升需要集思广益,发挥所长,找出不足,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尽最大限度展现1+1大于2效应,则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在成本管理提升项目进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需要改变的方法、流程和操作,能否以创新的理念去改变它,关键是首先要战胜自我,迎刃而上,并能结合自己身在此岗位的经验做出更理想合理的改进思路,达到创新目的。

第三,制订有效的行动计划。在事实基础上,找出差距,形成具体的课题目标,制订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制订要求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能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间限制的。行动计划的制订一定是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过程,它的制订会有与各部门人员的沟通、合理的预测、业绩要求相挂钩,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行动计划制订也需明确责任人,否则难以推动计划的执行。在成本管理提升过程中,各种行动计划可能都会涉及很多改变,这种改变甚至会有一些行为和思想的冲突,行动计划越细,要求越具体,取得的效果越好,为成本管理的贡献越大。

第四,对各项改进措施进行价值分析。成本管理提升的目标是改进成本方法,找到适合公司发展的最优途径,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在成本管理提升项目各目标制订过程中,要避免盲目决策、浪费资源和丧失发展机会,充分考虑价值回报。价值分析目标方法包括:持续盈利目标分析,即以盈利作为反映该事项的综合指标导向;长期现金流量现值,长期现金流越充分,企业的财务实力越强,回报越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一项改进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订最切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避免局部单一而不能解决长期协调发展问题;经济增加值最大化,即EVA分析,充分考虑了投入产出效益,也考虑了资本成本的影响,较科学地反应的衡量业绩指标。

第五,强有力的执行保证。成本管理有了一个好的思路,一个利润目标,一个明确的行动方向,在执行过程中还需有强有力的保障系统。首先,观念保障,成本管理提升是公司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全厂范围内作好宣传,让所有员工都学习、掌握和认可。其次,部门负责人责任制。各部门负责人都是成本管理提升的责任人,他们是推动成本提升的关键力量。再次,奖惩制度。在成本管理提升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给予奖励,提高全员参与意识,创造全新氛围,群策群力。

第六,成本管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成本管理阶段性成果出来后,并不意味着已经实现了成本管理的长远目标,企业在不同阶段不同时点,会有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会产生不同的成本提升需求,成本管理理念要形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企业所有员工都明确公司目标,都向着这个目标奋斗,充分发挥各员工的创造性、实干性,打造出一流的企业。

成本管理转化成财务成果,经历了调查、甄别、实施、反馈等各阶段,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在全公司各部门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真正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取得经济效益,创造财务成果,实现公司的卓越水平。

[1]Jim Collins《Great by choice》(中信出版社).

[2]《高级会计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版).

猜你喜欢
行动计划成本目标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成都“五大行动计划”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